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龍江省現代農機合作社增補部分農機裝備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三減”行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決定為現代農機合作社(簡稱合作社)增補一些關鍵作業環節農機裝備,大力推進秸稈還田和水稻機插側深施肥。特制定本方案。
(一)堅持合作社自愿原則。充分尊重合作社自主選擇權,合作社根據自身經營發展狀況、種植結構調整和成員意愿,自愿增補有關農機裝備,貧困村優先增補農機裝備。
(二)堅持農機裝備優質原則。選擇經過實踐驗證、技術成熟、性能先進的農機裝備,堅持選用“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產品。對我省未應用過的農機裝備,要先試點、后推開。
(三)堅持按需增補原則。在現有農機裝備基礎上,按秸稈還田、水稻機插側深施肥實際種植需求增補農機裝備,不能造成閑置。積極開展水稻機插側深施肥機示范推廣。
(四)堅持適度規模經營原則。省級示范社和規范社優先增補。同等條件下,自主經營土地(入社、租賃等流轉土地)面積大的優先增補。
2016年底前建設的合作社可以增補農機裝備。未報2016年度決算(2016年組建的合作社除外)、未按照工商部門要求進行年度報告公示、未償還銀行貸款和有農機裝備在省外作業未備案的合作社不在增補范圍內。合作社向縣(市)農機部門提出增補農機裝備申請,縣(市)農機部門進行資格審核,市(地)農機部門根據本方案要求和資金情況,確定增補對象。
(一)旱田合作社可增補能與180馬力以上拖拉機相配套,耕深達到30厘米以上5—7鏵翻轉犁。配備數量不得超過合作社180馬力以上拖拉機臺數。
(二)水田合作社可增補4行及以上帶側深施肥裝置的高速插秧機,數量不超過4臺;對現有4行及以上高速插秧機按需增補配備側深施肥裝置,原則上與插秧機品牌一致。側深施肥裝置由具有資質的農機鑒定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根據種植結構調整實際,水旱兼作合作社可兼選。
增補農機裝備資金省級補助60%,合作社自籌40%。其中,增補水稻側深施肥插秧機和側深施肥裝置資金總額不超過40萬元,超出資金由合作社承擔。全省統籌安排各市(地)補助資金,省補助資金由省財政廳下拔到市(地)財政部門,合作社自籌的40%資金匯到市(地)指定賬戶,由市(地)統一支付農機裝備采購貨款。
增補農機裝備由市(地)進行政府采購。合作社在采購中標目錄中自主選擇增補農機裝備,縣(市)農機部門審核,市(地)農機部門審批,與供貨企業簽訂供貨合同。。
(一)集中組織實施。增補農機裝備工作由市(地)統一組織,統籌審核轄區內增補對象和農機裝備數量,堅持標準,嚴格把關。補充配備翻轉犁等機具,以滿足需要為前提,避免閑置。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套取國家資金。合作社法人對申報材料真實性負責。
(二)開展試點示范。市(地)、縣(市、區)要積極引導合作社推廣翻埋秸稈還田和水稻機插側深施肥機械化技術,促進秸稈還田和水稻側深施肥深入實施。
(三)強化管理服務。增補機具納入合作社農機裝備管理。市(地)按采購合同監督供貨企業按期供貨、開展技術培訓和售后服務。各級農業(農機)部門負責合作社特色作物種植機械化工作指導,相關技術推廣機構負責技術服務。市(地)、縣(市、區)農機部門要進行檢查驗收,省級組織抽查,保證農機裝備增補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