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
(許昌學院,河南許昌 461000)
江西茶歌的分類及其藝術特征
王茹
(許昌學院,河南許昌 461000)
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大茶葉產茶大國,而江西又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區,因此茶歌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同茶葉生產之間形成了重要關聯。江西地區不僅是茶葉產地,同時也是傳統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本文擬對江西茶歌藝術的形成過程進行系統化分析,通過有效融入江西茶歌藝術的具體分類認知,探究江西茶歌藝術的具體藝術特征,從而探究當前江西茶歌藝術的具體傳承機制和策略。
江西茶歌;藝術分類;藝術特征;創作內涵;價值理念
我國是傳統的茶文化大國,從唐朝開始,飲茶就已經發展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習慣。而且在飲茶習慣不斷成熟發展的同時,已經形成了內涵豐富、元素多樣、特征明顯的茶文化體系,在整個茶文化系統內,其中不僅有著完善的物質元素,同時還有這一系列以茶及茶文化生活為創作基礎的精神內涵和藝術體系——茶歌,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部分。
我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國家,通過對我國當前茶葉種植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我國有多個省份,都是重要的茶葉產地,比如,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等等。以江西省為例,其不僅有著豐富的茶葉種植歷史及經驗,同時在茶葉種植過程中,也產生了極具江西特色的茶歌。該茶歌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贛南地區,其與客家文化融為一體,通過對江西茶歌的藝術特征及其具體的創作背景和內涵進行分析,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有效認識到江西的茶葉種植歷史,同時也為我們了解客家文化,提供了相應的窗口和平臺。
隨著當前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作用與價值認知與成熟,如今想要了解傳統文化,就需要尋找到合適的途徑與媒介。從其形成過程和其表現形式來看江西茶歌,其整體風格上比較歡快,無論是歌詞的內容,還是其歌曲旋律,都充分表現了人們在采茶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具體感覺,當然,正是茶文化體系融入了豐富的客家文化,才使得整個江西茶歌藝術在形成過程中,還有著明顯的節慶氛圍和集體活動內涵。
江西省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造就了豐富而全面的茶文化資源,茶哥就是其中的一種,隨著當前我們對傳統茶文化的認知與成熟,如今,我們已經將江西茶歌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可以說,認知江西茶歌的音樂特點和藝術特征,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傳承這一文化藝術,并且融入時代發展特點,從而實現其系統化創新與完善。茶歌,可以說作為茶歌藝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出現和形成不僅反映了江西地區茶葉產業的整體完善度,同時也從客觀上反映了在江西地區,茶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聯,而通過茶歌的歌詞及其演唱的具體特點進行了解,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豐富而濃厚的生活氣息。所以,江西茶歌正是人們在采茶和飲茶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生活內容。可以說,江西茶歌藝術是江西地區茶文化發展的核心與關鍵。隨著當前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作用價值認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傳承這一文化過程中,想要實現理想的傳承效果,就必須將該藝術的時代特點與當前整個文化環境和氛圍進行融合。
江西茶歌藝術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其想要實現理想的效果,不僅需要與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融合,同時還應該充分認識到茶歌藝術只是一種歌唱藝術,因此無論是具體的形式,還是內容,想要實現最佳傳承效果,都需要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有效借鑒和系統化融合。比如融入舞蹈元素、歌舞藝術等等。這些都能夠發揮茶歌藝術傳承的最佳效果。
茶歌藝術實際上并非江西地區所獨創的歌曲藝術,在中國南部的很多省市,實際上都有茶歌藝術,比如在我國的浙江及福建地區也有茶歌藝術。但是相對而言,這些地區的茶歌藝術都沒有像江西地區茶歌藝術那樣形成獨立的藝術體系。系統來看,江西的茶歌藝術體系中,從茶葉采集、到加工制作然后到具體的販賣等等,都有系統化涵蓋。因此,可以說江西茶歌藝術是內容全面完善、體系豐富的藝術體系。同時也是我國整個音樂發展歷史上所形成的重要文化遺產內容。
在很多唐詩宋詞中,我們還能看到有關茶歌的記載,比如劉禹錫所創作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等等,這些都充分表明了茶歌藝術由來已久,而且茶歌藝術深層次存在與我國的生產實際中。想要對茶歌藝術進行有效傳承,就必須對其產生來源形成有效認知。深層次認識其具體來源,才能為茶歌藝術傳承發展奠定相應基礎和幫助。茶歌藝術作為重要的藝術體系,無論是其具有的歌詞內容,還是創作技巧,實際上。都需要人們有效了解和應用。
