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陽
(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貴州貴陽 550001)
基于PPP模式的茶產業旅游開發探討
戎陽
(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貴州貴陽 550001)
以茶作為旅游項目推廣的基礎是因為茶葉本身就有著龐大的群眾基礎,深受我國人民群眾的喜愛,茶文化理念與旅游文化的結合可以相輔相成,最大化地創造旅游經濟收益以及弘揚茶文化理念。而PPP模式應用于旅游項目開發中,一方面政府的介入能更好地協助旅游項目的管理,體現出旅游的公益性,另一方面社會資本的介入又可以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本文通過對基于PPP模式茶產業旅游開發可行性進行分析,探究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規劃方案。
PPP模式;茶產業;旅游開發
目前國內以茶產業為賣點作為推廣的風景名勝區往往有大量的人流量,其中不乏有素質較低的游客或者是不法商販等,不僅給游客造成了巨大的困擾,有時甚至會給旅游景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政府的介入可以更好地應對與杜絕這樣的情況。而私人企業的加盟可以提高茶產業旅游景區的經濟效益,讓游客感受到更好的服務水平。政府給茶產業旅游開發提供管理與安全性,企業給茶產業旅游開發提供服務與收益,充分調動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突破傳統的融資模式,加快旅游開發創新,這就是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新起點。
1.1 旅游開發與PPP模式的契合點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及國家旅游產業政策的引導,旅游開發的需求向較高市場化程度的方向發展。而旅游產業現有的投資渠道及操作模式較為傳統、單一,與現有需求嚴重不匹配。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公私合伙/合營”或“政企合作/合營”,指政府部門與社會資本間為提供公共產品獲服務,以授予特許權為基礎形成的全過程合作伙伴關系。此關系以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為特征,要求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通過引入市場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發揮雙方優勢,提高公共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供給效率,形成合作效果大于各方單獨行動的效果。旅游開發涉及如景區開發、基礎配套建設、信息資訊、安全與應急等具體產業及服務層面,滿足PPP模式對于項目內容的定位訴求。通過借助PPP的進一步落地推廣,可以將政府的引導和激勵作用與社會資本的資金、技術、管理方法等結合起來,拓寬融資渠道的同時提高旅游產品的質量及吸引力。
1.2 茶產業旅游開發運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茶產業旅游是指圍繞茶葉進行的景區游覽、項目體驗以及旅游商品開發,由于茶葉屬于農產品,其生產除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制約,還受到季節性和地域性影響大、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產品大多具有鮮活性、不便運輸和儲藏等等的約束。傳統的茶產業旅游開發多是政府以招商引資的形式進行,雖然能夠在短期之內建立起項目,但大多數社會資本本著利益為先的原則,更多地注重短期利益的獲取,再加上缺乏政府的引導,如茶園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體驗項目設計和旅游商品開發方面能省則省,產業鏈上缺乏長遠的縱深考慮,旅游開發質量不高、管理不嚴,很容易只是火熱一陣然后就煙消云散,效果差強人意。同時,進行了茶產業旅游的開發還是會保留大量曾經的茶產業鏈,而其中有的不符合旅游規劃要求,為了自身利益需求依然在旅游區內發展明顯是一種破壞旅游開發平衡的行為。
而PPP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政府部門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共同合作,在明確權利和義務的前提下,通過特許權協議的方式進行茶產業旅游開發。政府作為區域內的管理者,能夠統籌兼顧整個產業鏈中各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及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把握好每一個旅游項目中的要點。雖然開發過程可能較慢,但是有利于茶產業健康發展,保護旅游區內新發展起來、有利于旅游區盈利的項目,而鏟除那些為了一己私利而損壞整個旅游區形象的行為。
2.1 茶產業旅游開發具備運用PPP模式的的優勢
首先,茶文化的內涵與PPP模式有一致性。茶產業中的茶文化與PPP模式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二者都講究全面與和諧,這一理念能讓茶產業企業家與政府進行更好的溝通與協作,幫助茶產業旅游開發快速的建立起來,構成完善的管理體系,運用PPP模式來對旅游景區以及相關產業鏈進行更好的管理與發展。
其次,茶產業旅游開發容易獲得政府支持。茶產業旅游開發主要是依靠其本身是名茶產地,具有較為豐厚的茶文化以及當地較為完整的茶產業鏈,能讓游客體會到當地獨特的茶文化。除了考慮能夠減輕旅游項目初期建設投資負擔和風險外,名茶產地的政府也會從優化當地產業結構、提供競爭力的角度在政策和關注度上更為重視,從而給予民間資本投資信心,提升其參與度。
再次,茶產業旅游開發的預期收益有較高的確定性。茶葉的種植及采摘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產量也能較準確地進行估計,進而衡量與茶園參觀相關的體驗旅游接待量及旅游產品的銷量。較為明確的預期收益為償還項目貸款等提供了資金來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的風險,能夠推進PPP模式在茶產業旅游開發中的落地。
2.2 具備應用PPP項目開發合作模式的前例
