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泉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濟南 250103)
物流園區規劃探析
——以茶葉儲運為例
陳明泉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濟南 250103)
從對茶葉商流方向的考察中可知,其部分經濟南、日照茶葉批發市場向內陸地區流通,另外則走國際物流路線向韓國、東南亞等地區流通。可見,基于茶葉儲運來進行物流園區規劃時,首先需要界定物流園區的類型,即內向型和外向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物流園區規劃的科學與合理。以內向型茶葉儲運物流園區規劃為例,其規劃策略包括:細化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以茶葉特性優化儲運流程、綜合考慮倉儲設施的布局、主導茶葉儲運標準的制訂。
物流園區;茶葉儲運;規劃;對策
以山東省物流園區規劃為例,不僅需要從物流園區規劃的一般原理出發進行探析,還需要結合山東省區位特征,以及茶葉商流特點來給予具體考察。本文著重以茶葉儲運視角來探析山東省物流園區規劃問題,那么首先需要界定域內茶葉商流方向與結構。在商流決定物流、物流支撐商流的邏輯關系下,最終具體把握物流園區規劃細節。從對茶葉商流方向的考察中可知,其部分經濟南、日照茶葉批發市場向內陸地區流通,另外則走國際物流路線向韓國、東南亞等地區流通。可見,基于茶葉儲運來進行物流園區規劃時,首先需要界定物流園區的類型,即內向型和外向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物流園區規劃的科學與合理。為了更加具體的探析物流園區規劃事項,本文以內向型物流園區類型為考察對象。
根據物流倉儲、運輸理論,并結合山東省內向型物流園區特點,這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物流園區功能定位:
1.1 中轉功能
上文已經指出,目前濟南和日照存有大型的茶葉批發市場,該市場承擔著向周邊縣域零售終端輸出茶葉制品的職能。由此,在商流的決定下,物流園區首先就需要承擔起中轉功能。在供應鏈視角下來看,茶葉原料產地——茶葉深加工企業——茶葉儲運物流園區,這三者之間建立起網絡化結構,通過執行中轉功能便能在規模化儲運活動中,降低茶葉制品在流通中的物流成本,并能在標準化作業下滿足目標市場對茶葉貨源的需求。
1.2 調節功能
物流園區的儲運業務還起到調節功能,即根據目標市場茶葉貨源的多寡,有計劃調節向市場的投放,這樣就能在供求機制下穩定茶葉制品的零售價格。而且,隨著銷售旺季的到來也能通過增大茶葉投放,來平抑茶葉零售價格。當然,這就要求物流園區作為零售商的形態而存在,零售商職能只是物流園區商業功能的組成要件,并不是必須存在的組分。但茶葉作為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其降低的價格需求彈性決定了調節功能將對穩定茶葉價格發揮積極的作用。
1.3 配送功能
配送作為支線、末端運輸,主要將茶葉制品輸送到周邊各大零售店。由于國人對茶葉的消費已經形成一種生活文化,所以市場終端對茶葉制品的需求拉動具有很強穩定性,即不會存在著較大的消費周期波動。因此,這就要求在實施配送功能時,也需要在長效機制下建立起穩定、持續的配送模式。
為了滿足以上三大主要功能,在對物流園區進行選址時應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則。
2.1 市場指向型選擇原則
根據工業區位論原理可知,針對茶葉銷售特點應以市場指向型為選擇原則。具體包括:第一,根據目標市場人口居住密度來作為物流園區選址的參考;第二,根據目標區域功能布局來作為物流園區選址參考,即靠近商業功能區域;第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目標區域的人口居住演變趨勢,進而作為物流園區選址的參考。事實上,本文的“物流園區”可以理解為“配送中心”,這就要求在選址時應降低未來進行茶葉配送的流通成本。
2.2 綠色生態型選址原則
茶葉制品作為國人的日常飲品原料,需要保證它的衛生品質。但在茶葉儲運過程中,因存在著諸多環節(如,裝卸搬運),便不可避免的導致茶葉與外界環境進行接觸。同時,物流園區在對茶葉進行流通加工過程中,也會存在著對產品進行污染的情況。因此,在物流園區選址中還應遵循“綠色生態選址原則”。這就要求,在以市場指向型進行選址的同時,還應對各備選區域的空氣質量、工礦企業布局進行綜合考察。
2.3 交通交互型選擇原則
與大宗貨物儲運不同,茶葉儲運需要服務于茶葉制品的商流特點。在承擔批發職能時,物流園區需要將茶葉制品輸送到周邊的茶葉專賣店,以及大型零售賣場;在承擔配送職能時,物流園區則需要將茶葉制品輸送給散落分布的各大超市和小賣部。在降低運輸成本的內在要求下,則需要結合現有的交通狀況來進行選址。筆者建議,應按照交通交互型為選址原則,這樣就能避免干線運輸所帶來的運輸成本虛高問題。
將目光聚集到物流園區內部時,則需要對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題進行分析:
3.1 倉儲技術方面的難點問題
為了保證茶葉制品的使用價值得到最大化的延長,在物流園區需要在低溫、恒濕的條件下進行倉儲,同時為了減少茶葉制品與空氣接觸而被氧化,還需要對其進行密封管理。因此,這就涉及到了倉儲技術難題。從以上的論述中可知,這里的倉儲技術包括:溫控技術和包裝技術。對于前者而言,可以借助智能溫控系統來給予解決;而對于后者來說,則需要通過優化物流園區儲運流程來給予完善。在下文中,將著重討論儲運流程問題。
3.2 倉庫布局方面的難點問題
