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紅妮胥繼東
(1遷西縣農牧局 河北 遷西 064300;2唐山市林業局 河北 唐山 063000)
山區優勢葡萄提質增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
岳紅妮1胥繼東2
(1遷西縣農牧局 河北 遷西 064300;2唐山市林業局 河北 唐山 063000)
分析了遷西縣葡萄產業化種植存在的問題,以該縣世杰水果專業合作社為試點,積極引進葡萄新品種,篩選出適合山區種植的適應性好、抗病性強、產量高、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通過合理修剪、水肥管理、果實套袋、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究,推廣示范葡萄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葡萄;產業化;提質增效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加工用途最廣的果樹種類,其因色艷、味美而且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目前河北地區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可大力發展。
遷西縣地處燕山中段南麓,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80 mm,無霜期183 d,雨熱同期。春秋兩季晝夜溫差大,夏季濕度偏高。區域間自然條件、生產水平分劃明顯,是葡萄栽培的優生區域。目前葡萄占全縣果樹栽培面積的一半以上,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但由于歷史原因,在實際種植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多數農民只注重產量,忽視產品質量,果粒大小不均,果穗松散,果實著色差,含糖量少,品質低、口感差,生產中濫用激素,不耐貯藏和運輸,嚴重影響了果品質量,市場競爭能力差,進而影響收益。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遷西縣葡萄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本研究以遷西縣世杰水果專業合作社為試點,積極引進葡萄新品種,篩選適合山區種植的適應性好、抗病性強、產量高、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通過限產提質、合理修剪、水肥管理、果實套袋、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究,推廣示范葡萄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對醉金香、巨峰、紅地球、金手指、摩爾多瓦、紫翠、紅寶石、玫瑰香、夏黑、香玉、美人指、紅羅莎里奧12個優質葡萄品種進行試種,篩選適應性好、抗逆性強、產量高、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4個,進行規模化、集約化和規范化栽培。
推廣無毒苗木是保障葡萄品質優良的關鍵?,F已知侵染葡萄的病毒種類就有60多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葡萄產區。苗木一旦被病毒侵染,將終生患病,持久危害,還不斷向無病毒苗木傳播病毒,沒有藥劑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1]。因此,要選用無病毒苗木建園。
3.1 土壤條件。建園時宜選擇有排灌條件、光照充分、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松的砂壤土。切忌選擇重酸、重堿地塊,忌選擇易積水不易排水地塊。尤以丘陵坡地和山前平原地為佳,遠離污染源[2]。
3.2 合理施肥。根據葡萄的需肥特點,合理施肥。多施有機肥,多施鉀肥,適當多施鈣肥,重視微肥?;剩涸诠麑嵅墒蘸笫┤?。氮肥占全年施肥量的30%,磷肥占60%,鉀肥占40%。追肥:追肥主要在開花前和果實膨大期進行。結合滴灌進行隨水追肥。氮肥分2~3次施完;磷、鉀肥各分3~4次施完。葉面追肥:全生育期噴3~5遍葉面肥,噴肥時期一般在春季3~5葉時開始,主要時期有:開花前、果實膨大期、漿果著色期,果實采收后,在噴葉面肥時可結合殺菌劑同時進行[3]。
3.3 按需灌水。在萌芽前、花前、花后、漿果生長期、果實著色期要及時灌水,不旱不澆,嚴禁漫灌積水。采收期做好控水,采收前1周停水,對促進枝蔓成熟及提高果實品質均有一定作用。在冬季葡萄埋防寒土前10 d應灌1次封凍水,澆水時一定要灌足,以土壤達到飽和狀態為標準,其目的是提高防寒效果,防止根系凍害和早春干旱。另外,秋季雨澇時,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果園內長期積水,造成根系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乙醇,使根系窒息死亡。
