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慧
(平山縣農業畜牧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冀西山區夏玉米中后期管理建議
董建慧
(平山縣農業畜牧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目前西部山區夏玉米生長已進入穗期,根據其生長情況及多年管理經驗,夏玉米中期田間管理應以促穗壯稈為目標,加強水肥管理,保證植株生長健壯、促進雌雄穗發育,力爭穗大粒多;后期田間管理以促進籽粒灌漿為目標,具體措施以防止早衰、防止倒伏、適時收獲為主。
1.1 拔節期晚于去年,但仍是較早年份。今年平山縣夏玉米拔節期為7月17日,比去年晚2 d,比前五年平均值早2 d,為近五年第二早年份。拔節期提早,能有效延長夏玉米生長時間,有利于爭取高產。
1.2 播種至拔節期溫度適宜,但降雨偏少。播種—拔節期間,日平均溫度為 26.8℃,比常年值高0.1℃,除7月11~13日日均溫度偏高,其它時間溫度適宜夏玉米苗期生長。播種—拔節期間平均降雨量為35 mm,是常年同期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部分玉米田出現旱情。
1.3 本次降雨雖然緩解了旱情,但部分鄉鎮仍注意防旱。7月14~16日,全縣普遍降雨,其中平山鎮降雨最多達69.3 mm,其他鄉鎮降雨量在20 mm左右,此次降雨有效緩解了前期旱情,有利于拔節后玉米快速生長。但部分鄉鎮因前期干旱嚴重,這次降雨偏少,所以抗旱問題仍應高度重視。
2.1 重施穗肥,補追粒肥。一般玉米田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畝施尿素20~25 kg,以促進植株生長和果穗發育,提高穗粒數。高產田在抽雄期追施花粒肥,畝施5~10 kg尿素,促進粒多、粒重以獲高產。施肥可在玉米行側10 cm處開溝深施或穴施;也可采用地表撒施,但一定要結合灌溉或有效降雨進行,以減少肥效損失。另外,在播種時施用足量專用緩釋肥的玉米田,可不再追肥。
2.2 澆水防旱,排水防澇。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對水分需求最為敏感,如出現干旱,對夏玉米產量影響非常大。此期間如土壤水分不足,一定要及時澆水,避免干旱造成減產。同時如遇暴雨積水要及時排澇,特別是在灌漿期間,更要注意防洪排澇。
2.3 病蟲害防治。在大喇叭口期重點預防玉米螟等鉆芯害蟲,用辛硫磷或毒死蜱乳油拌土,灌心防治;還應以殺菌劑、殺蟲劑混合噴霧,預防玉米中后期病蟲害。
2.4 防止倒伏。因平山縣夏季易出現大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如玉米田出現倒伏要及時防治。對于抽雄前輕微莖倒、根倒,植株傾斜幅度小的玉米田,不用人工扶起,可讓其自然生長;對于其它莖倒、根倒嚴重的玉米田,要盡快人工扶起并在根部培土,也可在結穗部位用細線繩2~3株捆扎,使植株相互支撐恢復生長,避免堆壓造成死亡;對于莖折嚴重的玉米田,要及時收割作為青飼料,如發生在乳熟期后,可及時采摘作為鮮食玉米銷售。玉米倒伏后易發生病害,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預防病害發生。
2.5 適時收獲,爭取粒重。依據平山縣常年生產經驗,適時收獲能有效增加千粒重以提高產量。其中,9月25~30日,玉米每晚收1 d,畝產可增加5~7.5 kg;10月1~5日收獲,每晚收1 d,畝可增產3.5~4 kg,各鄉鎮應根據生產實際做到適期收獲,爭取粒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