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茜 劉 菲
1.海口經濟學院,海南 海口 570203;2.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100
?
論新時期特色旅游戰略
羅 茜1劉 菲2
1.海口經濟學院,海南 海口 570203;2.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100
伴隨旅游業的日益發展和旅游者游覽興趣的逐漸轉移,國內外相繼開展各種特色旅游形式,學術界關于新時期特色旅游沒有統一的基礎理論界限,阻礙了特色旅游研究更深層次的發展.本文筆者從特色旅游的基本理論入手,對于怎樣提升特色旅游的競爭力和如何加強特色旅游管理的建設作出了較詳盡的表述。
特色旅游;發展戰略;競爭力
從學術界的研究報告和新時期特色旅游的發展趨勢中,不難推斷出特色旅游至少囊括下列內涵:首先存在本身的特別之處,有一定區域的名勝古跡或者特殊的環境、氣候條件或者當地民族的文化背景;其次游覽者想要得到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而不僅是觀光游覽。再有一些旅游適應社會群體較小,可以贏得少數游客的積極響應,難以形成大的規模和影響。最后無論任何形式和內容,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是特色旅游吸引游客的源頭。如上所述,特色旅游定義為:依賴民族特色或者特定的區域條件面向一定客源市場形成的形式多樣、參與性較強、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新旅游形式。特色旅游的主題鮮明,個性突出。旅游的形象塑造的生命是個性,旅游形式沒有突出的個性如同沒有生命力。旅游區內只有深入發展當地特有的風采、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獨特的個性,才能將其獨特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游覽者的心里,在旅游市場上產生特定的銷售主張,同時增強旅游的感召力、吸引力和誘惑力。如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以特殊的水鎮一體、街橋相接、以河為街的“小橋、流水、人家”獨特風采,吸引了非常多的國內外游覽者。游客旅游需求差異主要體現在游客的種族傳統、性別身份、經歷經驗、文化背景、興趣愛好,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旅游的規格的選擇、地點、方式、時間、內容等方面。這要求各個地域要針對不同的客戶市場,有相對應的開展內容豐富的旅游產品,發展出不同花樣的旅游形式一贏得不同游客有各不一樣的旅游需求。
精準的特色定位。精準的定位是形成品牌和形象的重中之重。旅游城市唯有在競爭市場上有精準的定位,并且能形成獨特的品牌個性,才能在慘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特色定位定義為依據當地資源優勢、競爭狀況和深入分析本地的文化,從旅游資源輻射范圍、空間分布、資源稟賦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最終確定競爭優勢所在,其目的是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并贏得游客市場。特色旅游城市唯有依賴于本身資源的優勢,同時充分考慮本地居民、游客和周邊旅游城市對自身旅游形象的認同來精準的定位自身的發展方向,并且逐漸增強品牌影響力,才能增強自身優勢和提升特色旅游的競爭力。增強服務意識、看重服務產業。特色旅游的當地居民對游覽者的禮儀態度、人文地理、文化風俗等都會改變游覽者對于特色旅游的印象,所以必須要提升居民旅游服務的意識,即在旅游城市的本地居民對本地的特色旅游要有積極的認知和正確的態度。除此之外,特色旅游城市仍然積極關注服務業對城市旅游的貢獻。特色旅游的發展應該積極開發多層次的休閑產品如度假休閑、文化休閑、民俗休閑、保健等等,同時全方位推進服務產業。深入開展良性競爭和全方位的旅游合作。增強特色旅游的影響力必不可少的是合理優化旅游空間結構,與此同時也要看重相鄰城市之間的競爭與共贏,積極發展旅游地區的合作模式。根據每個區域之間特有的資源和獨特的個性品牌,因此各個區域之間可以互相互助,將完全不同的特色城市的精品路線進行整合優化,進行人才交流、產品互動、促銷聯動促使特色城市旅游提升競爭優勢,完成互利共贏的局面。為了針對廣大游覽者定制自定義服務,特色旅游城市必須加快游覽者信息數字化建設,利用現代化網絡工具實時了解游客的要求信息。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在游客和旅游管理相關部門形成更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做好區域特色旅游的服務指導工作。區域特設旅游業的開始階段是很艱辛的,特別是在資金投資及管理模式方面表現的更明顯,這就需要相關單位進行積極引導。因此,要想使區域特色旅游產業得到較好的發展,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一方面,應強化領導層的建設。政府各級負責人應該根據區域特色旅游業存在的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并要定期進行專題調查,設置專項的監督管理機構,從而充分發揮對區域特色旅游業的正確引領作用。另外,要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市場調研,對區域特色旅游的發展有明確思路,并確立具體的發展試點,保證特色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此外,拓寬投資渠道,充分應用先進管理模式,積極吸取和激勵社會各界的力量投入到區域特色旅游項目建設當中。積極加大力度強化旅游環保制度,進一步增強特色旅游環保的宏觀管理。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創建成功的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區域特色旅游的環保。要做好區域特色旅游環保工作,應樹立“防勝于治,防先于治”的科學管理理念,加強旅游環保工作的規劃、開發及其管理,與此同時還應加強環境預測以及估計的科學性,對可能造成破壞的范圍以及景區超載情況等進行重點監控和管理,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力避旅游開發的短期行為,注重星級品牌景點的建設。除此之外,應當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大力推進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健全和完善,給區域特色旅游帶去強有力的保障。
在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情況之下,旅游經濟產生的價值越來越巨大,不僅能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強大的助力,還能充分展現出我國特色旅游經濟的綜合能力;但如今,世界上很多國家也相繼利用旅游業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我國仍處于不完善的發展階段,我國的特色旅游業在國際中的地位仍然不是十分明朗,需要日后繼續不斷探究中國特色旅游經濟發展理論,制定出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的戰略規劃,建設出生態文明的綠色產業,讓我們共同展望未來的發展前景,為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1]吉雅.淺談如何加強區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設[J].科技與生活,2014(20).
[2]力翠薇.發展特色旅游業的思考[J].特色經濟,2013(12):52-54.
[3]李經龍,馬海波.城市旅游與城市旅游的深化發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5(06).
[4]陳烈,丁煥峰.茂名市濱海旅游資源開發初步研究[J].經濟地理,2013.
F
A
1006-0049-(2017)09-02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