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丹
(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旅游系,河南鄭州 450004)
從茶文化旅游產業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定位
金麗丹
(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旅游系,河南鄭州 450004)
隨著我國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融入更多文化附加值的“新型”出行方式開始受到各界關注。特色文化旅游產業與旅游職業從業者關系密切,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對相關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普遍存在發展速度過快、師資及監管不到位現象,造成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定位不準確,職業教育專業化不足。鑒于此,本文以茶文化為例,首先闡述了茶文化旅游產業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從茶文化旅游產業視角解析旅游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定位。通過樹立旅游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理念,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規范教師業務水平,使旅游職業教育走上專業化道路,以期對我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及第三產業效益提升有所借鑒和參考。
茶文化;旅游產業;職業教育;發展定位
傳統茶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是人們追求精神愉悅和休閑體驗的全新消費方式,茶文化蘊含的經濟價值和人文精神主要通過:名茶產地自然茶園景觀、特色茶藝表演和地方打造的茶葉博物館(例如: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等)三種方式呈現。我國茶葉文化主要集中于東南地區,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可以有效增加人文景觀資源,提升旅游內涵價值,形成區域產業效益增長。我國旅游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是主要國際旅游客源地及國際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職業教育的開展必須配合行業發展速度,以從業者素質提升帶動旅游綜合效益,保證我國旅游業穩定、可持續發展。職業教育中,職業教師的資質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影響,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定位,可以有效指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根據產業發展,完善自身提高業務覆蓋面,為行業培養需要的人才,并將經驗在職業教育各個專業教師中進行推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市場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消費者對旅游產業及相關從業者要求不斷提升。以茶文化為核心的特色產業文化,有效拉動了當地茶葉消費和旅游經濟,受到地方政府和旅游企業歡迎,但在我國旅游職業教育中,特色文化知識和實踐應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1 茶文化旅游產業現狀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有機結合,以茶藝、茶禮、茶具為代表的相關衍生文化包含文學、歷史、餐飲等多個方面,涉及了多個領域及行業,有效傳承了我國傳統文化,是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發展內容。在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參觀原生態茶園和茶葉生產加工工序、欣賞茶文化歌舞表演、參與品茶活動,豐富游客對當地歷史文化知識了解,陶冶情操,滿足游客精神層面的人生享受。同時對于家長來說,可以帶孩子體驗我國傳統特色文化,對加強青少年鑒賞水平和相關歷史知識有著很大幫助,休閑生態旅游的放松形式,將旅游融入一般民眾的日常休閑中。旅游企業通過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民俗,由相關工作人員對趣味性茶文化環節進行模擬,提高游客的可參與性,例如:采茶體驗、烹茶技術學習等,增強旅行過程中互動,使游客真正融入茶文化。
1.2 茶文化旅游產業下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相關專業職業教育提出了一定要求,但是目前旅游職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旅游職業教育目標不明確,無法與快速發展的旅游行業匹配。部分職業院校單純追求旅游行業“紅利”盲目開設課程,沒有充分考慮到學校師資力量和人才發展目標,單純的理論講授,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旅游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參考行業的實際發展狀況,不足以滿足行業對人才需要,職業教育的專業化不足,造成行業培養有效性偏低。
其次,課程的設置過于單一,缺乏與行業發展關聯性。傳統旅游專業基于歷史、地理、英語等科目,主要是讓學生對文化知識展開學習,缺乏可操作性,難以滿足旅游公司發展需要。旅游行業受消費者影響大,是市場導向型產業,如果職業教育不能考慮市場的最新需求,刻板設置課程,會使學生在畢業后很難從事專業對口工作,即時就業也需要旅游企業進行上崗培訓,極大浪費社會資源,導致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競爭力不足。
最后,旅游職業教育教師缺乏專業發展定位。學校教育開展的必要條件是教師、教材和相關設施,其中教師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教材和相關設施作為教學硬件相對好滿足。現階段,多數旅游職業教育從業教師沒有明確的專業定位,在任教條件上單純強調理論考核成績,甚至有些教師“半路出家”對旅游行業并不了解。教師自身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導致教學內容局限于已有教學材料,無法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也不能把握目前旅游產業的發展趨勢。專業教師人數不足、綜合能力不高,逐漸成為現階段茶文化旅游產業下職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職業教育教師分類
