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子
摘 要:由于外資銀行的沖擊和我國各大銀行的崛起,銀行之間的相互競爭正逐步加劇,尤其是商業銀行。為了擺脫日益競爭激烈的局面,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均開始開展各種中間業務,以求打破自己陷入僵局的局面,開辟新的收益項目,增加其利潤。正是基于此情形,提出了個人理財業務模式(中間業務的一部分)。通過探索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狀況,總結其基本現狀為發展迅速,收益率相對穩定且資金流向多集中于浮動型等。但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也凸顯出一些問題,如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專業人才、缺乏后臺支持與國內個人理財市場不成熟等,通過對這些已發現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并最終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及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創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062
1 背景介紹
新世紀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上升,國民私人財富日漸豐盈,國內越來越多的理財知識及理財產品逐漸普及,伴隨著人們對私人資產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適時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有著廣闊市場前景。與此同時,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正在持續火熱推進,許多外資銀行抓準時機、急速涌入,國內商業銀行間的同業競爭越發激烈,導致銀行傳統業務的可盈利空間大幅度下降。而目前我國各大商業銀行開始重視個人理財業務了,并且相繼添加了一些個人理財產品、基金項目以及咨詢服務等、理財專業團隊構建、同業創新合作等方面的投入,如今個人理財業務漸漸成為各商業銀行產品和服務創新的主要領域,也成為我國銀行新機遇前利潤的潛能增長點。
2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
2.1 發行數量增加,收益率相對穩定
我國的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相比于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我國首次推出第一項人民幣理財產品是于2004年11月由光大銀行發行,但自2004年起,國內各商業銀行陸續開始發行各自的理財產品,并且在十多年來,發行數量逐年增加。由一些網站統計數據表現,譬如金牛網,在近十年對理財產品數量表現出越來越多的變化,這樣形式發展的銀行不少于100家,其中的銀行種類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銀行種類還有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個人理財產品收益率穩中有升,且無大幅度波動。
2.2 資金多流向于浮動收益型產品
由于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聚集了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為保證如此大的資金量維持穩定或得到增長,在選擇這些理財產品他們資產類型時,通常商業銀行它更傾向于其選擇下面三類收益型:(1)其保本浮動這個收益型確保收益型,(2)其保證收益型,(3)其非保本浮動這個收益型。其中這個選擇確保收益型相關理財產品的這個投資目標其多投集中于這個收益較為穩定以及風險稍小的這個債券市場,而選擇不是保本浮動這種收益性理財產品這個投資目標其則集中于這個具有潛在這種高收益可能性的相關股票市場。但就15年數據來看,在同一時期投資于保本浮動收益及非保本浮動收益的資金更為集中。
3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3.1 產品同質化嚴重
近年來,國內各商業銀行一直在提倡創新發展,逐漸地推出了各類理財產品,但并沒有增加理財產品中的真正創新點,只不過是將過去貨幣市場的產品簡單地進行拆分后又重新組合,這直接導致了市場上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理財產品無法真正地展示各商業銀行的產品特色,可見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設計機制仍然不夠完善,同時也無形中反映出市場上各種個人理財產品之爭,只是打的價格仗,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嚴重制約了我國理財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3.2 缺乏復合型人才
眾所周知,其理財業務它是一項十分具綜合性的這種業務,相關服務它所涉及的這個知識面廣,所以,對所從事其個人理財這些業務的其理財人員他們來說,需他們不光要掌握所在這個銀行各類各種理財產品他們的特征還有性能,還需全面學習其可能與這個產品銷售某些有關的政策還有經濟及其文化的這些知識,并努力培養本身良好的這個組織協調還有人際交往這些能力。除此之外,目前我國的銀行領域表現出缺乏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業經營模式,這樣導致的后果是讓客戶得不到期望中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并且具有創新意義的服務。
