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大連醫科大學外語教研部,遼寧大連 116044)
英語翻譯在對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王媛媛
(大連醫科大學外語教研部,遼寧大連 116044)
隨著中國茶葉貿易的發展各個國家的茶文化交流也日漸頻繁,對外茶文化交流的英語翻譯也逐漸為人們所關注。在對外茶文化交流中,英語翻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基于這些影響,翻譯者選擇正確的翻譯對策,這樣才能夠保障對外茶文化交流的有效進行。本文對此進行幾點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的翻譯人員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英語翻譯;茶文化;交流
英語翻譯的跨文化交流,受茶文化傳統的影響、語言表達方式的影響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充分分析這些影響因素,結合對外英語翻譯的原則,合理的選擇翻譯對策,這樣才能夠保障對外茶文化交流的有效進行,促進國家茶葉貿易與茶文化交流發展。
1.1 茶文化傳統的影響
文化有多種存在形式,通過對不同種文化的整合和對人類智慧結晶的整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不同時期的文化都有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影響著當時人們生活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時間。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中國受傳統封建思想影響較為嚴重,由于傳統茶文化中涵蓋了許多與儒家思想有關的內容,因此,中國人更重視中庸之道,認為集體與國家的利益要比個人的利益和榮辱重要。而在西方,則更注重個人的人權,突出重視個人利益,而非國家利益。為了避免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談話內容上的沖突,要盡量避免中國式的談話方式。與西方人進行交談時,避免詢問他們要去哪里?去做什么?因為這是他們的個人私事,在他們的文化傳統中是不應該被詢問的。
1.2 語言表達方式的影響
不同的語言表達方法和方式都與民族特性有關。中國人說話較為含蓄,旁敲側擊,從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想法。而西方人講求語言干練,隨心所欲的說出自己對于問題的想法和見解,從不迂回婉轉地進行語言表達。西方人在使用語言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注重禮貌性。為了避免英語翻譯過程中違背英語使用規范,翻譯時需要注重語言的禮貌性。例如:中國人在進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會把對方尊稱為你、您或者你們,而在英語中卻只有一個“You”,此時譯者就需要十分重視語境的選擇。對于不同人進行交流和談話的時間、態度或者年齡進行觀察,然后以最為合適的語言進行翻譯,確保中西方在進行茶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語法使用錯誤的情況。
1.3 生活習慣的影響
受地理環境影響,中西方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的養成有一定的區別。翻譯人員要想在中西方進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恰當地對語言和詞語進行準確的翻譯,就需要不斷了解中西方文化和生活差異,避免在翻譯過程中出現英語詞語使用的錯誤的狀況。同時,對于生活中的問候語或日常用語,翻譯時都需要設定在不同的場景當中,才能讓翻譯的內容更有實際應用的效果。由于中國人對待孩子實行的是“一管到底”的政策,無論孩子多大,都由父母監管。而在西方國家,只要孩子成年,就需要獨立完成工作,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此時翻譯者為了為了確保翻譯內容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就需要充分了解西方人的生活習慣,對于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充分掌握,才能促進雙方完成茶文化交流活動。
2.1 勸正確翻譯英語中的固定搭配
保證英文翻譯的準確性的前提,是要對英語的固定語法和詞語搭配詳細掌握,才能更準確的使用英語翻譯技巧,并對一詞多義的現象進行完整的翻譯。對比中西方語言詞匯量可以發現,英語的詞匯量較漢語要少很多,這也是英語為什么會出現一詞多義現象的原因。由于翻譯者在對于英語進行翻譯時,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和文獻,所以翻譯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即使在翻譯過程中會有更大的難度,但是采取準確的翻譯方法和了解西方文化以后,就可以避免翻譯內容的錯誤。英語的語境需要放到特定的場合中進行翻譯,因此翻譯時不僅要了解詞語的表面意思,還要掌握詞語在固定場合中使用時所衍生出來的意義。例如在進行單詞lass的翻譯過程中,詞語在不同場景中所具有的含義是有差別的?!癝he is the last woman to go”,譯者可以將它翻譯成“她是最后一個走的”。但是偏偏還有這樣一句話“She is the lass for such a job”,假如此時還是那樣翻譯,就會被翻譯成“她是最后一個做這個工作的人”,但是實際的意義卻是“她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由此可見,英語詞匯的翻譯需要在特定的場合中進行詮釋,按照一詞多義的性質,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完全要遵從西方人的邏輯思維方式,才能避免因文化沖突而產生的翻譯歧義的現象。
2.2 適當的應用增減法
譯者經常在翻譯過程中會使用的一種方法,就是適當增減法。由于漢語和英語在詞語和內容上都有一定的差異,翻譯時經常會出現一詞多義的問題或者漢語的詞語無法用英語進行詮釋的問題。這些問題也說明了兩種文化不同而形成的漢語和英語使用方法的不同。英語翻譯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嚴重的邏輯錯誤和語句不通的現象,每一句英語要獨立成段或短語,讓聽者可以清楚的理解翻譯內容是什么。直接進行英語翻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這也只是中國人一廂情愿的翻譯方式,西方人能否接受還有需要在特定的場合中進行嘗試。英語翻譯中會經常出現多個定冠詞,但這在進行茶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翻譯成漢語就可以直接省略掉。而漢語中的文言文在進行翻譯時,就需要不斷的加入新的英語詞語,才能對原文內容完整的進行表述。
