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作輝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吉林白城137000)
淺析物聯網時代下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構建
——以茶產業鏈為例
魏作輝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吉林白城137000)
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在物聯網發展中功不可沒。作為虛擬的信息資源交換平臺,其也可以說成是物聯網發展的主要產物。本文闡述了物聯網發展的過程和物聯網在生活中所帶來的便利,分析了物聯網發展下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重要功能。以茶產業鏈為例,詳細論述了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在茶葉生產、展示以及銷售過程中的應用。最后總結了物聯網時代下,茶產業鏈的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構建的具體模式。
物聯網;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茶產業鏈
在物聯網的發展時代下,物品之間的貿易和交流以一種更快捷和簡便的方式呈現。以茶產業鏈為例,茶葉的種植、加工、銷售受到了物聯網發展的利益。其中有個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建設及應用。
在互聯網深度發展的今天,物聯網不可避免地誕生了。得益于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其可以搭建一個有效的框架,物品與物品之間在其中能夠進行有效的信息互通。
1.1 物聯網時代特征及起源
信息爆棚的時代,主要是以互聯網的急速發展為特征和指標。在互聯網中,人們最大程度地享受數字帶來的便利。例如:消費者通過電腦端登錄網購平臺,在沒有親自到商店,沒有親眼看到實物,沒有親手體驗到商品質地的前提下,就能夠在網絡實現信息有效溝通,從而達成交易。現在,人們已不能滿足于僅用電腦才能實現互聯互通的情況。手機、平板電腦也加入了入網的陣營。但是還是無法滿足消費者需要。至此,所有的物品中應用互聯網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上個世紀90年代的美國,Xerox公司在銷售可樂時,將銷售的機器加入了網絡的元素。人們突然發現,原來將機器聯網可以獲得更多的便利化措施。這于是便成為物聯網起源的雛形,其實物聯網的出現并不是偶然。其所具備的時代特征,是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形勢下,商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通速度和質量需求。需要有一個更高端的流通形式和載體,物聯網就適時承擔起了這樣的角色。
1.2 物聯網時代生活的便利性
物聯網的出現,使我們生活的便捷程度極大提升。在智能家庭中,物聯網就被大量應用。所謂智能家庭,就是大部分的電器用品通過互聯網的作用連為了一體。在人不接觸的情況下,就能實現遠程遙控。例如:有的家庭已經被網絡無線WIFI覆蓋。實現遠程控制,可以通過家用電器制造商提供下載的手機APP軟件,也可以通過集成化的網絡紅外控制盒。在炎熱的夏天,主人在回到家之前,想要家中的溫度提前降下來,以便一回到家就能享受到涼快的溫度。這時房屋主人只需通過手機APP上的一個按鈕,就能遙控客廳的空調打開,或者遙控集成紅外控制設備對空調發出指令。無論是空調的開關,還是溫度的高低,都能在手機上實現遠程操作。物聯網對我們生活帶來巨大的好處,最關鍵的就是兩點,一是互聯網的覆蓋,二是機器設備的聯網。
1.3 物聯網中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作用
物聯網中,無論是物品的交換還是信息的溝通,都需要一個交換平臺。這個平臺并不是真實存在,而是虛擬化的計算機網絡平臺。例如:現在有一臺聯網的鮮榨橙汁銷售機。顧客在現場確定選擇購買的數量后,通過網絡支付,錢就達到了這個網絡平臺,網絡平臺驗證后,自動向現場的銷售機發出榨汁的指令。因此,計算機網絡平臺起到了一個信息中轉站的作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就是利用平臺的這個特點,將物品的諸多信息匯集到這個平臺之中,形成一個豐富的信息資源庫,從而在物品和信息交互中,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在遠程打印機中,計算機將需要打印的文字轉化為信息發送給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平臺再轉送給能夠聯網的打印機,發出指令后,打印機就能實現遠程打出計算機中的文字。因此,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可以上傳、可以下載,充當信息臨時“歇腳”的中轉站的作用。
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重要性,決定了要想加入物聯網的發展洪流,就必須抓緊構建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這是實現物品互聯互通的基礎。我們以茶產業鏈為例,對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應用進行分析。從宏觀角度看,茶產業鏈可以分為茶葉的種植生產、產品展示以及產品的銷售等環節。
2.1 茶葉生產方式的應用
應用物聯網,將使茶葉的種植和生產更加智能化。現在很多發達地區的茶葉種植區域中,已經開始應用了智能設備。在北方,由于氣候、溫度、水分等達不到南方茶葉種植生長的要求,有的地方就將大棚技術應用在茶葉種植上。大棚內的光照、溫度、水分等都是茶葉生長的關鍵因素。實現這些因素可控,就引入了物聯網概念。通過管理員的遠程遙控,能夠控制大棚內的茶葉生長因素。以灌溉為例,用引灌的方式,不僅對茶葉的生長不利,還會造成水資源浪費;用滴灌的方式,水流速度慢,再加上蒸發等因素,達不到茶葉的生長要求。可以通過控制,實現噴灌大小、方向的干預。灌溉智能設施有這么多的技能,需要提前練好“技能”。這些“技能”就提前存儲在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上。通過豐富的控制資源,發出數字指令,即能找到對應的動作,來幫助完成茶葉的種植和生產。