3.3 個人理財業務缺乏后臺支持,個人理財市場亟待培育
目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仍然以傳統的賬戶管理為基礎進行運行,而不是采用新型的客戶信息管理模式,如此一來,由于缺乏有效的客戶信息平臺的支持及相對完善的金融產品信息反饋機制,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開展猶如“盲人摸象”,根本無法充分完全地收集并分析客戶信息,也無法確定目標群體的真實需求,這是一種常見的客戶信息資源的浪費,很不利于當前個人理財業務的縱深發展。其次,亞洲人對待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的理解還不是很充分,他們的思想也比較傳統,就算他們占有著不菲的金融資產,但是他們對我行的服務水平還不能給予足夠的信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新型業務的態度都很模糊。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理財問題上大多數的中國人相比于將資產交給專人處理,他們更愿意根據有關人員的觀點從而自己進行對自己資產的處理方式,這樣的理財方式相比于西方國家的理財方式欠缺很大的積極性,所以,我國的商業銀行想要更長遠地發展就必須結合目前國內市場消費群體的理財以及他們的想法進行市場培訓。
此外,產品銷售力度不夠,服務水平欠缺,市場開發單一等問題也在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中層出不窮,在此僅以以上三條顯要問題為主進行初步探討。
4 商業性銀行的投資和以后的發展方向
4.1 創新服務,實現產品差異化及多樣化
若想削弱產品同質化,商業銀行因根據客戶類型進行合理規劃,這樣才能滿足客戶需求,制定出多樣化的產品,同時,不僅要使產品安全,讓大眾客戶放心使用,而且還要制定出高端產品,為追求高收益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資產結構的差異化,可以將傳統的金融債、票據等創新結構,拓展到一般性金融債、企業短期融資券等,還可考慮將某些結構性產品、境外股票等引入到普通的資產組合中;二是商品的理財時間的變動,方式的變化,尋找到最佳的投資方式,使產品的流動性與投資時間形成最合適的搭配;三是我國人民幣商品與外國資金商品相聯合,合理的投資外國的投資商品,達到和外國商品的結合。打破以往各類風險水平固定收益的管理模式,打造優質理財產品,實現新型收益浮動化。
4.2 打造優秀理財隊伍,培養復合型理財人才
要想既能很好地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還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其關鍵因素在于需要培訓足夠優秀的人才隊伍。首要問題是提高對人才選拔的標準,明確要求其素質和可塑性的標準,只有達到要求的人才才能加入到理財的大家庭當中來。其次,在吸納基礎素質優秀的人員以后,多方位的培訓必不可少,如加強財經規劃能力、節稅規劃能力、保險規劃能力及信托規劃能力等,同時鼓勵團隊人員深入全面地掌握各類銀行業務,在靈活運用基礎知識之時,知曉如何運用營銷技巧并進行良好的人際溝通。接著,建立以三公——“公開、公平、公正”為核心的考核體系,將理財人員的工作業績、個人職責與考核獎懲聯系在一起,明確每一位理財人員的職責,將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與所有理財人員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緊密結合起來。最后,要以四化——“網絡化、信息化、全能化、綜合化”為長期發展目標,提倡引進并借鑒國際化的服務標準與理念,完善金融理財的行業標準。
4.3 靈活制定總體規劃,強化戰略部署
為了抓住目前可能的市場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個人理財業務,商業銀行一定要隨時把握政策,增強銀行內部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索,擴充銀行的理財渠道,增強對國際市場的掌握以及參與,大力發展銀行的個人投資業務,適度積極擴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益所占比重;以優化商業銀行現存內部組織管理架構為依托,完善個人理財業務管理信息服務體系;以進一步培育提升國內個人理財市場為核心,全力提高個人理財整體業務的社會認可度。在以后,從發展我國個體的投資業務來調整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向以及其他業務的結構,滿足各類客戶深層次、多層面的需要,提高客戶對銀行的信賴度,引導培育市場,把握市場需求,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侯官響.論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的轉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03).
[2]尚福林.主動適應新常態 不斷提升銀行業服務經濟發展水平[J].紫光閣,2015,(06).
[3]席曈彤.試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監管.[J].法制與經濟,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