目前,職業教育教師主要分為三類:公共課、專業課及實習指導老師,三者在日常教學中扮演著不同角色。
第一,公共課老師,主要負責職業教育中的公共課教授,主要包括:體育、計算機、德育、心理健康等,面向所有職業院校學生開放,不具備專業特性。公共課老師負責的班級較多,通常是大班授課形式,導師授課目的主要為學生就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第二,專業課老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課程指導,即旅游專業知識。專業課的教授具有針對性,通常以班級或系為單位授課,課程內容更加具體,學生需要通過考核,專業課成績可以決定學生是繼續深造或直接就業。
第三,實習指導老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實習開展。幫助學生在完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掌握工作技能,內化專業理論知識,從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心理調適多個方面關注學生發展,幫助學生適應崗位需要。
2.2 茶文化旅游產業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定位
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教師在專業發展定位上也存在著一定不同,其中公共課老師專業定位是保證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專業能力相適應。因此,公共課教師需要教師將公共課內容與現實生活及學生專業聯系,避免枯燥的講述理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不斷拓展視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從學生熟悉的領域開始,協助學生將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到相關領域,做出正確職業規劃,充分意識到未來職業發展與應對措施。
專業課老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職業教育應當擺正目標,教授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相對抽象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老師需要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在熟悉基礎理論的同時,將旅游行業出現的情況和茶文化知識相結合,激發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善于總結,在基本原理的指導下不斷拓展思路,不斷完善對相關專業理論的學習,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適應旅游工作,對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給出具體的案例幫助。
我國多數茶園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茶文化旅游將自然景觀與相關文化結合,符合當前消費者追求天然自然和文化附加值的需求。我國東南地區是茶葉的主要產地,大型茶園及地方特色茶藝表演引人入勝;西北地區則有文化內涵深厚的茶馬古道和少數民族飲茶風俗,充分利用區域文化特色,發揮茶葉產業的優勢,可以實現茶葉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雙贏。職業教育與普通高校教育不同,職業教育針對性更強、更加強調學生的實踐性和適應力,因此,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深度要求相對放寬但強調綜合實踐能力。旅游管理職業教育教師專業資質涵蓋了旅游專業理論和教學實踐操作兩個部分,教師專業發展定位對教學水平和教師綜合素質有著明顯影響。現階段,教師在旅游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實踐操作通過課堂模擬、實習等形式融入到教學當中,保持學校、教師與旅游企業的密切溝通,避免“閉門造車”帶來的信息不對等。旅游職業教育教師在專業發展定位中,應當考慮到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從行業發展全局出發,加強日常教學中師生互動,明確學生需求,在專業發展中考慮學生及行業發展需求并進行適度的考核制度,提高職業教師的業務能力的同時,打造全新職業教師理念。
[1]章平,陶永波.構建面向21世紀的旅游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6):51-54.
[2]張啟全,方玲梅,陳旭.基于“TAFE模式”和“山旅模式”的旅游職業教育模式創新[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87-92.
[3]方力.高等職業教育對實習指導教師素質的要求及實習指導教師面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09(6):140-142.
[4]曹曄,劉宏杰.我國中職師資隊伍培養培訓主要政策60年演變進程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10(25):18-24.
[5]曹華盛.開放式研究型《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踐——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3):51-53.
[6]曲茜茜,孟凡成,褚丹等.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專業發展的價值取向與實現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7):52-57+98.
[7]朱永民,方燦林,黃群群.區域旅游業發展視閾下的安徽旅游高等教育發展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7):109-112.
[8]曹華盛,南海,楊永豐.我國旅游管理專業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課程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4):12-15.
[9]吳婷婷,張棟科,史玉丁.民族文化融入渝東南旅游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9):34-36.
金麗丹(1977-),女,湖北大悟人,本科,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