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多的“豬”站在“風口”上
最近,網易“味央豬”火了。先是2016年11月在網上被拍出20多萬元的天價,緊接著“雙十二”網絡銷售火爆,獲評“好而不貴”、“業界良心”。站在“風口”上的“味央豬”,真正飛了起來。從丁磊高調宣布養豬到如今量產發售,7年已逝。這是飽受質疑而又長期堅守的7年,這是只為“一口好肉”的7年。網易“實驗性”養豬的責任與情懷彌足珍貴,精細嚴苛喂養出來的黑豬必然可口,也難怪許多企業家、美食家以及普通消費者為其站臺。
如今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是網絡高能、資本兇猛的年代,也是呼喚和渴望“放心肉”、“健康肉”的年代。雖然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眾多互聯網巨擘群雄逐鹿、各領風騷,但長久以來,畜牧養殖領域門庭冷落、翹楚寥寥。亟待高起點、高標準發展的畜牧養殖業需要資本的青睞,需要規劃和布局,需要精心地“喂養”,更需要為大眾生產“放心好肉”的初心。
作為基礎農業,畜牧養殖業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一些長期經營的畜牧企業,雖然深知發展的關鍵和行業的痛點,有心高舉高打,但囿于資金和盈虧問題,始終力不從心。當下的畜牧養殖業,需要多一些網易、丁磊這樣的公司和企業家,胸懷兼濟天下的精神,滿懷熱忱地切入畜牧養殖業,找準發展定位,科學投入和布局,充分發揮底蘊優勢,讓更多的豬、牛、羊等站到“風口”。何況,投身畜牧養殖業并不是搞公益慈善,也不是閉眼燒錢、一賠到底。網易7年之“養”、厚積薄發,雖然前期投入巨大,但隨著規模化的探索和產業化的成熟,隨著口碑的不斷樹立,贏利應該只是策略和時間的問題。先做事,后賺錢,不正是互聯網領域的經營王道嗎?
令人欣喜的是,丁磊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恒大、武鋼、高盛等資本投資養豬業,一次次成為全民熱點話題。這些企業家和資本作為“外來和尚”,財力雄厚、長袖善舞,更懂得營銷和推廣,更擅于借助互聯網的娛樂營銷和話題營銷,改造和重塑傳統養殖行業,從中挖掘和提煉新的產業價值和贏利支點。我國還處在畜牧產業化發展進程中,養殖業長期被人遺忘、低估甚至嫌棄,但越是相對薄弱、少有問津的領域,越大有可為、有利可圖,越容易發現一片新的藍海。所以說,眾多“持幣四顧心茫然”的投資機構和企業家們,大可把錢投向畜牧養殖領域,為養殖業開辟出“風口”,在畜牧養殖業廣闊的天地里實現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贏。
(李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