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湖南湘西地區茶旅發展路徑研究
張麗萍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湖南湘西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無論是茶葉產業資源,還是茶文化發展的成熟度,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當然,在構建茶旅發展路徑過程中,其不僅要認識到其中所存在的旅游資源,更要對其中所具備的茶文化資源進行充分全面認知。本文擬從當前湘西地區茶旅發展的優勢及資源分析入手,結合湘西地區茶旅發展的具體要求,通過融入當前人們對茶旅模式構建的具體要求分析,從而探究湖南湘西地區茶旅發展的具體路徑。
湘西地區;茶旅發展;市場需要;旅游資源;發展模式
湖南湘西地區是我國茶文化發展極其成熟的地區,而這里不僅僅有著豐富的茶葉資源,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隨著當前人們對茶文化旅游消費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如今對其進行系統化開發就極為必要。當然,在全域旅游不斷成熟的今天,湘西地區想要實現理想的茶旅開發機制,就必須對其自身發展優勢進行分析,通過探究其中所具備的一系列開發優勢,從而實現理想的資源開發效果。
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如今旅游、健康生態消費已經發展成為人們重要的消費內容,因此湖南湘西地區的茶葉產業經營發展正迎來全新的機遇期。因此隨著當前全域旅游理念不斷成熟,湘西地區推行茶旅一體化發展模式就極為必要。為探究切合實際的發展路徑與模式,本研究基于對湘西地區茶產業、旅游業發展現狀進行系統化調查和研究,通過了解保靖、古丈、永順三縣的旅游資源和茶葉資源,通過對這一系列資源的開發可行性進行分析,從而探究適合湘西地區茶旅一體化的具體經營范圍。在湘西地區,其本身就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無論是湘西古城,還是其豐富的土家文化、茶文化等等,都使得湘西地區茶旅結合的發展模式極具開發基礎。當然,在湘西地區,其之所以能夠被有效開發,其還與湘西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
在湘西地區,其本身就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無論是湘西古城,還是其豐富的土家文化、茶文化等等,都使得湘西地區茶旅結合的發展模式極具開發基礎。當然,在湘西地區,其之所以能夠被有效開發,其還與湘西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湘西地區靠近我國川渝城市群,株湘潭城市群和武漢城市群,這都為該地區旅游資源開發帶來了極大的市場潛力和客戶關注度。所以,該地區茶旅資源融合開發就極具價值潛力。當然,隨著國家高鐵戰略日益實施,便利的交通也使得參與該地區旅游活動極為便捷。
湘西地區茶旅發展過程中,其基礎是茶葉產業利用,而其關鍵則是旅游元素的綜合開發,因此,在湘西地區茶旅發展過程中,其想要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就需要充分做到:首先,要注重產業的深度開發。通過對該地區所具備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層次挖掘,從而實現茶文化品牌的實質化打造。文化是當前人們消費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具體的文化元素,還是相應的文化理念,都是當前人們在參與旅游活動時,所注重的內容。
當然,對于湘西地區茶旅發展狀況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想要尋找到切合自身的發展途徑,就必須尋找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品牌,通過融入品牌意識,集中打造發展精品,從而實現茶文化的成熟、系統化開發。品牌意識就是整個茶旅開發模式中的核心與關鍵。
在品牌戰略實施過程中,必須注重從體系化、內涵化視角來具體開展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思路。例如,在該地區,“保靖黃金茶”、“溪州莓茶”、“古丈毛尖”三大產品體系中,不僅擁有成熟的發展體系,同時也包含了全面完善的文化內涵要素,因此如果能夠將與其相關的茶文化典故和茶文化藝術活動,乃至茶飲、茶藝等一系列元素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夠為該地區茶旅模式一體化構建奠定相應基礎和條件。
茶旅模式是基于茶葉產業基礎上,通過對其各項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的開發模式,實際上,旅游業是一項體系化極強,內涵極其豐富的產業,無論是其中所涉及的元素,還是整個模式的經營效果,都有著其他產業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積極融入各種理念,構建適合本地區開發的茶旅模式,就極為必要。而想要滿足人們的茶旅模式構建思路,就需要充分做到:
要充分注重對自身所具備資源的綜合化利用,當然在整個模式構建過程中,必須充分注重合理化定位,通過對自身發展尋找到合理的市場定位,從而實現其最佳開發模式。與其他開發模式所不同的是,茶旅模式在經營構建過程中,其本身就是一種綜合型活動,因此想要實現整個模式開發的最佳效果,就必須充分注重利用其發展元素,通過系統化創新,從而實現整個茶旅模式開發的理想效果。
當然,在構建茶旅模式時,必須充分注重融入提升消費者具體體驗感的元素,無論是具體的元素理念,還是消費者具體參與的行為,都要以消費者的實際體驗為具體的評判依據。客觀的說,在茶旅模式構建過程中,茶葉產業是其發展的基礎,而其最終的關鍵還是旅游活動。因此在其進行開發時,不能脫離了旅游行業的具體要求,只有系統化創新其發展理念,通過增進消費者的具體體驗舒適度,從而才能實現其成熟開發。
