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81)
高職茶學專業學生課堂教學評價分析
劉濤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81)
茶產業一直是我國農業當中較為傳統并且極具優勢的產業。據史料記載,茶文化在國內已經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可見其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淵源。現階段,茶學專業已經被納入到了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范疇之內,其是一個具有鮮明色彩的專業。這就使得教育界有專門從事該領域的教育工作,對茶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促進其發展的機遇。本文從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的角度對當前高職院校開展茶學專業的情況進行探析,主要分析高職院校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研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在此基礎上探索高職院校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的正確實施。
高職院校;茶學專業;課堂教學;評價分析
如今,課堂評價早已成為學校整體教學評價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并且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隨著教育不斷進行變革,高職院校已經開設了茶學專業,主要對學生進行茶文化以及茶學技藝方面進行培養。這種將茶產業正式納入到教育體系的舉措足以見得國家對其的重視程度。但是,當前許多高職院校的茶學專業都缺少一個對課堂的正確評價,這就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對高職院校茶學專業中的課堂評價一定要引起高職學校的重視。筆者下面就對高職院校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現狀以及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1.1 現實的高職茶學專業課堂評價
內容標準與表現標準是現實高職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的兩個重要標準。內容標準指學生在課堂上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內容。而表現標準則是學生對茶學知識學得程度如何。由此可見,表現標準是在內容標準進行評價的。現實的茶學專業課堂評價一般都是通過學生對當前課堂的反饋,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情況、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和教師對自身教學的反思與評價構成的。課堂評價所具有的四個部分一般都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才完成的。當前,高職學校最常見的一種課堂評價是領導以及其他教師對茶學教師創建的課堂展開聽課考察,然后在對課堂進行整體評價。每一個教師對課堂進行評價所使用的標準以及方法也是不同的,通常多數教師都會根據自身經驗對課堂進行相關評價,還有一些教師進行的相關評價缺少理論支持。甚至有的同事之間進行課堂評價看似在學習對方的優點,但卻極少進行事后交流。這都使當前茶學專業的課堂評價反映不出課堂教學的基本水平。
1.2 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研究現狀
1.2.1 評價標準
茶學專業課堂評價標準一般從學生對課堂的興趣、熱情以及參與度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標樁關注的是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對茶學的熱情以及好奇心,以此來提升學生參與到茶學相關內容的學習之中。這其中還伴隨著教學開展的目的、內容以及效果來對課堂實施評價。這一系列評價標準以概念形式居多,其并沒有從微觀層面對課堂進行比較精細的研究。尤其是對教學效果展開的評價,許多研究都只是泛泛的給出了一個統一標準,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茶學專業的課堂、教學手段以及知識內容的靈活性。如今高職院校茶學課堂教學方面的評價太過于單一,缺少全方面、多維度的評價,這種缺失造成了當前高職院校茶學專業課堂評價的失真以及蒼白。進而造成了高職院校茶學專業課堂評價對茶學教學發展幫助不大。
1.2.2 評價策略
現階段,在全國教育都在提倡“學生主體”這種觀念,高職院校茶學專業也不例外,在其課堂評價之中,高職院校也將這一理念融入在茶學課堂評價之中,這就造成了評價期間忽略了茶學教師具有的指導意義。課堂評價只有將教師指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展開評價才是一個對茶學課堂最有效的評價,其評價結果才是最接近課堂的真實性。從前,一些關于課堂評價方面策略還涉及了許多常規教學之中一些評課、自評、他評以及課內外互評的方法,這些方法也隨著課程變革不斷在變化。茶學專業這一新型專業的出現,使得許多課堂評價的方式與方法不斷融合,使得課堂評價在觀念以及方法上發生了一定變化。
1.3 茶學專業課堂評價問題分析
1.3.1 認識誤區
當前許多高職學校茶學專業開展的課堂評價都與教師評價混淆在一起,或是認為課堂評價就是教師對教學方面的工作評價。教師評價指的是對教師進行一個全面的評價,其中含有對教師課堂之中對待教學的態度、個人品質、教學風格以及教學職責進行相關評價。這些評價之中有綜合評價也有單項評價。綜合評價涉及到教師具有的基本素質以及能力方面內容。而單項評價則是從某一具體方面展開評價。二者有較大區別。課堂評價不僅含有對教師方面的評價,還含有對學生課堂表現方面的評價以及師生互動方面的評價。由此可見,二者并不是完全不相交的兩個部分,二者既有交集,又有各自的不同。
