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勇 王娜娜 尹可可
(1.金閶新城實驗小學;2.蘇州工業園區勝浦實驗小學 江蘇蘇州 215000)
現今學生需要學會什么知識技能,養成什么品質,才能滿足個體自我實現、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求?這些是世界各國基礎教育面臨的共同挑戰。核心素養已被許多國家與地區、國際組織視為課程設計的DNA,努力研制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鑒于社會、教育發展的訴求,順應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我國正有條不紊的進行以核心素養為抓手的教育改革,教育綱領性文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在2016年9月已正式發布。為此思考核心素養的內涵、內容框架、明晰核心素養與體育學科的關系,嘗試構建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課程體系,將有助于為核心素養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實施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
蔡清田提出:“素養”是指為了發展成為一個健全的個體,必須透過教育學習獲得適應社會復雜生活情境需求的不可欠缺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是“核心的”素養,是可教可學、可評量的關鍵必要素養。我國提出的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其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盡管各國、地區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異,但卻一致認同“核心素養”就是在一定時期,能夠幫助個體融入社會、實現自我、成功生活的最關鍵、重要的品格和能力。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不同導致核心素養內容框架不同,國際上已有的內容框架大致分為四大類型:思維核心型、歐盟知識核心型、美國教育系統型、新加坡價值核心型。
教育目的是培養人使其在未來社會中成功生活,因此“核心素養”被界定為整合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動態發展的集合體概念,是每一個人實現“成功生活”與建設“健全社會”所必須的,并以此為出發點,建構了核心素養體系,開展以思維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比較典型的是OECD的核心素養理論模型,日本21世紀型能力模型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國民核心素養”滾動圓輪意象模型。
歐盟成員國的核心素養體系以“終身學習”為基本價值取向。基于“終身學習”的理念,定義和詮釋了歐盟終身學習的八項核心素養,確定了核心素養指標體系的7個學習領域。
美國的核心素養體系被稱為“21世紀學習體系”,是一個完整的學習藍圖。它以核心素養為中軸,囊括了學習內容的科目與主題、學習結果的指標和強大的學習支持系統。
新加坡建構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是個人發展,以價值觀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能力、社會性意識、人際素養以及自我決策等核心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以此為基礎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六大素養既涵蓋了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品格與能力,又體現了核心素養“最關鍵、最必要”這一重要特征。
蔡清田指出,核心素養應引領體育學科課程改革,體育課程內涵要呼應所欲培養的核心素養,但體育因其學科特點,不必對應所有核心素養項目。臺灣基于核心素養研制體育課程標準的重要方式是“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能力指標”,這對研究小學體育核心素養及體系構建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基于體育的學科特點和學校體育的特殊功能,本文提出小學體育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小學階段的體育學習、參加日常身體鍛煉,形成滿足終身體育鍛煉、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運動技能、體育品格以及健康的運動行為,因此該文提出構建小學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4個一級指標: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和社會適應,每個一級指標下包含若干二級指標,運動能力包含體能發展、運動技能和運動參與;健康行為包含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衛生保健知識;體育品德包含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社會適應包含和諧人際關系和獲取體育資源。
表1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課程目標
表2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分段育人目標
表3 學生評價表
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實施需要落實到各教育階段、各水平階段的具體教學過程中,為此本文根據小學體育核心素養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體育教學的培育目標及各水平階段具體的育人目標,見表1和表2。
評價是對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小學體育的教與學進行診斷已確定教學達成質量。本文從兩個方面建立評價機制。
體育教師評價的目的是“以評促教”,本文從教師、學生兩個維度來確定體育教師的評價。從教師角度看,包括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面;從學生角度上,主要包括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課堂出勤情況、考核成績、運動競賽成績、群體活動效果等。
采用多元化評價模式,從多方面對學生運動技能、運動認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評價,考察學生目標達成情況,具體如表3。
將體育核心素養落實到小學體育課程中,構建體育核心素養體系,是當前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提煉出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和社會適應4個一級指標及若干二級指標,依據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制定了適合小學體育課程的分段育人目標及評價體系,這對小學體育體育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1]蔡清田.素養:課程改革的DNA[M].臺北:高等教育出版公司,2011.
[2]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