首先,茶歌藝術在產生形成過程中,與茶農的生產活動有著直接關聯。在江西南部歷來盛產名茶,每年到茶葉采摘期,就會有很多茶農通過自己勞動,具體參與到茶葉的采摘、加工制作過程中。而在這一過程中,就產生了很多與茶相關的茶歌藝術體系。通過對這些茶歌藝術體系進行系統化了解,我們既能看出茶農在采茶過程的辛苦,同時也能系統化看到茶農對采茶活動的熱愛。
其次,茶歌藝術還來源于社會生活,通過對茶歌的歌詞內容和具體理念進行深層次了解,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茶歌藝術實際上都是在人們參與社會活動中所形成的,比如重大節日中所吟唱的內容。而這就使得很多茶歌藝術作品整體節奏極為歡快。茶歌藝術的形成背景不僅影響了整個茶歌藝術的歌詞內容,同時也對其具體旋律產生了相關影響。
最后,茶歌藝術之所以能夠得到系統化發展。其中融入了人們具體的生活情感元素。因此與人們的具體生活有著重要關聯。想要實現茶歌藝術的理想效果,實現茶歌藝術的有效傳承。就必須系統化了解到茶歌藝術實際上是茶農將自身情感以及對生活的理解認知具體融入到采茶活動中的藝術。因此,在學習和了解茶歌藝術時,必須對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內容進行全面了解,從而實現理想的茶歌藝術傳承效果。當然對于江西茶歌藝術來說,其中還存在一定特殊性。江西茶歌藝術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南地區,而這里正是贛南客家人的聚集地區,因此整個茶歌藝術中,也融入了豐富且成熟的客家文化。所以,江西茶歌藝術體系,實際上也是基于茶文化與客家文化的有效融入。
實際上,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前江西茶歌藝術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存在相應問題和不足,尤其是傳承發展存在相應危機。茶歌藝術實際上是一種單獨的藝術體系,無論是具體的藝術內涵,還是其具體影響力都與實際應用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想要實現整個江西茶歌藝術的系統化傳承和完善發展,就必須為其尋找到合理的傳承載體和機制。特別是當前現代文化沖擊不斷加大的今天,江西茶歌藝術正在面臨傳承壓力,因此,想要有效解決其傳承壓力,就需要融入完善的應用機制。以舞蹈藝術為例,其中不僅有著豐富的展現形式,同時其在表現過程中,也更容易被社會大眾所認可和接受,因此將江西茶歌藝術與整個舞蹈藝術體系進行系統化融合,必然能夠為江西茶歌藝術傳承發展奠定相應基礎。
通過江西茶歌藝術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內容極其豐富,無論是其旋律,還是其歌詞的內容,都極其全面。而通過對常規的茶歌藝術進行系統化分析,可以看到其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種茶歌,主要指的是在茶葉種植過程中所形成的歌劇藝術,因為茶葉多生長于山地,在開園過程中,是一項重體力勞動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藝術,無論是旋律還是節奏都更類似于山歌號子。其二是采茶歌,采茶歌大多在風光日麗的春季,因此在這一過程所形成的歌劇藝術,旋律更為舒展。律動節奏更為明顯。第三種就是制茶歌曲,在茶葉制作過程中所形成的歌曲藝術就是制茶歌,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茶農對人生的美好向往,同時其中也包含了比較細膩的情感,所以旋律上更為委婉。第四種就是賣茶歌。也就是在茶葉營銷過程中所形成的歌曲,只有茶葉產品順利實現銷售,才能完成茶葉生產的最終過程。而在茶葉產品售賣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內涵。因此一茶歌藝術也是整個體系中最為動聽的藝術類型。
茶歌藝術中有著豐富的藝術特征,首先其中多表現為清新豪爽的藝術風格,無論是采茶歌還是制茶歌,或者種茶歌,其形成過程中多與茶葉的生產生活相關。其中形成了極其簡單、歡快的風格和明確的創作技巧。其次,茶歌藝術中有著情節感人的情調內涵,尤其是在制茶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離別場景,這就塑造了良好的感人風格。此外,茶歌藝術是從具體的生產活動中所形成的,因此,其音樂旋律更多以簡潔生動的方式來創作,很多茶歌藝術就是用重復法來展現,旋律更為簡潔生動。茶歌藝術并非單獨應用,在演唱過程中通常會有相應的舞蹈節奏融入。當然這個舞蹈節奏也是從具體的茶葉生產過程中所演化過來的。整體風格較為歡快。最后在整個茶歌藝術中還有很多極具地方特色和客家文化色彩的詞匯內容。
經過幾千年的茶文化發展,在江西地區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富含文化理念內涵的江西茶歌藝術,通過對江西茶歌的具體音樂特征和價值內涵進行有效分析,我們看到其與傳統茶文化有效傳承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實際上,江西茶歌藝術的創作來源,充分決定了該藝術體系不僅是一種音樂藝術,更是能夠對社會文化發展形成重要推動力的要素,因此探究江西茶歌的音樂特征,并探索江西茶歌與社會文化傳承發展的融合思路就極為關鍵。隨著當前社會發展不斷成熟,我們必須認識到多元文化和現代文化理念對這一藝術形式的傳承發展帶來了極大危機和壓力,因此探究其中所具有的內涵極為必要。
[1]林建平.南昌采茶戲故事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3):154-157.
[2]牛田人.贛南采茶戲丑角表現藝術研究 [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4(11):102-105.
[3]徐鳳英.贛南客家傳統采茶戲《睄妹子》的音樂文化考察與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3):243-245.
[4]許華春.對贛南采茶戲傳承的思考[J].中國音樂學,2015(17):161-162.
[5]謝洋揚.描述與闡釋:音樂民族志描寫的方法論取向[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6(1):192-194.
王 茹(1984-),女,河南漯河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