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霞
摘 要:所謂的“以學生為中心”是相對于“以教師為中心”而言的,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有效活動之一。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也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更為了構建出高效的英語課堂,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在主動求知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構建真正高效的英語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英語;態度;活動;環境
初三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復習和習題的講解,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復習質量和考試能力。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一直采取的是講授式教學模式,教師的一言堂導致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根本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所以,為了改變這樣的現象,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教學時,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改基本理念,通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自主、高效的初三英語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如何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論述,以確保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
一、端正教師生教與學的態度
態度決定行動,作為課改下的英語教師,要想真正構建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首先就是要改變思想,而不是喊口號,之后才能將思想落實到行動上,才能推動教師組織多種活動來真正將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落到實處。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如:
將“以師為中心”轉變為“以生為中心”,這是基礎,也是保障,因為只有教師從思想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才能確保這一轉變順利實現,才能組織出利于學生發展的活動。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寫”,這對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中學生則要做好這一轉變,否則,一切活動的組織都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二、組織多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
當思想得到轉變之后,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形成,也就是說,當師生均認識到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的重要性后,我們的課堂活動也就會發生轉變。本文以下面幾個活動的組織為例對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進行論述,以期構建出真正高效的英語課堂。
例如:在復習“時態”的相關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為了提高學生的復習質量,及有效地落實“以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本部分的復習時,我組織學生自主整理,自主通過專項化的練習來掌握知識,鍛煉能力。以“一般過去時”為例,組織學生自主對“基本結構”“表達意思”“一般過去時表現在”等方面進行了自主整理,并對相關的練習題進行練習,如:
(1) he a good rest?No,he didnt.
A.Do,had B.Did,have C.Did,had D.Was,had
(2)He often (have) supper at home. Today he
(have) supper at school.
…
組織學生自主選擇相關的練習題,并自主對這些練習題進行分析和講解,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初三年級中的自主講評。
眾所周知,講評是初三英語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活動之一,但這一活動一直都是由教師來主導,通常都是教師給答案,訂正答案,學生的活動則是記筆記,之后就是死記硬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沒有主動性,師生之間也缺少交流,所以,為了構建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在講評時,我們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分析、自主講解。以(1)為例,首先分析該題的考查點,即,一般過去時。再分析該題的題干(他有好好休息嗎?),之后得出正確的答案B。
綜上可以看出,不論是在初三復習活動還是習題講評中,學生都應該成為“主體”,都應該在交流和思考中掌握知識,提高考試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創造英語學習和應用的環境
語言是環境的產物。也就是說,在英語這門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環境才能構建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才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例如:組織學生借助多學的句型進行自主對話,如:A: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B:I went to the mountains.組織學生自主應用,一來營造英語的學習環境,二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表達交流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金星.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刊),2014(8).
[2]陸表杏.打造以生為本的初中英語課堂[J].廣西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