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欽鵬
(遼寧省凌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遼寧 凌海 121200)
淺談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職責與義務
董欽鵬
(遼寧省凌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遼寧 凌海 12120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可供選擇的食品日趨豐富,各式各樣的食物豐富了人們的餐桌,但是,面對地溝油、農殘超標蔬菜、問題奶粉的混亂市場,如何擦亮眼睛,區分優劣就變得更加重要,這不僅是要維護消費者的權利,更是要對大眾的身體健康負責,這其中食品監管機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建立適合我國特點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推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對保障消費者利益至關重要。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行業、多領域、多環節,需要建立分工合理、制度嚴明、統籌協調的管理體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好食品質量安全關,讓消費者放心。
1.1 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各地應根據實際,收集、整理、制定各類農產品生產標準,將各類生產標準印發給生產者,努力擴大發放面,力爭使生產者能夠熟練掌握并應用生產標準。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對農產品生產主體進行標準化生產的指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技術推廣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農產品生產主體在生產過程中應用生產標準的指導和監督,提高生產者的自覺性。要制定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凡不按照生產標準組織生產的主體,要采取必要措施,依法、依規予以糾正。落實農產品生產記錄,凡實行規模化生產農產品的生產主體,都要嚴格按要求落實生產記錄檔案,并將農產品生產標準懸掛在生產基地,便于生產者查看和應用。
1.2 加強對認證農產品的管理。鞏固認證農產品成果,做好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和綠色食品續展工作。要滿腔熱情地引導支持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認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實現農產品提質增效。加強對認證農產品市場的管理。適時開展農產品市場檢查,對違規、冒用認證農產品標識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1.3 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把好農業投入品的銷售使用關,重點落實好農藥定點銷售、進銷流向記錄制度,煙霧劑農藥銷售報批制度,農藥銷售信譽卡制度。加強對農藥等投入品市場監管,嚴查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限用農藥管理和使用上的指導,杜絕禁用農藥的生產和銷售。把好產出關,重點是對上市農產品的抽樣檢測、監督管理,嚴格把握上市農產品質量關。
1.4 強化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加強對認證主體的培訓,適時舉辦培訓班,通過培訓切實增強認證主體的標準化、品牌化意識,提升創建優質特色品牌農產品戰略經營能力。加快創建品牌農產品的步伐,要在生產經營主體商標注冊、認證產品、包裝設計印制、標識使用等環節上提供方便,給予支持。生產經營主體要在產品宣傳、質量管理、開拓市場上多動腦筋,多投入,力爭使農產品盡快得到市場認可,創出品牌,提升效益。
1.5 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各級農業部門切不可掉以輕心,必須認真抓好,要層層落實標準化生產、產品檢測監督、市場執法等環節工作責任,各機構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到盡職盡責,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就追究哪個機構責任人的責任。我國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實施,從法律上規范了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流程,防范了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對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約束行業自律,維護社會穩定和改善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 《食品安全法》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的規定,確定本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在鄉鎮或者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第一百一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部門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有權采取下列措施,對生產經營者遵守本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進入生產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對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存在安全隱患以及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查封違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