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華 蘇玉環 王雪香
(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01)
高產 廣適 抗寒 抗倒小麥新品種邯麥17
劉保華 蘇玉環 王雪香
(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01)
邯鄲市農業科學院以觀35為母本、藁941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16年分別通過河北省審定(審定編號為:冀審麥2016002號)和國家審定(國審麥2016022),并已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告號CNA016937E。
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越冬抗寒好,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畝成穗多。株高78 cm左右,莖稈堅硬,穗、莖蠟質較重,株型緊湊,旗葉小、上舉,株、行間通風透光好,紡錘穗,長芒,白粒,角質,飽滿度好。畝穗數50萬~55萬,穗粒數32~33粒,千粒重42~43 g。
3.1 高產、廣適、產量潛力大。2013~2015年三年國家黃淮北片區試平均畝產573.6 kg,較對照良星99增產4.43%,增產點率94.4%,其中在河北高邑、衡水、邯鄲,山東菏澤,山西永濟、新絳等國家區試點平均畝產均達600 kg以上,具有650 kg產量潛力;冀中南水地組區試平均畝產567.3 kg,較對照石4185增產6.87%,增產點率87.2%。另外,2015~2016年在大名縣武警農場進行了大面積示范,800畝示范方平均畝產達605.5 kg,在當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3.2 抗寒性好。凍害2級,綠葉越冬,區試鑒定為1級抗寒品種,抗寒性與濟麥22相當,優于當前河北主推品種。
3.3 抗倒性強。莖稈堅硬,基部一、二節間灌漿中期到后期干重變幅小,后期抗倒性強于濟麥22,綜合評價抗倒性好。
3.4 綜合抗病性好。2013~2014連續兩年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條銹病免疫、中抗葉銹、白粉病、中感紋枯病,對常發性病害抗耐性強,綜合抗病性優于目前生產上主推品種。
3.5 籽粒商品性佳。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連續兩年檢測平均容重807 g/L、蛋白質含量14.3%、濕面筋含量30.6%,籽粒均勻、飽滿、商品性佳。
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東、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根據對邯麥17小麥在區試中的產量三要素統計分析認為,邯麥17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變異系數依次為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因此,邯麥17小麥高產栽培的主導思想是“攻穗保粒”。
5.1 精細整地,足墑播種,播后鎮壓,可免澆越冬水。
5.2 播期、播量。適宜播種期10月5~15日,中高水肥地適宜基本苗20~25萬/畝。
5.3 澆水、追肥。一般在拔節期澆春1水,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5~20 kg。澆好揚花灌漿水,后期根據土壤墑情和降雨量確定是否澆灌漿水。
5.4 中后期“一噴綜防”:揚花后結合治蚜用殺蟲劑、殺菌劑和葉面肥進行一噴綜防2~3次,即可以防治病蟲害,還可以增加粒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