教學工作方面評價指的是學校對茶學專業教師平時工作進行相關評價,其中含有教師工作的各項評價與學生取得茶學專業成績的評價。教師工作的各項評價之中包含教師課前準備、課程開展情況、作業批改情況、輔導學生情況以及學生成績評價情況等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評價包括學習能力、專業能力、思想、心理、品德等眾多方面內容。由此可見二者都有差別。如果將二者等同對待,必然會造成高職學校課堂評價無法正常展開[1]。
1.3.2 茶學專業課堂評價實施面對的問題
茶學專業是近年來才在高職院校興起的專業,其與其他基礎專業有較大差別。茶學專業不僅包含了茶文化方面的內容,還有許多實踐方面內容,例如茶葉沖泡、茶事服務等多方面內容。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如果還采用從前其他專業的課堂評價方式必然會對造成茶學專業的課堂評價失去指導意義[2]。由于茶學專業這一專業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對其展開課堂評價時必須要實施一套全新的課堂評價方法。但是當前許多高職院校還沿用從前統一的課堂評價形式。
2.1 茶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課程意識
高職院校茶學專業所開展的課堂評價必須要依照該專業總體目標以及分類目標,一定要符合當前國內教育行業的整體觀念,尊重高職學生人體差異以及他們對茶學的興趣,將課程評價的靈活性與原則性有機統一。原則性就是指課堂評價要面向茶學專業當中的所有學生,以達到所有學生目標為最終目的。靈活性則是指學校一定要根據茶學專業之中學生個人需求,鼓勵學生發展自身特長,對課堂評價采用靈活方式展開。茶學專業除文化理論之外,還具有許多實踐課堂,學校在開展課堂評價時一定要注重實踐與理論方面的課堂評價比例分配,根據茶學專業的特色開展課堂評價。因此,要求學校在開展茶學課堂教學評價時必須要具有正確的課程意識[3-4]。
2.2 評價對象
課堂評價既不是單純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也不是學生對教師進行教學反饋。課堂評價是從學生與教師兩個方面展開的。課堂評價只有從學生以及教師雙方面展開,才可以全面對茶學專業課堂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真實的了解。
2.2.1 對學生進行評價
高職院校茶學專業在培養學生掌握茶文化的同時,還培養了高職學生關于品茶、泡茶、試茶等多個方面的能力。高職學校茶學專業開展課堂評價必須要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才符合新課改下高職學校教學理念的要求。在高職院校茶學專業的課堂之上,學生一樣是課堂主體,因此對學生展開課堂評價具有關鍵意義。在高職院校茶學專業教學中,以學生為對象展開課堂評價必須要緊緊圍繞學生能否接受課堂內容、對內容接受程度等內容。這樣高職院校茶學專業展開的課程評價才能全方位最真實的反映出學生學習茶學知識的程度[5-6]。
2.2.2 對教師進行評價
在高職院校開展的課堂評價之中,對教師進行評價也是一個必要的部分。從前,課堂教學方面評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對教師進行評價的。如今,教師依然在高職學校茶學專業開展的課堂評價之中占據重要位置。當前以教師為對象展開的課堂評價必須要圍繞教師進行的課程設計、教學方面目標的制定以及達成師生互動、課堂節奏把控、突發事件方面的處理能力以及新型教學工具的運用等內容。對教師采用的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可以幫助教師對自己組織的教學進行深刻認識與反思。茶學專業的教師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還要具有高超的茶事方面技藝,只有在教學之中將文化與技能都傳授給學生,才可以真正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對教師進行多方評價可以幫助教師開展下一步的教學,因此,在高職院校茶學專業對教師進行評價具有深刻的意義[7-8]。
綜上可知,當前高職學校茶學專業的課堂評價在認識方面存在誤區,常常分不清教師評價與課堂評價,將這兩方面評價混淆,這就造成高職學校在開展課堂評價時有失偏頗,課堂評價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評價,進而導致教師又稱為了課堂之中的主體。這與課程改革之后新的教學方面理念存在偏差,必然會造成高職學校茶學專業最終的教學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樹立茶學專業課程評價的正確意識,明確教學目標、評價對象以及評價標準。這樣才能使得課堂評價在高職院校茶學專業發揮作用,進而推動茶產業的發展。
[1]林宏政,郝志龍,金心怡等.茶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創新發展思路[J].福建茶葉,2016(1):170-171.
[2]胡建輝,張新富,趙磊.茶學專業茶藝課程改革與茶藝師考試對接的探討[J].大學教育,2016(4):154-155+186.
[3]朱旗,沈程文,劉仲華等.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十三五”教學改革規劃與設想[J].茶葉通訊,2016(1):3-7+65.
[4]朱旗,沈程文,文海濤.農林院校本科生學習思想狀況調查與對策探討——以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茶學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124-126.
[5]王臻.新課改形勢下茶學專業英語課程的創新研究 [J].福建茶葉,2016(8):242-243.
[6]楊曉萍.產學研合作教育與茶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實驗室科學,2015(1):1-4.
[7]黃艷,林愛惠,孫威江.茶學專業文理兼收可行性分析——以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15(3):49-54.
[8]龐曉莉.從茶學專業考試命題看高校專業課程試題庫建設[J].中國茶葉,2012(10):27+34.
劉 濤(1981-),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