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平
摘 要:初中英語是學生初中階段重要的一門課程,是為未來的深入學習英語奠定基礎的。而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教育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城鄉之間的教學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如何提高初中階段農村英語的教學水平迫在眉睫。主要針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并幫助解決了相關問題。
關鍵詞:農村英語;課堂教學;學生積極性;措施
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英語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較差,教學方法運用單一等條件的影響,農村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整體較為低下。所以,探究如何提高農村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對促進農村英語教學有著重大的影響。
一、當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積極性不高,對英語缺乏興趣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較弱。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不高,會表現出上課不愿意聽講、不積極回答問題、課后不積極完成作業等。從另一方面來說,因為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英語的熱情不足,學習的效率也不太高。長此以往,會制約學生的發展,不利于將來英語素養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興趣,產生的積極作用將會大打折扣,學習成績的提高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2.延續傳統教學,缺少互動交流
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時候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是教學的核心,學生只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足夠的交流,造成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全面。所以,課堂效率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課堂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使學生很難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初中英語教學是學生培養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階段,而且初中生還處于年齡偏小階段,必須選擇靈活適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但是,很多農村英語教師仍要恪守死板的教學方法,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制訂好的學習方法,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隊伍實力較弱
目前,農村的教師數量少,并且大部分教師教學能力差、創新意識不強。在英語課堂中,缺乏新穎的教學手法,對于學生的學習特點掌握不足,忽略英語課堂的教學規律。課程的設置形式化嚴重,缺乏豐富內容的支撐。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教學質量也不會得到保證,即使學習成績得到很好的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也沒有真正得到培養,而農村教師的教學水平落后正是一大原因所在。
二、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農村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導致學習英語比較緩慢,同時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農村英語教師應該掌握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課堂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嘗試用英語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有助于暴露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教師就可以據此有針對性地解決。當然,也可以開展英語朗讀比賽、英語小話劇等教學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
2.教師精準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傳統的教學形式已不足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盡早進行改變。所以,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拒絕“填鴨式”的方法,這種形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農村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解決問題來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對于學生在課堂中遇到的問題,應該予以及時解決,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此外,農村英語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以平常心對待學生,做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互相之間多進行交流,分享學習中的故事和難題,在交流中擦出思維的火花,學生都可以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3.完善評價和獎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農村教師本來薪資就比較低,所以完善的獎評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嚴格公正的獎評制度,幫助教師提高教學的積極性,完成相關的教學考核來提高自己的收入和增強自信心。運用鼓勵和表揚以及相關的獎勵,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提高農村教學質量。
總的來說,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承擔著重要的教學責任,應該學會在教學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精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只有提高課堂質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蘇東.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基礎教育,2015(6):138.
[2]楊穎.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