2.3 整合中西文化
由于需要進行茶文化的交流,此時針對英語翻譯內容需要遵從中西方文化差異,避免對中西方文化產生沖擊。許多翻譯者為了保證譯文能夠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再加入中國茶文化進行翻譯時,會由于同一語言的使用過度頻繁而導致西方人不理解的現象。翻譯者需要將兩種文化進行融合,抓住二者文化重合點的完成翻譯過程。針對不同的俗語或中國的傳統名詞進行翻譯時,譯者就需要充分了解兩國文化的差異和文詞的自創性原則。例如:在翻譯天津“狗不理”包子時,多數人會直接將其譯成“Dog ignore”,這就使得西方人不懂這種東西是什么,而假如把它翻譯成“go believe”,則收到的會是另一番效果。由此可見,翻譯內容是否準確,對于個別自創詞的翻譯過程是否貼切,也考驗了一個翻譯者的翻譯能力和水平。
3.1 英語翻譯充當文學的傳播媒介
譯者在對不同文化進行了解、核實認知的過程中,利用翻譯對不同國家的文化進行學習,因此,翻譯成了一種交流的媒介和橋梁。由于世界上使用英語的人口眾多,對于英語的準確翻譯,在國際語言使用上有更為廣泛的意義。中國的茶文化是經過歷代傳承而得,因此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具有高度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西方也有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將二者進行融合的同時,為了避免出現理解上的分歧,譯者要做到,就是建立好文化相融的橋梁。中國不乏有人將具有歷史意義的書籍進行翻譯,翻譯以后的書籍在英國非常盛行,從此,西方國家就喜歡上了中國的文學作品。古代交通不是十分便利,西方國家很少有人能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解,而西方國家也無法將他們的文化和著作帶到中國,這就造成了文化之間無法交流,從而出現文化單一和文化內容匱乏的現象。同時雙方語言不通,因此無法閱讀彼此的文章,此時英語翻譯就成了主要的媒介。為了避免在進行原著翻譯過程中,出現的翻譯內容不完整和不準確的現象,譯者在翻譯之前需要了解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與原作者進行探討才能開始翻譯。針對不同著作進行翻譯是宣傳中國作家和藝術家作品的一種方式。我國有多個著名的文豪,比如:魯迅、郭沫若、朱自清等。這些作家所書寫的小說代表的是中國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完全可以走向國際的舞臺,代表中國,走向世界。譯者翻譯時需要尊重原作者的意思,保留原文內容的同時讓翻譯的詞語更加準確、生動并富有詩意。
3.2 英語翻譯在茶葉信息傳遞以及茶文化交際中的功能
3.2.1 英語翻譯的信息傳遞功能:作為文化和信息的載體,語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信息傳遞能力。為了確保可以讓一種語言在國際交流過程中不會產生歧義,翻譯內容要準確真實的進行信息的傳遞。翻譯時可以查閱相關文獻,將最為真實的信息進行表達。隨著《馬可·波羅行紀》傳入西方國家,西方人也開始對中國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次旅行在西方乃至歐洲國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西方人承認中國大遼王朝存在,如此規模巨大讓西方人感到震撼,但當時他們的稱呼不是中國人,而是契丹。這也為后續西方國家探索中國領土奠定了基礎。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中國領土,對中國的茶文化了解的同時更表示稱贊和敬佩。
3.2.2 英語翻譯的交際功能:現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政治呈現多元化的狀態,茶文化也在各個發展行業都有一定的輔助和指導作用。各國之間保持交流和溝通的良好基礎,是以茶文化為基礎的英語翻譯形式,避免對各國文化產生沖突的同時,讓茶文化交流在中西方政治貿易往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西方人對漢語也更加重視。越來越多孔子學院的建立,讓西方人領略到中國的茶文化的特色與經典,同時結合了西方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中國的茶文化快速的邁向世界舞臺。
英語的翻譯促進了信息的傳達,也使得茶文化交流更為持久廣泛。重視中國英語翻譯的人才,才能讓茶文化交流在國際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為了促使國際信息交流更為順暢,也為了保證我國的茶文化被良好的繼承和弘揚,需要讓英語翻譯向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方向發展,才能體現茶文化交流的真正價值。
在中國茶葉以及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英語翻譯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中國茶葉貿易的發展,以及中國茶文化在世界范圍的交流。翻譯者必須要充分認識茶文化對外翻譯的影響因素,并有針對性的選擇翻譯對策。這樣才能夠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中國茶葉經濟可持續發展。
[1]楊俊惠.淺析英語在中國茶產業對外交流與貿易中的作用[J].海外英語,2014(8):128-129.
[2]李笑寒.跨文化交際意識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J].英語廣場, 2016(7):30-31.
[3]景興潤.茶文化在英語對外交流中的運用[J].福建茶葉,2016(9): 352-353.
[4]魏倩倩.商務英語翻譯中的跨文化交際[J].濱州學院學報,2012(1): 111-113.
[5]古娟.從翻譯的方向看“中譯外”合作翻譯的必要性[J].雞西大學學報,2015(8):83-86.
王媛媛(1979-),女,遼寧蓋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