2.2 茶葉展示方式的應用
過去人們了解茶葉,除了口口相傳,只能是通過實地的考察和親自的品嘗。而引入物聯網后,茶葉的相關信息即能在瞬間傳遍世界。傳遞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在現在智能汽車的生產背景下,許多中高端汽車也實現了聯網互通。假如某高端車型內的聯網環境及大尺寸的顯示屏,為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瀏覽網頁提供了可能,那么坐在副駕駛或者后排乘客就能邊乘坐汽車,邊瀏覽想要購買茶葉的信息。信息中可以包括茶葉的產地、生產日期、茶葉的形狀圖片、主要的功效等。比起人們實地能夠親眼看到的茶葉信息,汽車中展示的信息不但能顯示茶葉的外在特征,還能顯示內含成分,營養含量等肉眼看不見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的來源,就是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此時的平臺,即為茶葉生產企業所開發,用來存儲茶葉的相關信息,供消費者進行在線瀏覽觀看。
2.3 茶葉銷售方式的應用
在茶葉銷售終端引入物聯網,即引起了茶葉銷售方式的革新。傳統的茶葉銷售可能在茶葉店里由員工進行介紹、推薦、收款和包裝。在物聯網時代,這些都有機器代勞。在大型茶葉網絡銷售機中,能夠提供多個品種茶葉的銷售。在與其相關的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上,不但儲存著不同品種茶葉的信息、價格,還有計價、收銀、包裝等動作指令代碼,也有根據重量、單價計算總價的公式代碼。例如:顧客在網絡銷售終端,購買單價為100元/kg的某品牌的茶葉100g,在按好相關的按鈕后,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開始運作。首先是找到該品種茶葉的代碼,按照100元/kg×(100g÷ 1000)=10元的計算方法,計算出應收價款。在消費者按照提示通過網絡支付完10元后,平臺又發出指令,在包裝中裝入100g該品種的茶葉,進行封口。最后落入購物口中,由消費者取走。
在物聯網時代的影響下,許多大型的茶葉生產企業已經認識到了茶產業鏈中互聯互通的重要作用,開始大力構建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
3.1 茶產業鏈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構建實例
在云南普洱地區某知名茶葉生產企業中,已經將物聯網的一端通過聯網攝像頭放在了茶園中,另一端則是通過網絡終端設備掌握在消費者手中。從茶葉的種植開始,消費者就能獲知了解其成長信息,看到其生長的畫面。無論是灌溉還是采摘,都能盡收消費者眼底。這種銷售思路貫穿到了整條茶產業鏈中,從茶葉的采摘、晾曬,到殺青、烘焙,再到最后的包裝、運輸,都能通過互聯網的作用將信息實時傳遞到顧客手中。整個過程中,聯網的各類設備充當了“眼睛”的角色。而起到“大腦”作用的,就是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資源平臺既能夠將制茶現場的信息帶給消費者,也能將消費者的疑問、指令等帶給制茶前端。整個茶產業鏈實現了可視化的透明,消費者不僅在選擇和購買時更加方便,還能對茶葉產品的質量安全更加放心。
3.2 茶產業鏈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未來展望
隨著計算機接入網絡的速度進一步提升,物聯網賴以生存的互聯網的速度將進一步提高。物聯信息時代也必將更加發達。其中,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有了大數據的應用,其平臺的開口將更寬,資源的內容也將更加豐富。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無限擴容性,在理論上能夠容納海量的信息存儲。加入大數據的作用,對于茶葉相關信息的收集,會以一種更加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和呈現。而對茶產業鏈的指令傳遞,也將有更多的動作語言代碼等著去開發和應用。隨著物聯網在茶葉產業鏈中應用的普及,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等相關環節所用的機器設備將更多地加入聯網元素,將實現聯網的智能化,通過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的信息集中和信息控制,實現茶葉生產銷售的高端化和智能化。
物聯網將普通物體也加入了互聯網的元素,距離更近,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構建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物聯網就會擁有一個信息交互的“大腦”和中轉站,信息的傳遞將更加有效和高效。在茶產業鏈中實現物聯化,構建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有很大的應用基礎。其可以在茶葉的生產、展示以及銷售過程中,為拉近消費者與茶葉經營者之間的距離提供幫助。在茶葉企業中,將整條茶產業鏈都融入物聯網元素,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平臺實現產品的可視性和源頭的可溯性,消費者更能理解產品的價值和內涵。
[1]孫其博,劉杰,黎羴,范春曉,孫娟娟.物聯網:概念、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3):1-9.
[2]張貴治.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網絡資源管理研究[J].信息通信,2015 (11):170-171.
[3]王湘琪.普洱茶產業鏈發展探討[J].寧夏農林科技,2011(4):18-20.
魏作輝(1964-),男,吉林白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