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靚
(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北孝感 432000)
傳統圖案在茶服設計中的應用
杜靚
(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北孝感 432000)
作為我國傳統茶文化的衍生品,茶服自古以來與傳統圖案就存在密切的聯系。我國現代茶服設計者要充分利用茶服中常用的傳統圖案,正視當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樹立新的茶服設計原則,選擇適合的圖案元素、風格及表現手法,將傳統茶文化、茶服、傳統圖案融合在一起,提高茶服的文化品位和審美價值,推動我國茶服設計質量及茶文化的發展。
茶文化;茶服;傳統圖案;設計
在茶文化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將傳統茶文化與傳統服飾文化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無數兼具藝術之美和實用價值的茶服產品。而縱觀我國茶服的發展歷史過程,無論是茶藝服飾還是茶飲服飾,大都將我國傳統圖案引入到其設計之中,用大量具有吉祥寓意或審美寓意的圖形、紋樣等傳統圖案讓茶服為茶飲者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覺美感。可以說傳統圖案將茶服和茶文化的審美內涵發揮的淋漓盡致,甚至時至今日,很多傳統圖案仍然是我國茶服設計主要的元素,受到無數茶服設計者的青睞。為更好的實現傳統圖案與茶服設計的完美融合,本文對我國茶服中常見傳統圖案,剖析當前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書運用誤區,旨在為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運用提供有益啟示。
廣義上來說,茶服就是和我國傳統茶文化相關服飾的統稱,而在狹義上將就是在特定飲茶環境中,飲茶者和泡茶者等茶事活動參與者所穿著服飾。作為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在其設計過程中為凸顯民族性和傳統文化屬性,經常采用書法、龍鳳紋樣及吉祥圖案等傳統圖案。具體來說我國茶服設計中常見的傳統圖案主要包括:首先,漢字書法。我茶文化和書法藝術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內涵,因此茶服設計過程中經常將書法元素引入其中,以表達茶文化及茶服的典雅古樸和文人氣質,讓茶服藝術表現力顯得深邃含蓄,同時又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其次,花卉紋樣。我國茶服設計中,為凸顯茶事活動的清雅,經常采用“梅蘭竹菊”為主的花卉紋樣,一方面凸顯茶的自然屬性,另一方面以植物的自然屬性之美隱喻飲茶者的文化品格。花卉紋樣雖然儀態萬千,但是在茶服設計中一般片中自然典雅和含蓄之美,在色彩上也較為樸素,常常以白、黑為主色調,輔以綠、青、藍為主的線條,凸顯茶事者的穩重和大氣。再次,圖騰符號。自古至今龍鳳、麒麟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圖騰符號就廣泛用于茶具和茶服設計上,而這些圖騰符號大都源于神話故事或古代宗教,圖騰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大都源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樸素的崇拜心理和審美情趣。大量具有神話色彩的圖騰符號讓茶文化不僅蘊含的傳統宗教、哲學及民族精神,而且古香古韻,呈現出傳統特色。最后,祥云紋飾。云紋在茶具和茶服中作為裝飾性圖案在我國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而且云紋在我國傳統茶服中被賦予主觀意愿,經常用異化的線條對其進行點綴,凸顯茶事活動的美好、理想和神圣。茶服設計中云紋大都是自然現象的抽象表達,是我國傳統文化“心物合一”的重要體現,滲透著我國傳統茶文化審美意識。
隨著近些年我國社會茶文化的發展,茶事活動重新成為我國主要的休閑活動,茶服也隨之受到飲茶者和茶事活動者的關注,獨具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圖案的茶服受到廣泛歡迎。然而當前很多茶服設計卻沒有根據我國茶文化內涵和發展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設計應用,在傳統圖案的應用上存在很多問題,具體來說傳統圖案使用誤區主要體現在:首先,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生搬硬套,缺乏文化內涵。當前很多茶事活動者直接使用我國傳統圖案對茶服進行裝飾設計,不考慮傳統圖案與茶文化、茶葉屬性、茶事主題需要間的文化聯系。甚至很多茶事活動者過度關注茶服的精美華麗,在圖案結構,線條紋飾等方面與茶事、茶服文化氣質嚴重脫軌,無法彰顯茶事活動含蓄典雅的審美情趣及茶文化自然淳樸的文化氣質。其次,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堆砌現象嚴重。當前部分茶服設計者由于存在傳統文化認知能力較差、茶文化底蘊不足等問題,將不同屬性的紋樣、圖案、文字主觀搭配,同時為凸顯其傳統特點,過度追求傳統圖案的數量,而忽視其設計質量和審美情趣。例如很多茶服設計者對圖騰符號過度應用,龍、風、麒麟等祥瑞圖騰圖案遍布在茶服之下,導致茶服圖案五花八門,不倫不類。再次,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使用同質化問題嚴重。當前很多茶服設計者將書法、圖騰、云紋等傳統圖案運用到茶服設計中,但是卻存在盲目跟風現象,甚至照搬其它地區及國家茶服傳統圖案及設計方法,不僅與當代茶文化、茶服質地、茶服使用習慣等嚴重背離,而且也無法體現茶服的個性化和區域特點,與我國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內涵背道而馳。最后,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缺乏時代特點。當前很多茶服設計者缺乏對我國傳統圖案的創新意識,只是對傳統圖案直接利用,沒有將茶文化時代內涵賦予到傳統圖案上,當然也無法發揮茶服新功能和文化意義。除此之外,很多茶服設計者缺乏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理念及設計元素的結合意識,傳統圖案無論是在造型和表現形式上都與現代茶飲者審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不僅讓茶服喪失傳統意蘊,而且也缺乏時代氣息,無法真正實現茶文化與服飾文化、傳統藝術的真正融合發展。
