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農業服務中心 王永孝
南陽市臥龍區夏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農業服務中心 王永孝
南陽市臥龍區地處豫西南,位于南陽盆地腹地,自北向南依次為淺山丘陵、崗地、平原及沿白河、潦河階地,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土、沙壤土等,土壤酸堿度中性,是花生種植的適生區。
(一)品種選用
適宜我區生態條件的優質多抗花生品種有遠雜9102、遠雜9307、宛花2號等品種。這些品種均為直立型,主莖高30~40 cm,均屬于珍珠豆型品種。
(二)種子處理
1.曬種
播種前晾曬花生果,可促進種子后熟,提高種子活力,殺滅種子所帶病菌,減輕花生病害。晾曬花生果應選在晴天,連續晾曬2~3 d,然后播種。注意不能直接曬種仁,以免降低發芽率。
2.拌種
一是微肥拌種。每667 m2用鉬酸銨5~10 g。先用40℃溫水溶解,然后加1.5 kg清水稀釋,用噴霧器噴灑花生種子,邊噴邊拌,拌勻晾干后播種。也可每667 m2用根瘤菌劑150 g加冷水調成糊狀,拌入花生種子,攪拌均勻后播種。二是殺菌劑拌種。用50%多菌靈粉劑,以干種子量的0.5%進行拌種。地下蟲嚴重的地塊可用殺蟲劑拌種,用50%辛硫磷乳油0.5 kg,加25 kg水配成藥液,拌花生種子500 kg。
花生重茬是花生減產的主要原因。重茬花生表現植株小,葉黃、落葉早、病蟲害多、果小果少,產量低。在重茬地種植花生,即使施用較多的肥料也難以高產,通過采用合理輪作和深翻土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可減輕花生重茬的危害。
為了搶時播種,麥收后要及時搶時精細整地,一般每667 m2追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2500 kg,花生專用復合肥30~40 kg或15-15-15三元素復合肥30 kg一次性施入。深耕過的耕地應耙平耱平,減少水分蒸發。耙平后起壟做畦,壟面寬60~65 cm,壟高10~17 cm,每壟種植2行花生。
適時早播是夏花生高產的基礎。夏花生應在麥收后趁墑搶早播種,力爭達到一播全苗,最遲6月10日前播種完畢,在適播期內足墑播種,土質黏重的地塊播種深度為3~5 cm,沙土地及沙壤土播種深度為5~7 cm。
當前臥龍區夏花生播種密度偏低是花生產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適當增加密度,是提高夏花生產量的重要措施。在一定密度條件下,每穴播2粒產量高。夏花生密度范圍是8000~12 000穴/667 m2。
在播種后至出苗前一般有4~6 d時間,這一時間雜草尚未出苗,是防治雜草的有利時機,可用土壤封閉性除草劑進行除草,主要用50%乙草胺乳油75~100 mL,對水40~50 kg均勻噴霧進行封閉除草,土壤干旱時,可加大水量至75~100 kg。
(一)查苗補種
夏花生播種后,往往因土壤墑情差,造成缺苗斷壟。因此,在夏花生出苗后,應立即進行查苗補種。一般在播種后10 d進行,補種時要用原品種的種子,催芽后補種,同時施肥澆水,以促其迅速生長。
(二)清棵
花生出苗后應及時檢查花生子葉出土情況,在播種較深的情況下,花生子葉往往埋入土中,應及時扒出子葉,使其見到陽光,促進第一側枝生長,促進結果。
(三)中耕鋤草培土
花生齊苗后2~3片真葉期應普遍淺期中耕1次,起到疏松土壤,滅除雜草。花生下針前應再進行1次中耕,同時對花生進行培土,促進果針下扎。
(四)追肥
夏花生應在苗期盡早追肥,每667 m2追施花生專用肥30~40 kg,同時在花生下針前結合第2次中耕每667 m2施石膏15~20 kg于花生周圍結果層。
(五)葉面噴施鉬酸胺
在花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施1次,每667 m2用鉬酸銨15 g加水15 kg進行葉面噴施,可促進固氮,增強長勢,促進結果。
(六)合理化學調控
根據花生長勢,適時進行化學調控。當花生旺長時,可噴施烯效唑或多效唑,每667 m2用5%烯效唑或15%多效唑20~50 g對水30~50 kg進行葉面噴施。
(七)防旱排澇
花生耐旱,但若嚴重干旱時,花生生長就要受到影響。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盡量澆水,但澆水不宜過大,一般以噴灌為宜,嚴禁大水漫灌。
(八)防治病蟲草害
臥龍區當前花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莖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防治根腐病、莖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精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均勻噴霧。蚜蟲、紅蜘蛛可用吡蟲啉、阿維菌素進行防治。花生雜草要盡量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封閉除草,沒有進行封閉除草的情況下,可于花生苗期3葉以前用精禾草克苗后處理進行防除。
(一)采收標準
當植株表現衰老,頂部停止生長,莖上殘存葉片變黃,中下部葉片脫落,莖稈成黃綠色,大多數莢果果殼變硬,網紋明顯,種皮變薄,種粒呈原品種顏色時即已成熟,應及時收獲。
(二)收獲后及時晾曬,預防霉變
花生收獲后可先在田間或運到空閑地帶晾曬,半干或全干后再摘果,以免花生變霉,杜絕黃曲霉毒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