鐘鳴雁
南昌大學,江西 南昌 330031
?
新《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變化的評析
鐘鳴雁*
南昌大學,江西 南昌 330031
新《行政訴訟法》在兩個方面拓展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是以行政行為取代具體行政行為,增加了可訴行政行為的類型;二是將行政訴訟的權益保護范圍由“人身權”、“財產權”擴展為“合法權益”。新法內容的變化同樣存在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新行政訴訟法修改內容的介紹以及修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現行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國應繼續完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使其幫助行政訴訟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司法審查;內部行政行為
我國在1990年頒布實施的《行政訴訟法》動用三個條文對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進行規定,即第2條的概括性規定、第11條和第12條的列舉式規定。第2條對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權限范圍進行規定,第11條和12條分別列舉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和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范圍。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中,對于受案范圍部分進行了修改,修改的主要內容包含了幾個方面。
(一)擴大可起訴對象范圍
新法第2條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條將之前的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行政行為,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是包含于被包含的關系,新法的修改將賦予行政相關人更大范圍的行政起訴權。
(二)增加可提起行政訴訟情形
新《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二項將老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更改為“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該款的修改將兜底條款規定的“人身權、財產權”改為“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體現了我國法律對公民權利保護范圍擴大的良好趨勢,公民的人權意識也在慢慢的提高。但是但新法僅規定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一)中國歷史傳統
我國《行政訴訟法》是根據《民事訴訟法》而制定的,很多規定都是按照民事訴訟的體例制定,而且現在《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的問題都需要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行政訴訟作為一種開創性的制度,在立法之初不可避免的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現狀,這也是法的局限性使然。對受案范圍的界定主要是考慮了當時審判機關自身能力和資源的不足,社會權利保護意識不充分等原因。
(二)行政權力擴張需要法院的司法審查
簡政放權的理念導致行政權力的擴張成為必然的趨勢,法院是《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監督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部門,而通過法院的司法審查能夠有效的限制行政權力擴張的趨勢。為了能讓法院更好的發揮對行政行為的審查作用,在法律制度實行過程中就應該把更多的行政行為規定在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中。
(三)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協調社會矛盾
由于行政糾紛引起的矛盾在增加,但老百姓又無法通過行政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只能通過上訪和信訪維權,為了減輕上訪與信訪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社會和諧,擴寬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一)行政行為取代具體行政行為后引發的案件審理困難
新《行政訴訟法》將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行政行為,客觀上擴大了司法審查的對象范圍。但是我國當前的行政訴訟類型并未實現法定化,在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行政行為沒有細分的現狀下,有關起訴期限、舉證責任、裁判方式等程序的適用必將引發混亂的局面。①這些都是需要通過法律以及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的問題。
(二)部分增加的納入行政訴訟審理的情形只是成文化作業
所謂成文化作業就是將已經在之前判例中適用過的情形規定在法律條文之中。舊《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1款第3項規定“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在司法實踐中判例解釋已將行政機關限制競爭歸入此列,而新法第12條第1款第7項中也列舉了侵犯經營自主權的行政行為屬于“受案范圍”,而緊接著的第8項新增加了“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事項。新法的這一做法便可認為是成文化作業。
(一)將部分內部行政行為列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行政機關是國家的執行機關,其職權必然要通過公務人員進行執行,所以行政機關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形成一種公法上的行政合同關系。公務員具有雙重身份,他不僅是公務員,更是一個公民。公務員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也時有發生,但是我國的公務員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爭議只能通過行政機關內部的申訴渠道解決,從而阻斷了公務員向法院尋求救濟的途徑。這種糾紛不能得到法院的審理對行政機關來說是“好事”,但對于公務員來說卻是極不公平的。②
(二)明確權利保護的種類
我國憲法中規定了公民有受教育權、勞動權、環境權、政治權利等幾十項權利,但是新《行政訴訟法》卻只列舉了人身權和財產權。假如公民除人身權和財產權之外的其他權利受到行政機關的侵犯,公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受理與否?通常情況下法院只會受理法律明確規定的受案范圍,而新《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二項之規定似乎可以認為是一種“掛一漏萬”的模糊表述,這樣的法律規定并不一定能對公民權利提供實質性的保護。
[ 注 釋 ]
①朱芒.概括主義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5(6).
②柴婧.從新行政訴訟法談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缺陷與完善.法學研究,2015(4).
[1]沈亞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擴展與權力結構的平衡.民主與法制,2013,12(1).
[2]孫光寧.指導性案例: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司法探索.行政論壇,2015(4).
[3]李臻棟.論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廣西師范大學,2015.
[4]孫洪濤,鮑俊紅法.經濟學考證下我國行政訴權改革發展的路徑選擇.河北法學,2015(4).
鐘鳴雁(1991-),男,漢族,江西贛州人,南昌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訴訟法學。
D
A
1006-0049-(2017)13-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