我國茶產業旅游開發中有與PPP模式合作的前車之鑒,在我國武夷巖旅游景點,武夷巖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稱號讓許多的游客都慕名而來。近年來,武夷巖茶旅游產業越做越大,旅游景區不斷進行項目開發,游客群體日益龐大,經濟收益逐年增長,但極少出現當地商人與游客糾紛的現象,游客在游玩歸來后都會贊嘆武夷巖景區不僅風景秀美,還能夠品嘗到當地新采摘的武夷巖茶,在旅游景區的管理上也非常優秀,沒有出現不法商販哄抬商品價格、強買強賣的現象。武夷巖景區管理十分有條不紊,有如此好的環境、評價與PPP旅游開發模式所帶來的優秀的管理與開發理念密不可分。因此,茶產業的旅游開發完全可以借鑒武夷巖旅游景區的優良之處,去粗取精、因地制宜,完善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新體系。
3.1 完善PPP模式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PPP模式傳入我國的時間較晚,雖然在我國有著一定的應用,但還是存在著各種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沒有制定完善的與PPP模式相關法律法規。因為以前的旅游產業開發模式都是政府負責招商引資,企業進行建設的模式,企業與政府保持互不干涉的原則,形成了許多旅游產業漏洞。而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則是建立在政府與私企的雙方互動之上,共同促進茶產業旅游發展。在此模式下,政府的職能如何與企業的利益保持一個平衡的狀態,雙方出現分歧應當怎樣處理等等情況都需要一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來進行規制。完善的PPP模式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能切實地保證茶產業旅游開發的順利進行,在遇到矛盾后能夠通過法律法規來進行正確合理的解釋,加快開發效率,借鑒發達國家的PPP模式旅游開發經驗,既能夠保證旅游風景區的和諧安定又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3.2 改善茶相關產品價格機制
傳統的茶產業旅游開發模式下由于政府的監管力度低,在旅游風景區內不法商販哄抬產品價格、強買強賣的現象屢禁不止,造成了景區內茶葉價格過高,游客面對欺詐不愿意消費,甚至勉強消費之后給出極差的評價等現象,極大阻礙了茶產業旅游區的發展。同時茶葉價格的失真和不統一,增加了旅游開發項目預期收益不確定的風險,為PPP項目的談判和落地實施增加了難度。企業與政府應當聯合起來,嚴格把控茶相關產品價格機制,明確規定茶產品的價格波動上限與下限,保持與各個商販之間的順暢溝通,政府則要防患于未然,強化監督力度,為維護茶產業旅游區內的安穩嚴格實施政府的執法權力。
3.3 強化旅游開發中的風險管理
雖然風險的出現是必然的,但是風險的管理卻是因人而異。在傳統的茶產業旅游項目開發中,開發商只重視利益,忽視了景區內的和諧穩定;只重視一時的高收益,忽視了長期穩定的經濟發展;只重視旅游景點的炒作,忽視了對于其內部的細節管理,當茶產業旅游開發出現了問題,開發商則全承擔這些責任,也造成了其壓力過大等。這些各方各面的問題都在開發過程中突顯出來,從而讓旅游開發的風險指數不斷上漲,最終導致需要的茶產業旅游開發項目半路夭折。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是一種重視風險管理的模式,強化旅游開發中的風向管理功能。企業對茶產業旅游開發中環保性、盈利性、持續性、安全性需要有嚴格的要求,政府則實施監督的責任,對企業開發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核,必要時也可以出手干預。在此模式下,政府與企業雙方共同承擔了茶產業旅游開發的風險,運用專業人才對風險進行識別、評估,降低風險對開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政府與企業合理的溝通與配合,明確雙方責任,對整個開發結構與風險管理機制進行完善,來保證茶產業旅游開發的順利進行。
基于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目前在國內正處于起步的階段,其中還有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整理、分析、研究,也需要政府和企業貫徹自身的理念,承擔應有的責任,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將PPP模式下的茶產業旅游開發問題放到臺面上來,重視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改善與茶相關產品價格機制、強化旅游開發中的風險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讓茶產業旅游開發有一個正確合理、長期健康的發展,為我國的旅游經濟提升與茶文化的弘揚做出應有的貢獻。
[1]羅文.民族地區旅游開發中利益群體的維權選擇的全方位探討——評《民族地區旅游產業開發中利益相關者利益協調機制和模式選擇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25):305.
[2]覃建雄,張培,陳興.旅游產業扶貧開發模式與保障機制研究——以秦巴山區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7):134-138.
[3]殷西亮.文化產業大發展下民族文化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廣西紅水河都安三島灣為例 [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04):16-18.
[4]李軍,黃繼磊,劉春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開發與發展生態旅游產業集群的管理模式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12):137-138.
[5]張彩霞.旅游產業PPP項目運作探析[J].商,2016,(29):288,294-295.
[6]郭文,王麗.影視型主題公園旅游開發“共生”模式研究及其產業聚落訴求——以央視無錫影視基地為例[J].旅游學刊,2008,(04):64-71.
戎 陽(1982-),女,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旅游投融資、旅游經濟研究、微觀金融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