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高
信宜市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信宜 525300
?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的初探
李周高
信宜市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信宜 525300
人類已經進入到21世紀,機械設計制造行業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越來越重視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機械制造以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就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基于現代化的理念來進行相應的研究,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培養相應的人才,提高人才的競爭力。
應用性人才;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專業教學
教育在國家的發展中是極其重要的,教育對于政治、經濟和信息行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經濟的競爭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人才的競爭,專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尤其是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必須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需求來進行相應的教育改革,滿足時代的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人才培養的相應規律提高人才的能力,以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為主線來進行人才的培養,不斷的優化教學的內容,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對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和教學基礎建設進行教學改革,從而培養符合現代化要求的人才。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學生嚴格的掌握機械工程的基本要領,這樣才能夠滿足21世紀人才建設的發展需要,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了解到機械產品的制造、試驗、運行、研究和設計等環節。還要本著創新的理念來培養學生,使學生可以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級的應用型人才。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必須要有著一定的思想政治覺悟,有著一定積極進取的精神,有著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本科生的知識面要比較廣,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對于職業技能有著一定的了解,要有著一定的協調能力,能夠與其他人合作共事,作為一個本科生還要有著健全的身體素質,這樣有利于畢業生的自我發展。
(一)對教學課程體系進行改革
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來進行相應課程體系的設計,新課程體系是按照雙層結構四大特征群來進行的,也就是說要按照專業跨層和基礎平臺來構建雙層結構,這一課程群主要包括應用實踐群、機械測控群、機械制造群和機械設計群。在對某一個課程群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機械制造的相關專業來進行設計,按照具體的課程組織結構來構建相應的模塊。模塊知識點必須要按照相應的內在聯系來組成相應的課程體系,相關的課程群在進行知識點構建的過程中,要按照主干課程來進行特定功能的設計。例如機械制造課程群,這一課程群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機械制造知識,全面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制造技術的能力就充分的體現了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前沿性,培養應用型人才,就是這一課程體系的基本目的。按照實踐、理論、再實踐的基本規律來開啟整個教學活動,這樣就能夠形成母子雙重系統,從而提高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二)改革教學的方法形式和手段
教學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將其融入到知識教學中,這樣就能夠充分的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還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本的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的考核,這樣能夠引導著學生進行全面的發展。
考試內容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對于課程的掌握程度,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考核。在考核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考試的形式上要有著多樣性,例如實驗成績、平時作業、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等來對學生進行考試,在考試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口試、半閉卷考試、開卷考試或者是閉卷考試的方式,而且考試科目也要建立相應的試卷庫,這樣就可以實現教考分離。
(三)加強專業的硬件建設
專業硬件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專業的實踐應用性是極強的,在科技逐漸發展的今天,專業建設不僅僅需要軟件支持,也需要硬件的支持,教學設施在教育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建設中需要的硬件設施主要包括實習基地圖書資料、實驗教學用具等,這樣學生才能夠進行相應的學習,有些學校為了更好地進行硬件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制造技術中心的建設,進行制造技術的建設工作,爭取加大投入的力度,這樣專業硬件的建設就會步入一個新的臺階。
(四)加強教學、課程和教材建設
作為高校應該把培養優秀人才作為中心目標,素質教育是優秀人才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為了能夠讓教育水平和教學方式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就需要不斷加強課程和教材方面的建設,只有提高了這些方面的水準,才能讓教育水平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實現現行教育改革,并朝著社會發展需要的方向前進,不斷輸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教育教學的改革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讓學校能夠具備改革的配套設施,才能為學校的改革保駕護航,為了能夠讓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我們應該秉承教育前輩的精神,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再教育教學方面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1]薛小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影響因素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3(11).
[2]章志榮,蘇純.將三維CAD/CAM技術引入應用型本科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的探索[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1).
TH
A
1006-0049-(2017)09-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