結合全域旅游理念不斷成熟,如今對于湘西地區茶旅發展來說,突破其發展局限性,構建湘西地區茶旅一體化發展模式就極為必要。而想要實現這一理想的開發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做到:
4.1 以特色農業為基礎,構建現代農茶莊園模式
隨著當前農業活動經營理念不斷成熟,如今關于農業產業開發的理念也日益成熟、科學,而在這一過程中,就必須選擇以特色農業為基礎和切入點,從而構建現代化的農業開發機制。對于湘西地區茶旅發展來說,其應該以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茶、溪州莓茶等精品茶葉為核心,充分挖掘該地區內極具特色的農業產品,通過對現代農茶莊園進行建設規劃,從而實現整個茶旅模式的有效構建。
4.2 基于茶文化開發的主題體驗園區模式
隨著人們參與旅游活動的積極性和要求不斷提升,如今茶旅模式在開發過程中,想要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不僅要注重對茶葉產業的物質資源等進行綜合利用,同時也要注重創新發展理念,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完善茶文化理念的具體融入。而對于整個茶旅模式開發過程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創新發展理念,才能實現整個茶旅開發品質的實質性提升。因此,基于茶文化開發的主題體驗園區模式就成為提升茶樓發展層級的重要切入點。而在這一模式中,其通過精準定位,,合理建設規劃,從而打造集茶葉觀光、茶葉采摘、茶葉制作、飲茶習俗于一體的茶文化主題體驗園區。
4.3 融入多樣元素的綜合性茶博園模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地區,無論是茶葉生產的歷史,還是茶文化的具體發展理念,實際上都有著其他國家和地區所不具備的優勢,而在茶博園開發建設過程中,其不僅是一種園區開發,更重要的是在其開發過程中,應該將與茶博園相關的各項元素進行綜合應用,通過系統化融入和整體創新,從而形成極具傳承價值和開發價值的綜合性茶博園。茶博園的經營建設,不僅融入了豐富的文化理念,更重要的是對整個茶葉產業發展歷史進行系統化全面融入。而在這一綜合性茶博園模式建設過程中,其需要注重將具有湘西地區文化特色的茶道表演、茶產品展銷、茶知識科普、茶酒文化、湘西民俗等各種內容綜合一體的茶博園建設。消費者在這里不僅能夠感受到與茶葉相關的物質元素、茶文化元素,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其能夠讓消費者對茶葉及茶葉產業的發展歷史形成全面成熟認知。
4.4 山水茶養生旅游度假區模式
實際上,當前基于茶葉產業為基礎的茶旅發展模式,結合其中所具備的優異的自然環境,可以對其實施整體性開發,通過以湘西地區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清新的空氣為依托,以三大茶的獨特功效為基礎,對集山水觀光、茶療保健的養生旅游度假區進行規劃建設。事實上,當前消費者在參與旅游活動時,其要求也在不斷變化,相對于傳統的觀光旅游而言,目前人們更傾向于深度的參與式體驗旅游。而對于整個湘西地區經營發展來說,其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和養身資源,結合其成熟的山水體驗,構建山水茶養生旅游度假區模式,不僅能夠創新利用其開發元素,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其與消費者市場需要之間有著重要關聯。當然,這一模式在開發過程中,實際上也是根據湘西地區現有條件,基于理論研究和實地規劃論證,所制定的茶旅一體化發展模式。
4.5 湘西地區茶文化主題旅游線路開發
當然,想要實現湘西地區茶旅開發的理想效果,就不能脫離其發展內涵和層級,也就是說其必須合理注重分配茶葉等現代農業開發與旅游業開發的有效融合。尤其是針對旅游業經營開發過程中,其旅游市場建設的價值和作用,從而探究適合該地區的茶文化主題旅游線路開發。因此,根據湘西地區主要旅游資源,設計以茶文化為主題旅游線路,將茶文化與湘西旅游緊密結合。從而為湘西地區茶文化主題旅游開發活動實現理想效果,提供實質性幫助。
對于湖南湘西地區,其之所以能夠大力發展茶旅游產業,正是由于在這一地區有著豐富而完善的資源,無論是具體的資源內容,還是其中所具備的文化內涵,都有著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優勢。而這一系列優勢,就是該地實施茶旅發展模式的基礎和關鍵。對于湘西地區來說,系統化發展其茶旅資源,需要從其具備的開發優勢切入,通過整體開發,從而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
[1]樸美花.湘西土家族聚居區傳統民居變遷的文化傳播學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3(1):115-117.
[2]王姣娥,基于SWOT分析的湘西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路徑選擇[J].地理學報,2014(11):155-158.
[3]薛德升.茶旅一體化導向下的宜居小城鎮規劃探析——以安化江南鎮總體規劃為例[J];公路交通科技,2015(3):206-208.
[4]齊清文.湘西地質旅游資源群旅游發展的空間效應及整合[J].城市問題,2015(15):142-145.
[5]王成金.湖南“小康夢”背景下大湘西地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6(1):161-163.
2016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決策咨詢專項課題及省情決策咨詢課題《全域旅游視角下湘西地區茶旅一體化發展的路徑與模式研究》(16JCD039)、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湖南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證研究》 (16C0023)階段性成果之一。
張麗萍(1978-),女,湖南祁東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旅游經濟、旅游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