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
微博民意表達引導策略研究
張 偉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隨著微博近年來的不斷發展,微博已成為民眾信息共享和網絡民意表達的重要渠道。通過對微博民意表達現狀的分析,總結發現微博民意存在著信息零散、表達不完整、缺乏真實性和代表性等不足。針對微博民意表達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對微博民意表達進行良性引導的策略。
微博;民意表達;引導策略
微博為民意表達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的平臺,開辟了網絡化時代民意表達的新途徑,成為一個匯集民意的新載體。人們在微博中關注社會熱點事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微博民意無時無刻不在這里產生。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開通官方微博,實時傳播政府相關信息,也通過微博問政等形式與網民互動。政府在制定重大決策前在微博上公示草案,聽取網民意見,解答網民疑惑,讓網民參與到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微博民意的表達也有利于普通民眾對公共話語權的爭奪,它讓公共話語權不再是政府權威機構向受眾的單向傳播,而是呈現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向性的互動。微博民意已經成為社情民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博民意的表達也正在逐漸地改變民眾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改變著中國的政治環境。
但在通過微博表達民意的過程中,微博討論的話題有時比較情緒化、比較瑣碎。這樣的民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即可能屬于“非理性表達”。同時微博可能被某些人利用,變成炒作、吸引眼球的工具;也可能被某些人用來操縱網絡民意,實現某些商業利益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微博民意表達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亟需對微博民意表達進行良性引導。
(一)微博民意信息零散、表達不完整
微博的篇幅局限于140個字符,限制了微博表達的信息量,小篇幅導致較低的信息容量在總體上降低了微博信息質量,直接導致了信息的不完整性。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微博信息是經過提要化和梗概化的,由于缺乏很完整的信息鏈條作為支撐,在傳播過程中容易發生偏向、轉向、弱化等情況,容易讓民眾發生理解偏差。
(二)微博民意缺乏真實性
微博民意缺乏真實性集中表現在微博成為社會上假新聞和不實信息的重要來源。一些本就是不真實可靠的微博幾經轉發之后被添枝加葉而“失真”,極易導致民意表達混亂。此外,微博上“網絡水軍”的現象十分嚴重,一些網絡公關公司通過雇傭網絡水軍,在微博發帖回帖轉帖、在別人微博下瘋狂評論,借勢造勢、打壓對手,在幕后策動其他網民掉進按照商業利益編織的陷阱中。
(三)微博民意缺乏廣泛性和代表性
絕大部分注冊微博的人都是中青年人,其中大部分又都是擁有較高學歷的人群。這也就意味著在微博民意的表達過程中,微博民意主要表現在擁有高等學歷的中青年人,對于中老年人群、低文化程度人群所表達的意見甚少,讓這些網絡邊緣群體處于“失語”狀態,其利益訴求難以得到有效表達。并且在已開通的微博中,以發布日常工作生活信息、談論日常生活為主,尚未形成民意良性表達的景觀。
(四)政府對微博民意的回應緩慢
政府部門人員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沒能及時登陸微博,不能及時對網民所關注的問題、所提出的意見進行反饋和交流,甚至于有些政府官方微博出現久不登陸的現象,導致政府對微博民意回應緩慢甚至是無回應。由于微博參政信息得不到及時回復,民眾微博參政的積極性受打擊。久而久之,網民會失去對通過微博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參政議政的信心和熱情。
(一)培育微博“意見領袖”,加強門戶網站對微博民意表達的引導
微博興起之后,顯示出草根言論的強大力量。但為了防止非主流意見混淆視聽,應該注意培養一批堅持正確導向、切實反映民意的微博“意見領袖”,強化主流言論,孤立非主流言論,以此來引導網絡民意的方向。同時,門戶網站需要及時對有爭議的言論及發展趨勢進行引導,第一時間遏制不良言論,要在通過調整傳播機制來避免攻擊性或者錯誤信息的傳播。可以成立監控部門,對網上有發展潛力的議題進行跟蹤,對有爭議、虛假的言論進行調查,并且及時公布真實的和最新的情況。針對微博里的不良信息,進行集中的定向清理,避免虛假言論在龐大的微博受眾中傳播。
(二)加強監管,實行微博后臺實名制,嚴厲打擊微博民意操控
制定與網絡發展速度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在現有法律基礎上對原先比較模糊、粗糙的地方進行細化,對網絡造謠、網絡民意操控等行為進行嚴厲懲處,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立法和司法體系。實行微博后臺實名制,防止一個網民化身千百個“馬甲”重復發帖灌水,增強對微博的管理的規范化。一方面,讓發言者對自己的發言承擔責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發言內容的可信度。微博后臺實名制的推行也能有效解決“網絡水軍”問題,不僅網絡公關公司雇傭“一人一號”的水軍的成本大幅上升,也能查辦懲處“網絡水軍”的不實言論。
(三)構建微博分析和預測機制,提高防范民意失真風險能力
微博逐漸成為社會上假新聞和不實信息的重要來源,微博信息“失真”現象越發嚴重。應該構筑與微博相適應的分析和預測機制,打造專業分析團隊對民意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提前推斷這些民意信息是否真實、是否能夠表達大眾的利益訴求,篩選排除和抵制不良民意信息進入政府決策系統,為方針政策的制定和政府的行為提供有益的參考。
(四)提高政府部門應對能力
面對網絡世界參差不齊的各類民意信息,政府部門要提高反應速度和反應能力,充分利用微博上的民意分析社會動向,審時度勢,防微杜漸,及時發現情緒化、虛假化的苗頭,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補救,避免應對失當。政府有關部門要改變對微博民意的看法,既要看到微博民意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其不好的一方面,堅決抵制虛假的民意信息,充分利用真實的民意信息,客觀理智的對待微博民意。
[1]馬慧茹.試論網絡民意的形成及特征[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92-94.
[2]赫泉玲,肖劍.網絡民意的形成機制及其理性表達的引導策略[J].情報科學,2013,04:89-95.
[3]姚望.非理性利益表達的行動邏輯及矯正路徑選擇[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4-7.
[4]吳耿.網絡民意表達研究[D].廈門大學,2009.
G
A
1006-0049-(2017)13-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