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農經站 李小敏
糧價下跌對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影響、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焦作市農經站 李小敏
河南省農業廳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處
河南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主辦
近幾年來,受市場糧價下跌影響,農村土地流轉速度放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收入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導致部分新型經營主體運營困難直至解體。為進一步深入了解糧價下跌對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影響以及在今后一段時期應采取何種措施應對市場,筆者特開展了糧價下跌對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產生影響的專題調研。
(一)糧價下跌對焦作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影響情況
目前,焦作市有農民合作社4794家,其中,從事糧食種植的合作社有1900家,糧價下跌造成虧損的約有470家,占糧食種植合作社的25%;從事糧食種植的家庭農場400家,糧價下跌造成虧損的約有40家,占比10%,主要因天氣原因造成小麥萌動種子質量下降;糧食種植大戶1754家,糧價下跌造成虧損的約有263家,占種植大戶的15%;與糧食種植有關的農業企業129家,暫沒有發現因糧價下跌虧損現象,少數種子企業因今年氣候原因造成小麥種子萌動出現虧損。
(二)糧價下跌對土地流轉的影響
糧食價格下跌導致焦作市土地流轉增幅減緩。2013—2016年,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經營面積比例分別為28.9%、41.3%、51.7%、53.5%,截至2016年11月全市土地流轉率為54.3%,流轉增速由2014年的10.4%下降為目前的0.8%。
全市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流轉土地面積占流轉總面積的比例由2014年的54.3%降為目前的53%。糧食價格下跌對普通農戶流轉土地影響較大,由于普通農戶流轉土地期限一般較短,約有15%的農戶表示流轉到期后會減少流轉規模。糧價下跌對規模經營主體流轉土地有影響,但由于受流轉合同約束目前表現還不突出。
(三)糧價下跌對從事糧食種植規模經營主體效益影響
溫縣潤豐家庭農場于2103年成立,2015年流轉土地達到466.67 hm2,是焦作市最大的家庭農場。該農場因糧價下跌今年流轉面積減少了33.33 hm2。據調查,焦作市從事糧食生產的農場主和種糧大戶反映糧價下跌每667 m2凈收益減少350元左右,除去土地流轉費基本無利潤可賺。相當一部分種糧大戶有退出流轉土地的想法。
由于受糧價下跌及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規模經營主體種糧的收益在降低,甚至虧損。調查顯示今年全市新簽定的土地流轉合同流轉費平均每667 m2降低100~150元,流出土地的農戶收益減少。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貸款難、融資貴、配套設施用地審批難、流動資金缺乏、人工費用上升等瓶頸制約是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大力發展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家庭農場
焦作市修武縣興德家庭農場自有4個勞動力,擁有包括倉儲、烘干設施及配套完整的農業機械,流轉43.33 hm2土地全部從事以小麥種子和玉米為主的糧食生產,由于管理嚴格、抗自然風險能力強,生產過程全部實現機械化,今年在天氣不利的情況下農場每667 m2均收益仍達到600元,農場總收入37萬元。這種從事糧食生產的家庭農場對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作用最大,國家應當大力扶持。重點解決該類家庭農場季節性支付土地流轉費困難的問題。建議國家對該類家庭農場無息或低息提供土地流轉費所需的貸款,解決該類農場發展的資金瓶頸制約。
(二)加強落實和創新扶持政策
現有各類農業補貼補助政策繼續向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幫助他們化解風險,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落實新型經營主體在金融、保險、用地、稅收方面的政策。改善農村金融保險服務,逐步破解農村貸款難、農業特色產業保險覆蓋面小等問題,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針對種糧大戶等規模經營主體,開展權屬清晰、風險可控的大型農業機械設備、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適當提高抵押率。
(三)加快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建議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搭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發布、價格評估、土地存貸、土地托管等服務,幫助新型經營主體減少或規避規模經營風險。完善農技推廣區域站建設,搭建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充分發揮公益性服務機構基礎性作用,解決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服務
建議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出資成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擔保平臺,幫助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擔保物不足問題;制定涉農承貸銀行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具體優惠政策,適當提高承貸銀行涉農貸款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激發承貸銀行涉農貸款的積極性,多渠道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融資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