倉庫布局的科學與合理性程度,不僅影響在儲運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問題,還間接影響到茶葉制品的品質保障問題。由于茶葉制品的活性指數較高,從而這就為倉庫之間的分布提出了現實要求。同時,在滿足物流園區內流通加工需要的情形下,還需要對倉庫進行功能劃分,進而以此作為倉庫分布的前提條件。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倉庫布局仍面臨著諸多難點。再者,山東省作為北方省域,考慮到光照影響,倉庫在布局中的朝向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3.3 儲運標準方面的難點問題
儲運標準化方面構成了物流園區規劃的軟環境,但卻直接影響到該物流園區在供應鏈系統中的運轉效率。然而,儲運標準化問題仍屬于國家層面的問題,物流園區只能結合行業和地區標準給予彈性適應。因此,破解這一難點問題將能極大的降低物流園區,在規劃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和沉沒成本。
根據以上所述,對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構建:
4.1 細化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
茶葉儲運物流園區在規劃過程中,應做到精準定位,而這又依賴于細化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本文以山東省內向型物流園區為考察對象,并聚集濟南、日照等地區相對成熟的茶葉批發市場,所以把物流園區界定為從事批發、配送等業務的供應鏈節點。這樣一來,就能將有限的物流園區建設資源精準配置到園區規劃之中。再者,應以動態視角來對園區固定資產進行規劃,即為以后提升儲運服務品質提供增量的空間和場地資源。
4.2 以茶葉特性優化儲運流程
這里仍然需要再次強調“商流決定物流”的一般原則,在這里則具體為應以茶葉特性來優化園區內部的儲運流程。為了延長茶葉的保質期和防止茶葉出現氧化效應,應將流通加工環節置于儲運流程的前端,而后端則主要將打包后的茶葉按要求擺放在貨架中等待出貨。這樣一來,就實現了散裝茶葉與茶葉流通加工之間的無縫銜接,而且流通加工的場地應設置在上游散裝茶葉入庫的倉庫之中。為此,這也決定了倉庫的分布要求。
4.3 綜合考慮倉儲設施的布局
在對茶葉儲運物流園區進行規劃時,需要嚴格控制未來的運作成本。因此,這就要求倉儲設施在布局上應按儲運流程來展開,并科學設置貨場與倉庫之間的位置關系,來最大化的降低倉儲與運輸之間的轉換成本。筆者建議,可以將貨場設置在同心圓或矩形的邊線之上,而貨場則可以設置在同心圓的圓點或矩形的幾何中心位置。從而,確保貨場與倉儲之間的距離之和為最小。
4.4 主導茶葉儲運標準的制訂
茶葉作為國人的必需品,這就決定了茶葉儲運物流園區具有較強的市場地位,其可以壟斷目標市場的茶葉供應。因此,物流園區則可以依據自身的市場地位,主導茶葉儲運標準的制訂,從而實現下游供應鏈各節點按照這一標準來進行運作。初期,物流園區可以將托盤、箱車等資源租賃給下游渠道使用,并以此來強化下游對物流標準的執行力度。
在對物流園區進行規劃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員工的崗位能力問題。通過崗位培訓和班組業務學習,使員工沿著“溝通意識的增強——技術組織分工協作績效的增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個體經濟福利的提高”等內在邏輯,來逐步形成對強化溝通意識的重視。這里以配送中心的組配崗位為例,組配崗位的員工主要從事著根據客戶訂單執行商品揀選、打包等工作,此時可能存在著客戶訂單所列商品出現空缺的現象。針對這一工作內容,便需要增進該崗位員工的信息反饋能力。再以配送中心營銷部門的員工崗位為例,針對該崗位的員工就需要增進他們的口頭溝通能力。
以山東省物流園區規劃為例,不僅需要從物流園區規劃的一般原理出發進行探析,還需要結合山東省區位特征,以及茶葉商流特點來給予具體考察。本文認為,從對茶葉商流方向的考察中可知,其部分經濟南、日照茶葉批發市場向內陸地區流通,另外則走國際物流路線向韓國、東南亞等地區流通。可見,基于茶葉儲運來進行物流園區規劃時,首先需要界定物流園區的類型,即內向型和外向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物流園區規劃的科學與合理。以內向型茶葉儲運物流園區規劃為例,其規劃策略包括:細化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以茶葉特性優化儲運流程、綜合考慮倉儲設施的布局、主導茶葉儲運標準的制訂。
[1]趙奕凌.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曹紅菊,劉桓.淺談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4):60.
[3]趙奕凌.我國物流業集群式建構的動力機制分析與路徑探討[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1):20-22.
[4]侯書森,孫淑紅.企業供應鏈管理[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35-49.
[5]張晶.我國連鎖零售業庫存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7.
山東省教育廳課題,項目名稱:山東省物流園區建設規劃分析(項目編號:J13WF90),項目負責人:陳明泉
陳明泉(1969-),男,江蘇南京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