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羊貪青性拉稀的防治
拉稀是羊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據分析,引起羊拉稀的病因眾多,且病羊的臨床癥狀也各表現不一;在養羊生產中,養羊場戶要有效地防范羊拉稀的發生,則必須根據羊不同的拉稀類型和發病癥狀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羊貪青性拉稀則多是由于入春后,牧場上的青草萌發,羊群在初期放牧時容易出現貪食現象,如羊貪青一次性采食了過多的剛萌芽的幼嫩青草或者是其他青綠多汁飼料,則極易導致羊的胃腸功能失調而引起羊拉稀。一般貪青性拉稀羊則常常表現為精神、食欲均表現良好,且體溫正常,僅出現拉稀病癥,且所拉稀的糞便稀薄并呈青綠色。
養羊場戶要有效地防范羊貪青性拉稀,則在入春后在羊放牧的最初幾天,應給羊群預先飼喂粗干飼草(其飼喂的粗干飼草最好是選用青貯玉米秸、氨化秸稈、切短的花生秧和紅薯秧等);待羊采食半飽后再出牧,一般經過15~20天的過渡,羊的胃腸機能逐漸適應消化青草后,再轉入全天候正常放牧。同時,為了促進羊群盡快地恢復體質,對放牧的羊群,除了放牧采食外,還應適當地加喂夜草和補喂適量的精飼料,并供給羊群足夠而清潔的飲水。一般每天每只成年羊可補喂5~10克的食鹽和0.3~0.5千克的混合精飼料(其混合精飼料的配方可參照如下:玉米58%、豆粕20%、麩皮17%、肉羊預混料5%),且混合精飼料中應注重搭配骨粉、磷酸鈣、磷酸氫鈣等礦物質和復合維生素添加劑,給羊群補喂飼料結束后應及時給予飲水。早春季節天氣仍然寒冷,冰冷的飲水容易刺激羊的腸胃,并易引發羊胃腸疾病的發生,妊娠母羊還容易引起動胎流產。此外,羊群飲用冰冷的飲水還會消耗羊體內的大量熱能,導致飼料浪費,養羊場戶在早春天氣寒冷季節則應供給羊群充足而清潔的溫飲水。
對羊貪青性拉稀的輕癥病羊,一般只需加強對病羊的飼喂調理,并給予羊群適量地補喂干飼草,控制其幼嫩的青草和青綠多汁飼料的采食量,羊的拉稀病癥即可得以康復。對拉稀病癥較重的病羊,則提倡采取相應的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法:一是清理病羊的胃腸,盡快排除有害物質,減輕炎性刺激,緩解自體中毒。可給病羊一次性內服液體石蠟100~200毫升。二是徹底殺菌消炎,清理胃腸,并給病羊補水、補糖、強心和解毒。可用磺胺脒3~5克,加入等量的小蘇打片,給病羊內服,每天內服兩次,連續內服3~5天;將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5~10毫升、維生素C注射液5~10毫升和樟腦磺酸鈉注射液3~5毫升混合于5%葡萄糖生理鹽水250~500毫升中,一次性靜脈注射,每天注射一次,連續注射3~5天。三是配以使用中藥玉金散給病羊內服治療。其玉金散的方劑組成是:玉金、大黃各10克,黃芩、黃柏各5克,黃連、梔子、白芍、茵陳各3克,共為細末,開水沖調,候溫后給病羊內服,每天內服一次,連續內服3~5天。也可取生姜10~20克,搗碎炒熟,加入白酒10~20毫升,一次性給病羊內服,每天內服3次,連續內服2~3天即可治愈。
(夏道倫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畜牧獸醫局 4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