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芬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李村鎮鄭村小學,河北 鹿泉 050223
?
談數學文化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作用
李香芬*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李村鎮鄭村小學,河北 鹿泉 050223
數學這一領域的發展是眾多數學家智慧的結晶。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數學文化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還剖析了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數學文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現狀;作用;策略
(一)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載體,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適當引入數學文化史,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活躍數學課堂的氛圍。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其自身的任務不只是簡單的教授學生知識,而是要教會學生運用數學文化掌握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培養頑強的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講解與本節課數學知識相聯系的數學家故事,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心中樹立起偉大的形象,激勵學生向偉大的數學家學習。介紹數學家故事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來源,還要求學生學習數學家堅韌不拔的毅力,實事求是的態度,慢慢養成學習數學的好習慣。
(三)感受數學的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美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數學這門學科的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簡潔美;第二,對稱美;第三,奇異美。其中數學的簡潔美體現在數學公式、數學定理、數學語言上。在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不需要太華麗、太復雜,只需要準確、簡潔的闡述出數學公式、定義或者定理。幾何是數學知識的一個分支,幾何知識展示了數學的對稱美。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建筑、體育器材等都展現了數學的對稱美。通過學習幾何知識,便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也便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想象力。通常情況下,數學的奇異美表現在幾何形式、計算方法上。正是因為奇異美的存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全身心的鉆研到數學教學活動中,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大有裨益。
(一)數學文化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數學這門學科中包含著數學公式、數學概念等,這部分知識的理論性較強,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教師要引導著學生分析、猜測數學公式的推理過程,并從中了解到數學文化的產生以及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自主探索學習方法。我們知道,小學生的身體、心理、智力等都處于發展階段,因此,教師要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培養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文化的同時理解數學知識。
我們以《多邊形的面積》這一教學內容的講解為例子,本節課教學內容中包括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新課程標準中曾明確指出:探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時要用到方格紙或者割補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然而,對于剛剛接觸到多邊形面積的小學生而言,他們面對新知識時會覺得無從下手,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探討三角形的面積。隨后,教師將兩個同樣大小的三角形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會發現兩個同樣大小的三角形能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時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可以參考三角形的面積。在探討梯形的面積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割補法,將梯形割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此時梯形的面積就轉換成兩個三角形的面積與一個長方形面積的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數學文化,讓學生領悟數學公式的來源,加快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速度。
(二)數學文化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解題是學習數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本質上來講,解題不是簡單的求解過程,而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將數學文化滲透到解題中,使學生準確分析數學題目,快速、準確的解決數學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當學生遇到難度較大的數學題時,學生會利用自身已掌握的數學文化來找到突破口,這樣縮短了學生的解題時間,還讓學生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長此發展下去,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我們以這樣一道數學題為例子,即:為鼓勵居民節約用水,大同市自來水公司制定如下的收費標準:每戶每月用水10噸以內(含10噸),1.7元/噸。超出10噸部分,按照2.5/噸收取。
(1)小王家九月份用水12噸,該交費多少元呢?(2)小麗家九月份交水費37元,她家九月份用水多少噸呢?第一問的難度較小,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解決。到了第二問時,很多學生被難住了。此時,教師要運用數學文化,剖析第二問的條件與問題,將較為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數學文化的運用便于學生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找到攻破點,這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還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數學文化在反復練習中的運用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起著主導性的作用,他們習慣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時間都放在了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并不重視數學文化的滲透。盡管有部分教師會偶爾滲透點數學文化,但是學生卻不能把握數學文化的內涵,也無法靈活運用數學文化。針對此,教師要通過反復練習滲透數學文化,引導學生分析數學文化背后所蘊藏的內涵,深刻理解數學文化。
數學知識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生活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其要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然而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數學素養,將數學文化的運用當作教學習慣,慢慢熏陶、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馮麗琴.淺談小學數學文化教學實踐——從提高教師數學文化素養到激發學生數學文化興趣[J].華夏教師,2015(06).
[2]張義龍.數學文化背景下的數學教學[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03).
李香芬(1966-),女,河北鹿泉人,大專,小學高級職稱,就職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李村鎮鄭村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G
A
1006-0049-(2017)09-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