4.1 注重夏剪。夏季修剪包括抹芽和定梢、新梢引縛、摘心、副梢處理、去除卷須、摘除老葉等,其目的是調節養分的流向,保持一定的樹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害,提高果實品質。春季葡萄萌芽后,及時抹除主蔓基部無用芽,結果母枝上的傷芽、雙芽、弱小芽和其他不必要的萌芽,保留強壯芽,并在花前疏除多余枝和細弱枝2~3次。定梢要以培養結果枝組為主,合理分配好各枝條位置,同時把握旺樹少疏、弱樹多疏的原則,及時合理定梢,可使架面通風透光。新梢長至30~40 cm長時,需要綁枝,將梢引縛架上,以免被風吹斷或被果實壓斷,生長枝隨著新梢的伸長需綁2~4次,結果枝需綁1~2次?;ㄐ蛞韵碌母鄙乙砍?,花序以上的副梢保留頂端一個副梢,副梢上再生的腋芽要全部摳除[4]。
4.2 合理冬剪。冬剪一般在植株自然落葉后至傷流前2~3周,遷西縣一般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進行,不能過早或過晚。如果修剪過晚,樹液開始流動極易引起傷流,將嚴重削弱樹勢,影響來年產量。不同葡萄品種由于芽的異質性,優質芽眼的位置不一樣,有的宜長梢修剪5~7芽,有的宜中梢修剪4~5芽,有的宜短梢修剪2~4芽。生長勢強的樹優質芽眼位置稍高,需要長梢修剪,中庸樹優質芽眼位置略低,宜中梢修剪,弱樹宜短梢修剪[5]。
5.1 疏穗、摘心。對大型果穗要先除去副穗和穗尖,再掐去第一、二分枝的尖部。葡萄摘心的早晚和輕重因品種、樹勢、肥水條件和管理技術水平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在開花1周后,對其進行摘心處理。結果枝摘心以花前3~5 d為最佳時期,應在花序以上4~7片葉的部位進行,生長枝摘心應在基部以上留下8~10片葉子。生長期間及時除去所有卷須,以減少養分消耗[6]。
5.2 疏果。對葡萄進行疏果,可以使果穗大小勻稱,從而提高商品價值。疏果應在葡萄花凋謝后進行,疏果時應將小果粒和畸形果粒疏掉,再將比較密的正常果粒疏掉,留下果穗外部的果粒,去掉里面瘦小的果粒。
5.3 套袋。整穗疏果后要及時套袋,套袋要在晴天(或無雨的陰天)上午7:00~10:00和下午3:00以后。嚴禁中午高溫時套袋,以免發生日灼。套袋前對全園噴一次殺菌劑,預防果穗病害,注意選用水溶性殺菌劑,不要選用乳劑,否則果面易留有斑點。要選用藥劑處理過的優質白色紙袋,要順直果穗,使朝上的、彎曲的、斜生的果穗一律向下垂吊。采收前15 d及時去袋,讓漿果著色。去袋時不要將紙袋一次性摘掉,先將紙袋下口打開,撥開上邊遮蓋的葉片,使果袋通風透光,袋上部呈傘狀仍留在果穗上,可以防日灼和鳥害[7]。
6.1 農業措施。冬季修剪后徹底清園,對落葉、殘枝、病果、雜草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病原菌越冬基數;及時綁蔓、摘心、除副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可減輕病蟲危害;降低棚內濕度,減輕病害危害程度;通過果實套袋,避免果穗日灼和農藥污染;深翻和除草,將土壤表層的害蟲和病菌埋入施肥溝中,減少病蟲來源;利用果樹上的病原及害蟲對溫度、光譜、聲響等的特異性反應和耐受能力,殺死或驅避有害生物。
6.2 化學防治。應用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發生,是目前果樹病蟲防治的主要手段。落葉后及開花前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各1次,減少越冬病菌;展葉后至果實套袋前,每隔10d噴1次藥,以1∶0.5~0.7∶200倍波爾多液為主,花期不宜噴藥。當葡萄新梢長達10cm時,開始噴布5%霉能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以后每隔10~15 d噴藥1次,共噴4~5次。果實膨大期溫度變化起伏較大,加上雨水較多,各種病害發生的幾率都高,用大生600倍+60%錳鋅·氟嗎啉1 200倍+25%菌思奇1 500倍噴霧可預防霜霉病、灰霉病等,并可預防其它病害,每10~15 d用藥1次。同時要注意對薊馬、螨類、蚜蟲、粉蚧、葉蟬等蟲害的防治[8]。防治時間和藥劑選擇,應結合天氣和田間病蟲發生動態確定,天干少雨應適當增加蟲害防治次數,陰雨天應增加病害防治次數。
[1]郭西智,顧紅,陳錦永,等.葡萄脫毒及無毒苗木快速繁育技術 [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6(1):26~27.
[2]張積顯,張朝紅,伊萍.紅提葡萄提質增效關鍵技術 [J].西北園藝,2010(1):11~12.
[3]郭紹杰,李銘,羅毅,等.天山北坡葡萄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示范與推廣 [J].北方園藝,2013(15):217~218.
[4]汪學成.設施紅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提質增效關鍵技術 [J].河北果樹,2013(4):24~27.
[5]歐偉,楊秀勇,王明霞.成齡巨峰葡萄園提質增效栽培技術 [J].農業科技通訊,2010(8):202~203.
[6]張海燕.巨峰葡萄提質增效栽培技術 [J].河北果樹,2016(1):29~30.
[7]姜翔鶴,劉春榮,鄭雪良.南方設施葡萄園提質增效的技術創新與成效 [J].農業科技通訊,2015 (5):304~307.
[8]趙兵.赤霞珠葡萄提質增效關鍵技術 [J].河北果樹,2014(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