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
(中南大學,湖南長沙 410083)
跨國茶產業融合過程中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分析
劉菲
(中南大學,湖南長沙 410083)
隨著茶葉飲品國際推廣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都開始飲茶,亞洲人地區的人們喜歡喝原滋原味的茶葉,而歐美國家的群眾則喜歡喝經過加工之后甜味濃郁的紅茶,我國茶企業要面向國際發展就需要把握住跨國茶產業的融合過程,進一步推動兩種不同茶飲品的制作與銷售。在跨國茶產業融合的過程中茶企業不可避免的需要對自身資本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將企業資金進行重新調配。如果茶企業在進行國際化戰略的過程中沒有做好較好的跨國茶產業融合,資源的分配不合理,就會造成企業機構動態失調,讓企業陷入困境當中。本文通過對目前茶產業的國際形勢進行分析,研究在跨國茶產業融合過程中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
跨國;茶產業融合;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
茶葉由于本身清香的口感與豐富的微量元素,使其受到了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茶飲品在我國不斷發展,很快就成為我國的飲料象征。在茶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傳播到了歐洲,尤其是英國人對于茶飲品更加愛不釋手,并根據歐洲地區的口味而制作出英式紅茶、奶茶等飲品。如今茶產業已經遍布全世界,我國的茶企業要走向國際化就免不了中西結合,將中國茶產業與外國茶產業進行融合,以此來擴大企業生產項目,進行國際銷售。這樣的跨國茶產業的融合過程,對于茶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決策,可以說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資本結構動態調整主要是分為靜態與動態。靜態的調整主要是通過在資本結構運作的前期,對企業整體需要運用的資本進行合理的分配,為企業帶來收入與支出最優的解答,著重于戰略的開發與準備。而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則是在企業戰略實施過程中對細微的資本結構進行適當的調節,將原本靜態調整中的不足進行彌補,因為在企業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并不會像一開始準備的那樣按部就班地進行,市場時時刻刻的動態變化也會讓企業的戰略出現或多或少的偏差,如果沒有較高的動態調整措施,那么當市場出現變動,企業由于準備不充分,來不及應對,很可能發展戰略就會夭折。
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就是以最優的資本結構為目的,來進行的一種財務管理措施,保證企業在戰略開發的過程中每一處的財務資金都能夠體現出最好的運作價值。對于企業來說,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就像一個杠桿一樣,在市場的不斷變化下,杠桿也在不斷的上下擺動尋找最平衡的支點。隨機事件的出現很可能讓企業的財政資金出現入不敷出、出現空缺等不平衡的狀態,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就需要通過動態調整來使其逐漸向著最優的結果靠攏。在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資產評估費用、隱性成本費用、運作費用等等,需要企業具有強大的財務管理能力。
2.1 面對融資過程中的動態調整
茶企業的資本結構動態調整過慢、調整成本消耗過大的主要原因是融資的不足,跨國茶產業的融合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許多的跨國企業在做出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重大決策時,都會采用融資形式來增強資本的雄厚度,為之后的國際戰略提供更可靠的資金基礎。我國傳統的茶企業面向國內市場,深知我國人民群眾的茶葉口味喜好,但是,外國的人們對于茶葉的認知程度不足,對于茶葉的口味愛好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國內的這一套完整的茶產業運作體系對于國際市場開發能夠做出的貢獻太小,要實現跨國茶產業的融合就必須要更新茶企業的茶制作、銷售、推廣系統,需要大量的資金。茶企業可以通過我國債券市場以及企業兼并的方式來提升資金實力,債券市場可以幫助茶企業在短時間獲得大量的資金注入,但是,也有相應的借貸利率,如果茶企業國際化過程不順利則會陷入負債風波,而企業兼并的模式雖然依舊可以讓企業獲得大量的資金,但是,在企業兼并的過程中并不僅僅是資金的兼并還有企業的員工、土地、設備、產品等問題需要茶企業來一一解決。無論選擇哪一種融資,對于茶企業的動態調整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2.2 面對茶產業市場狀況下的動態調整
近年來,茶葉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大量新穎的茶產品層出不窮,現代人們的喜好也在不斷改變,面對這樣千變萬化的茶葉市場,茶企業要進行跨國產業融合,就需要穩住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由于每個地區的茶口味不一樣,要進行產業融合就需要根據每個地區不一樣的茶認知情況,進行相對應的茶葉戰略措施,在這一過程當中,動態調整的作用十分巨大,部分的地區對于茶葉認知充足,喜愛茶葉企業的投資就可以更有效率,成本也能減少,而部分的地區對于茶葉認識不足,口感挑剔或者是本身就有當地的茶企業壟斷,這就需要企業花費大量的精力進行市場開拓,這其中的資本消耗程度不一,對這些資本的消耗動態調整來進行合理的分配就能讓企業的戰略擴大。
2.3 面對資本適用于經濟環境中的能力動態調整
經濟環境是一個十分宏觀的說法,可以說每個企業都處于市場經濟環境當中,而企業想要盈利就需要將資本靈活地在經濟環境中進行使用,這樣的使用方式并不是靜態的,不是做出規劃按部就班進行實施,而是通過動態調整來對資本進行最大限度的靈活運用,發揮其最優秀的價值。跨國茶產業融合過程中企業進行資本結構動態調整需要茶企業具備一定程度的資本宏觀適用能力,如果企業本身過于傳統,財務管理不思進取,對于財務規劃沒有創造性,那么茶企業在融合過程中就會出現較高的阻礙,死板的資金運轉讓茶企業無法正確地面對國際市場,也不能更進一步地加強資本動態調整能力,使整個茶企業資本結構無法正常運轉。茶企業有了資本運轉能力,能夠靈活地調動財務管理,進行創新性的改革措施,讓資本結構更加合理,資本的調動更加靈活,茶企業才能在產業融合過程中更加順暢。
在目前激烈的國際茶葉市場當中,我國企業要進入其中并站穩腳跟,就需要進行合理的跨國茶產業融合,在這一過程中,茶企業需要進行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幫助茶企業在把握住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不斷的更新換代,適應市場流向,也要對自身的財務會計管理進行改革,積極調整自身的資本管理模式,才能做到最好的動態調整,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依靠。
[1]陳峻,張志宏.客戶集中度對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影響——財政政策調節效應的實證分析[J].財政研究,2016,(05):90-101.
[2]陳增壽,朱麗波,陳湘.經濟環境、宏觀政策與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基于上市房地產企業面板數據分析[J].經濟問題,2016,(02):117-120.
[3]謝盛紋,孫微微.企業所得稅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5,(06):15-27.
[4]朱遠方,陳家淳,余春霞.宏觀經濟因素對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影響實證檢驗[J].商業經濟研究,2015,(06):72-74.
[5]熊回.集團財務資源配置對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影響——基于集團企業內部資本市場的研究 [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04):34-41+3.
[6]閔亮,邵毅平.經濟周期、融資約束與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速度[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06):100-105+124.
[7]顧乃康,王貴銀.企業資本結構決定及其動態調整的結構性突變——基于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研究 [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2,(03): 116-128.
[8]王麗娟,楊玲燕.中小企業資本結構的動態變化及其目標調整研究[J].企業經濟,2012,(07):112-115.
[9]閔亮,沈悅.宏觀沖擊下的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基于融資約束的差異性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1,(05):109-118.
劉 菲(1992-),女,河北任丘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產融結合、公司資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