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蓮
華鎣市雙河小學,四川 華鎣 638000
?
探討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王 蓮
華鎣市雙河小學,四川 華鎣 638000
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精心的作文指導,不斷積累寫作材料,掌握寫作的技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文字去表述自己的心聲與情感的傾訴。要讓學生在作文中有所創新,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幫助學生積累素材,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不斷更新作文寫作觀念。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可采取留空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體特征去補充題目,讓他們自己去確定寫作的主題,使他們得以很好的發揮,讓他們體會到寫作的快樂,將寫作逐步變化為他們一種內在的需要,在樂寫、勤寫學習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并進行提煉和強化學習,不斷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與能力。
探討;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這體現出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精心的指導,不斷積累寫作材料,掌握寫作的技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文字去表述自己的心聲與情感的傾訴。要讓學生在作文中有所創新,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幫助學生積累素材,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不斷更新作文寫作觀念,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利用課文學習模仿寫作,并加強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與作文批改,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是一種知識和實踐的厚積薄發,是對生活的深層次理解,這種理解正是對生活感悟的結果。感悟可以快速提高觀察和分析概括能力,也能積極引發培養感悟,能快速地引發學生創造思維。而在現實生活中,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熟視無睹的事情相當多。如果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感悟,人們就會加倍努力地去觀察、去注意、去思考,并深入地刻苦鉆研,就能有新的發現與創造,也能寫出與眾不同的作文來。那么,學生就要加強生活積累與素材積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并指導學生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多關注生活、社會與大自然。在遇到某事要多觀察,多思考,并善于聯想和想象,去努力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學會從生活中取素材。積累素材還可以從課文中汲取,特別是一些在內容、結構、寫法上有特色的相關文章,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寫作方面的引導。還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水平相當的課外讀物,不斷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積極引導他們學生收看收聽新聞,緊跟時代步伐。因此,語文教師就要不斷加強和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代,樹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改變落后的教學方法,掌握和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教學技能技巧,并注意加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這要求語文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引發和培養,在作文題目上要有新穎性,并跟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在寫作時,他們就會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找到可供寫作的東西或材料,就能寫出有氣息和時代感的好文章。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就需要教師關注學生們的情感態度,著力引導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當然,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指導,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可采取留空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體特征去補充題目。
不管是教學語文知識,還是作文教學,都要注意加強方法的學習與指導[1]。教師可以首先從審題、構思、謀篇上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加強與培養,使他們正確審好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來開發學生的潛在思維。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創造思維的性質及多向性特點,從縱向、橫向和反向等多方面去訓練,并用不同角度去聯系、去比較、去感受、去立意,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與靈活性。當然,教師可以采用“一題多做,一事多寫”,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并幫助他們選擇好思維切入點,讓他們的思維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去創新。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事物或某種現象,掌握觀察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將事物與同類事物找到不同點與相同點。教會學生可以從遠到近,由外及里,從上到下等順序去觀察,并將觀察的現象形成文字,成為今后有用的作文素材。
語文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寫作時的開篇點題、首尾呼應的寫法,以及承上啟下的過渡、時間過渡等技能技巧。大家十分清楚,小學課本的文章題材比較豐富,語言精煉,構思巧妙,很有利于學生學習與模仿。教師在作文指導時與學生寫作時,大膽地讓他們仿寫句子、仿寫片段、仿寫范文或續寫等,讓學生從范文中體會到或悟出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語言運用以及技能技巧的靈活運用。那么,語文教師就要重點、深入地分析與講解,誘發他們的寫作激情,使他們感受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與現實生活的情趣,要讓學生明白:模仿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寫作技巧,更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大力鼓勵他們運用新題材、新手法、新構思與新思路,讓他們勇于創新,構思精巧,創新文章結構的設計。也可以讓學生記日記、寫周記、寫心得體會或寫讀后感等方式進行作文練習。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在寫作時的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也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讓學生明確“互評互改”的重要意義,并采取學生自評自改,同組輪流批改,同桌互評互改、學生自由交換互改以及教師抽查批改等方式,并可實行加分激勵。
[1]羅祖兵,王艷香.“教學超速”的危害及其轉變[J].當代教育科學,2013(16).
G
A
1006-0049-(2017)13-0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