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俊伊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00
?
模因論視角下的“XX狗”類新詞研究
卜俊伊*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00
語言模因論是將達爾文進化論的思維方式借鑒并應用于語言分析,它活躍在語言的任何板塊,尤其詞匯模因出現的最為頻繁。本文以語言模因論為理論基礎,分析“XX狗”這一類網絡新詞詞匯模因的形成、發展及其原因,以期來探求背后的文化心理。
詞匯模因;“XX狗”;復制;傳播;原因
隨著社會、時代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新興事物不斷出現,大量的新詞應運而生。2011年,“單身狗”一詞出現,風靡于網絡,此后網絡以及社會上出現了大批以“狗”為中心語素的新詞語。近五年來,這類新詞語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冷卻,仍被人們尤其年輕人廣泛使用。本文從語用學的角度,借用語言模因論這一新興理論來探求這類詞語背后的文化心理和語言發展演變的規律。
模因論是建立在達爾文進化理論基礎上,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模因論最核心的術語是模因,模因(Meme)源自于希臘語,意思為“被模仿的東西”。該術語是由新達爾文主義倡導者Richard Dawkins(道金斯)在其1976年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首次提到。它是基于基因(gene)一詞仿造而來。何自然(2005)認為:模因分為兩個階段:前期被認為是文化模仿單位;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腦里的信息單位,是存在于大腦中的一個復制因子[1]。模因的復制與傳播的主要媒介便是語言,語言是其載體之一。因此,語言和模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模因論的角度來看,語言模因揭示話語流傳和語言傳播的規律。[1]語言與模因如此地密不可分,在下文中我們將用具體實例分析“XX狗”詞匯模因的復制和傳播。
隨著“單身狗”的廣泛流傳,以“狗”自嘲的形式越來越深得人心。面對高壓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這樣戲虐的詞語來進行交際。因此,“狗”在詞匯中的作用逐漸變成一個詞綴被廣為使用。“XX狗”成為一個詞語模,產生了更多的新詞。何自然說,語言的模因在復制、傳播的過程中往往與不同的語境相結合,出現新的集合,組成新的模因復合體。從模因論的角度觀察,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有基因型的“內容相同形式各異”和表現型的“形式相同內容各異”兩種方式。[1]“XX狗”這類新詞的復制、傳播方式屬于表現型的“形式相同內容各異”中“同構異義橫向嫁接”。
所謂“同構異義橫向嫁接”就是指語言模因的形式和結構都沒有變,但內容有所變化,被別的詞所替代。由于“單身狗”的流行,使“XX狗”這一形式很快被復制和傳播,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現不同的同構異義的新詞。高三的學生,學習生活苦悶,壓力很大,學業繁重,他們自稱為“高三狗”;考研的學生,自稱為“考研狗”;大四即將畢業面臨找工作的學生,自稱為“大四狗”;離家在外的年輕人,自稱為“外地狗”;工作為IT行業的人,工作壓力極大,競爭激烈,加班熬夜,他們自稱為“IT狗”等等。此外,還出現了“累成狗”、“丑成狗”、“凍成狗”、“虐成狗”等等模因變體,表示動作或狀態達到極限,超出負荷。這一類詞都是說話人對自身狀態帶有戲虐性的表達,在交際時,創造一個詼諧、輕松的交際氛圍。
(一)語言本身機制
語言自身的機制也是詞匯模因形成的原因之一。在我們生活中,隨時都會出現網絡流行詞,而這些網絡流行詞,有的經久不衰,逐漸變成一般詞匯;而有的卻曇花一現,逐漸被人們遺忘?!癤X狗”這類新詞屬于強勢模因,多產、長壽、穩定。它符合語言的本身機制,具有新穎性和活力,并符合語言的經濟原則和實用原則,人們可以通過嫁接等方式擴充新的詞匯,使其附有再生創造功能,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斷的復制傳播,形成詞匯模因,完成由“單身狗”向“XX狗”的升級飛躍。
(二)社會文化因素
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語言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而語言的變化發展也同樣促進了社會的變化發展,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賴。一個詞語的產生和流行,都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癤X狗”這類新詞模因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大話西游》電影的熱播,而使“單身狗”一詞廣泛被大眾接受,流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處在這個高壓社會,工作累,結婚難,升學苦,加薪難,物價高,買房難,并且還肩負著沉重的家庭負擔和責任,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高壓包圍,急需一個情感宣泄的渠道。因此,年輕人希望通過一個詼諧,自嘲、戲虐的方式來宣泄情緒,從而苦中作樂。而“XX狗”這一自稱正巧與年輕人的想法撞擊出了火花。從而使這類新詞廣泛傳播和復制,流行于大眾之間。
(三)大眾心理因素
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也是促進“XX狗”這類詞匯模因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今,大眾傳媒發展迅速,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新詞正是在網絡中最為流行,網絡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成為新詞傳播的最佳媒介。而這種接地氣、貼近生活、反映群眾心聲的詞語在大眾傳媒上不斷的傳播,刺激著人們的大腦,人們受從眾心理的鼓動,使越來越多的人自然去模仿、復制、創新。而“XX狗”詞匯模因的形成也正是人們“以丑為美”的求異心理的驅動。人們近年來傳統的審美追求開始向審丑追求轉化,人們“以丑為美”,追求俗之大雅,而“XX狗”正滿足于當代人們的審美品位。因此,人們在傳播已有詞匯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情境,創造更多的同構異義詞。經過人們的廣泛使用、創造、接受、消化,詞匯模因形成。正是由于大眾傳媒的引導和傳播,“XX狗”被人們視為一種新潮的流行詞,為了追求這種語言時髦,而自覺或不自覺的進行模仿、復制、傳播。
語言模因是語言信息的復制和傳播,詞匯模因的形式在生活中廣泛存在。本文通過對“XX狗”這類新詞的來源、結構,語義、傳播方式的分析,發現“XX狗”這類詞匯模因的形成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模因的形成是內部和外部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在社會的作用下,人們對語言的選擇和語言自身發展的結果。
[1]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4-64.
[2]李靜瑩,史妮君,馬亞麗.”X狗”式流行語的認知語言學解釋[J].語文學刊,2015.12.
[3]萬曉麗.”狗”的類詞綴化及相關問題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6.03.
卜俊伊(1992-),女,漢族,吉林人,北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方向:語言學及其應用語言學。
H
A
1006-0049-(2017)09-0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