悠久的傳統茶文化、茶服文化及豐富的傳統圖案是現代茶服設計取之不盡的巨大寶庫,但繼承傳統不是墨守陳規,而是要在充分理解我國茶文化及茶服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傳統圖案的精華進行充分利用,實現茶服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而要想在茶服設計中對傳統圖案科學合理,茶服設計者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3.1 明確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使用原則
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的運用不能盲目主觀,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來說包括:首先:“取其形”原則。“形”就是傳統圖案外在形式,取其形并非是對傳統圖案照搬,而是要尊重傳統圖案面貌基礎上對其形式進行再創作和利用。同時這種再創作必須要以茶文化、茶服文化的深刻理解作為前提,既保留傳統茶服風格,同時又具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其次“延其意”原則。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本身的魅力并不局限于形態之美,還在于其蘊含的象征意義、茶文化等深層含義,可以說茶服中傳統圖案是茶事活動中飲茶者意識形態重要外在表現。因此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應用時,必須既要傳遞我國傳統茶文化及傳統文化寓意,同時也表現茶服設計者意念和使用需求,讓茶文化與現代服飾文化的審美表達形成一致。最后,“傳其神”原則。茶服傳統圖案設計中最主要的是要能闡述傳統茶文化的神韻,讓茶事活動在氣質、氛圍、品格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文化氣息,實現對茶服的升華,讓茶服傳統性與現代性、文化性與實用性形成統一,被現代茶飲者認同接受。
3.2 選擇適合的茶服設計圖案元素與風格
我國茶服設計中傳統圖案樣式豐富,體現了我國傳統茶文化的情趣審美與人文精神,但是要想讓其在現代茶服設計繼續應用,就必須在保證我國茶服原有風格同時,積極吸納較為現代的設計意識,構建新的茶服設計體系。一方面,茶服設計者要對我國傳統茶文化和圖案元素進行挖掘,探索更適合現代茶服設計需求的表現元素,并對這些圖案元素進行重新組合、提煉嫁接,從現代服飾設計的高度對這些傳統圖案穿插利用,以實現其兼具傳統和現代的藝術表現效果,同時,對傳統茶文化進行新的表述。另一方面,茶服設計者要確立傳統圖案設計風格。茶服設計者要根據傳統圖案表現風格和茶飲活動區域特點、時代特點,決定茶服的表現理念和主題特色,尤其要注重傳統圖案與茶服設計的個性化需求,切忌盲目地生搬硬套,可選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制作的傳統圖案來避免設計同質化問題,同時增加茶服的價值和藝術表現了,才能樹立茶服設計的風格,形成茶服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的個性化表述。
3.3 豐富茶服傳統圖案表現手法
茶服設計者在運用傳統圖案過程中,既要保證茶服設計質量,也要保證圖案使用的創新性,因此必須要對傳統圖案設計方法進行豐富或拓展。例如,在茶服設計中,設計者可在保留傳統圖案的象征意蘊的同時,對構圖方式與方法進行設計,尤其對圖案位置、空間構成、色彩搭配、色彩對比等進行合理安排,提高茶服設計視覺沖擊力。尤其茶服設計者可采用散點穿插和均衡式構圖,對傳統圖形實施簡化、、變形、移植、夸張、重組,讓茶服圖案呈現新的表現形式。再如在文字書法和線條紋樣等圖案進行設計時,茶服設計者可采用現代設計中常見的齊邊法、軸線法、象形法及階梯法等文字和紋飾編排方法,發揮中國傳統茶文化、書法、繪畫文化神韻與底蘊。在表現手法上,茶服設計者必須要注意避免圖騰、紋樣、文字的繁雜,提高茶服視覺沖擊力和清新感,尤其要控制圖案或文字的布局方向,直觀表現茶服設計者意圖。另外,茶服設計者在表述手法上要保持一致,尤其在圖形位置、順序、細節安排的表述方式上要與茶服設計意圖形成整體性,以科學合理的表現手法和組合,既可以給茶飲者以美感,同時又讓茶服的設計具有時代感,符合現代審美需求。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圖案無論是在文化層面上還是審美層面上都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將傳統圖案應用于茶服設計之中,不僅可以凸顯我國茶文化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而且對于傳統茶文化、傳統圖案的傳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茶文化服飾設計傳統圖案應用過程中,無論是茶文化研究者還是茶服設計者都必須立足于我國傳統茶文化內涵和特點,發掘適合茶文化傳承的傳統圖案,構建茶服的形之美、意之美,讓茶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實現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1]張馨文.千年茶服款款穿越[J].廣東茶業,2014(05):80-81.
[2]陳煒.基于4P理論的茶藝服飾發展策略研究 [J].江南大學學報,2010(03):125-128.
[3]黃玉冰.中國茶服的設計研究[J].絲綢,2011(07):54-59.
[4]劉靜.我國茶藝服飾藝術的現狀、特性與開發思路[J].福建茶葉,2016(03):138-139.
湖北工程學院2015教學科研立項《藝術設計圖案基礎課程專業特色化教學實踐研究》 項目編號:2015A10
杜 靚(1975-),女,湖北武漢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服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