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雯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
網絡語言模因傳播研究
王倩雯*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如今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為了交際的方便創造出來了很多網絡語言。有的網絡語言轉瞬即逝,有的網絡語言經久不衰,這一變化是受模音影響的。模音在語言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追溯眾多網絡語言的傳播背景及發展的過程,運用模音與模音論相關理論及觀點來解釋其傳播現象,對于其他新詞語的了解及其發展規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網絡語言;模因;模因論
(一)網絡語言的概念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語言是一種常用語言和新詞之間的結合產物。網絡語言是一門新的且獨特的語言。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并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目前正受人們熱捧的網絡語言版式被稱為“浮云水版”。網絡語言的版本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略形式,各種數字的組合以及生動靈活的網絡動漫,設計這些版本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網民們網上聊天的速度或者達到某種情感表達的需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語言。
(二)網絡語言的發展
如果注意并總結一下最近幾年的網絡語言,不難發現其中的一些低俗的語言,如“蛋疼”、“把妹”等,這些引起了一些專家的不滿,并呼吁網民抵制粗俗語言,給網名們一個干凈的上網環境。然而在眾多的網絡用語的海洋中,一些與時代背景和社會發展不符的言語終會被人們拋棄,另一些被人們認可的網絡用語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網絡語言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也是靠廣大網民共同的努力。
(一)模音
模因一詞最早是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創造出來的,模因還有許多不同的翻譯版本,如“密母”,“彌母”和“謎米”等等,模因最簡潔的概念就是文化傳承德的基本單位。模因給人的感覺有模仿的含義,與基因的表現形式類似。在遺傳學上的基因是通過不斷地繁衍而產生的,而模因卻是從一個人的大腦傳遞到另一個人的腦中,從一個網絡傳遞到另一個網絡以此來實現相互間的模仿,這也就是模因的效果。復制后的概念與原來的概念是不同的,因為在進行信息傳遞時或多或少會夾雜一些東西,傳播就會產生變異。
(二)模因論
模因論是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一種新的理論,對各種語用現象都可以進行一番解釋,屬于語言學科中新的理論證據。模因論中最重要的術語就是模音。從模因論的角度來研究網絡用語的復制傳播的過程是再好不過了,通過言語交流各個國家、名族間的文化開始互通,為全世界交流搭建了一個平臺,減少了許多溝通障礙。模因論對于網絡語言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變化以及人們日程生活中的交際有很大的影響。
(一)長壽性
長壽性就是模因保存的時間很長久,即模因在人腦中或者社交軟件上經常出現,如標語,口號,經典臺詞等。模音存留的時間長短與時代發展背景相適應,與人們的生活休戚相關;越受人們推崇的時間就持久,反之就會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二)多產性
所謂多產性是模因中最重要的部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模因,即成功模因應該確保自身能被不斷地復制并傳播。宗教信仰是多產性中最典型的代表,正因為人們對宗教的信仰與崇敬才使各種不同的信仰在歷史長河中不被抹去,依舊保存著當年的感覺。
(三)復制忠實性
在復制過程中模因越是遵循忠實性,其原來的形式與味道越能被保存并傳遞下去。模因在復制的不同階段,也存在成功模因與失敗模因之分。只有模因在傳播時遵循真實原則就會越傳越廣,否則會退出時代的潮流。
(一)同化過程
同化的概念是在一個新事物出現之后,必定會有一個舊事物消失。一種模因效應在傳播到新的群體中,只有人們注意到才算是成功了一步。傳播的觀念、信仰和風俗等在被別人注意到其表象,才能被人們慢慢接納,進而像病毒一樣,從一個個體感染到另一個個體,以此類推影響其他群體。
(二)記憶過程
在同化過程發生后,就是需要所謂的記憶過程,然而各種方式的記憶并不是將全部的模因永久的儲存下來,而是通過篩選把與時代發展相契合的保留下來,因此說記憶是具有選擇性的。正是由于那些被長久保留記憶的模因,才有機會去感染和影響其他的群體。
(三)表達過程
模因只被人們同化、記憶是遠達不到模因的效果的。它在人們輸入的時候,更需要被表達出來,這種輸入在有互聯網,電視和人群這些媒介時需要被及時的輸出,否則將會一無是處,慢慢淡化出去。輸出的過程其實就是表達的過程,這樣可以使得其他群體感知到它的用處及效果。
(四)傳播過程
傳播過程就是模因復制中的最后關鍵的一步,傳播過程決定該語料是否能被更多的人知道,成功的模因在于越來越多的語料被越來越多的個體所復制并傳播,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也才算得上是有意義的模因。
(一)基因型
基因型是內容一樣而形式不一樣的復制傳播方式。布萊克摩爾發現,在語言模因傳播的途中,不管傳遞的是什么信息,只要傳遞的東西是以內容為首要的,無論它的形式怎樣變化,它的內容一直不變。在模因的復制過程中,基因型的語言傳播有兩種方式:同一種語言直接傳播,同一語言以不同形式傳播。
(二)表現型
表現型即形式一樣而內容不一樣的復制傳播方式。有些語言的傳播不像是錄音機播放的從頭到尾完全一樣,中途至少會發生變化,其原因是說話的語境不一樣,從而產生出來了模因復合體的新類型。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同音異義模因的橫向傳播、同形聯想傳播、同構異義橫向傳播。
在互聯網中,模因對于網絡語言流行語的復制與傳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它加深或改變了人們對語言的一些看法和認識。網絡用語的復制并傳播是以模因為基礎進行的,也是成功模因的關鍵,這種理論思想與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相符合,因此加快了語言的變化與發展過程。對于網絡語言的發展,人們可以從時代的發展背景這一角度來觀察這種現象與趨勢,認真的審視其發展過程,為網民創造出更好的網絡環境。
[1]珀施特圭羅.網絡語言學:互聯網上的語言、話語和思想,2003.
[2]陳琳霞,何自然.語言模因現象探析.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2).
[3]陳旋.從模因論看網絡語言現象.南昌高專學報,2010(5).
[4]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王倩雯(1991-),女,甘肅臨洮人,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H136;G
A
1006-0049-(2017)09-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