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俊蘋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南昌 330009)
贛儺面具紋樣用于“茶人服”設計中的創新研究
花俊蘋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南昌 330009)
贛儺面具紋樣作為傳統的藝術形態,在中國的整個文化體系之中占據著獨特地位。茶文化發展千年,不斷與時代相結合,產生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茶人服”正是古老茶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因此有著創新性和時代感。將贛儺面具紋樣應用到“茶人服”的設計之中,同樣是對傳統文化的開拓和創新。這不僅對贛儺面具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中國“茶人服”的設計也有著創新價值。
茶人服;贛儺;紋樣
江西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江西省曾出土眾多贛儺面具,證明了在原始社會的祭祀文化和圖騰崇拜。因為氣候和地理的優勢,江西省還出產各種中國名茶。在種茶、采茶的基礎上,江西產生了贛南采茶舞,這是中國茶文化與勞動生活的結合和升華。
江西的名茶和茶舞只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一部分,是茶文化龐大體系中的一個分支。隨著時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與服裝也有了相應的結合。“茶人服”便是茶文化在傳統服飾上的嘗試和創新。“茶人服是我國茶文化和傳統服飾文化相結合的產物。”[1]漢朝的茶人服是茶事人員的專門服裝,而時至今日,茶人服不僅是茶館工作人員的必備服裝,同時也是追求傳統和古典的現代人的日常著裝。
隨著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日漸強大,中國傳統文化之間也在不斷地進行著交流與融合。贛儺面具與“茶人服”同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其融合與發展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將贛儺面具的紋樣特色使用在“茶人服”的設計和創新中,不但是對贛儺面具藝術的開發利用,同時也是對“茶人服”設計的開拓與創新,這對于二者都有重要意義。
1.1 中國傳統文化的分支
隨著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日益深化,中國的軟實力也被提到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軟實力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積淀的文化形式,這也是中華民族得以立世的堅強后盾。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載體,由于中國是五十六個民族的大群體,因此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豐富多彩,精彩紛呈,有著多面性和獨特感。贛儺面具藝術是中國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儺文化又是中國傳統原始崇拜和祭祀習慣的重要組成。因此,贛儺面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占據著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茶人服”是中國茶文化發展到當下的服飾形式,但因為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因此也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開拓創新。中國的茶文化悠久燦爛,是世界范圍內茶文化興起最早的國度。遠在神農氏時代,茶已經成為人民日常所用。之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追求增強,中國的茶與其他形式相結合,包括文學、繪畫、舞蹈、歌曲等藝術形式,成為了悠久燦爛的茶文化,并延續至今。“茶人服”的創立和發展是茶文化的開拓,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因此,“茶人服”從根本上說,其內核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
不管是贛儺面具藝術,還是傳統的“茶人服”,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演繹和表達。因此,二者的結合既是傳統文化內部的融合與交流,同時也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一加一大于二的實際效果,所以可以實現應用與合作。
1.2 時代的發展需要
經過全球化一體化的沖擊,傳統文化的綜合競爭實力大不如以前,因此需要跟隨時代腳步,實現跨越發展。中國茶文化盡管存在千年,但由于與時代的結合緊密,因此一直被時代所銘記。“茶人服”正是茶文化與當下時代結合的產物,也是主動迎合社會需求的創新。伴隨著中國古老茶館的復興和發展,“茶人服”成為行走在茶館中愛茶之人的所穿服飾,這種帶有中國古代意味的服裝更拉近了愛茶者與茶文化的距離,更能夠引起共鳴和參與。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不但中國的品茶之人喜歡身穿“茶人服”流連忘返于茶樓茶館,甚至外國友人也開始嘗試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形式。將“茶人服”的創新與設計,給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穿著,不僅是令外國人感受古色古香、清凈淡雅的茶韻味,更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開來。
贛儺面具藝術,作為中國藝術“活化石”般的存在,與中國巫術文化和圖騰崇拜都有著極大的關系。開始于三千多年前的贛儺文化,其中包含著宗教、繪畫、民俗等眾多學科類型,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但是由于時間的久遠和時代的發展,巫術傳統已經消失殆盡,因此贛儺面具如何實現新的發展和利用,是亟待解決的難題。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贛儺面具藝術在當下發展的必然潮流。
2.1 在整體造型的滲透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儺文化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江西正好處在儺文化現象的集中分布區域中。”[2]而江西作為中國茶的重要產區,其茶文化底蘊也十分豐厚。因此,在進行“茶人服”設計時,可以將贛儺面具的文化精髓滲透到“茶人服”的設計之中。
贛儺面具是中國祭祀文化和巫術文化的代表,因此帶有很強的儀式感和神秘感。由于贛儺面具經過數次變化和發展,所以其內涵也更加豐富,具有多重宗教和文化的滲透和融合。贛儺面具中有三種類型的神。第一種便是儺本身,這是贛儺面具中極其重要的一類神像。第二種是宗教神,這是贛儺面具與中國的儒、釋、道等宗教相融合的結果。第三種則是民俗神,這是在江西大地廣泛流傳的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贛儺面具中的人物和神像,是千百年來發展的結果,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
“茶人服”的服裝設計,是基于中國傳統服飾基礎上的開拓和創新,是對中國漢服唐裝的繼承。然而,中國“茶人服”的設計,不應該只是局限在對傳統服飾的借鑒和利用,還應該努力而大膽地尋求突破。一直以來,中國茶文化都是以沖淡中和的精神向度呈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贛儺面具中有著對神的崇拜和巫文化的追求,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文化形態,實則二者有著文化的共通性。將贛儺面具中狂野奔放的精神特質賦予在“茶人服”的設計之中,便是對過去傳統的創新和探索。在“茶人服”的整體造型中,將茶的“寧靜”和贛儺面具的“奔放”相結合,便使得“茶人服”少去讀書人的儒弱和綿軟,多了幾分來自大自然和黃土地的活力和熱情,這種設計理念正是中國茶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精神內涵。回歸土地,回歸本身,無論是茶,還是贛儺藝術,都是在中華民族的同一片熱土中孕育出來的文化和藝術,是屬于土地的本真藝術,是屬于民族的專屬表達。
2.2 在領型設計的點綴
將贛儺面具藝術融合在“茶人服”的設計之中,不僅可以在整體造型中實現融合,領型設計上也能實現恰當的點綴。贛儺面具中有很多獸形紋樣,這些紋樣便可點綴在衣領位置。中國傳統的服飾有交襟和直襟區別,這就決定了贛儺面具紋樣的分布。衣領作為服裝最顯眼的位置,具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因此,在將贛儺面具的獸形紋樣縫制在衣領時便有著特殊的意義。贛儺面具的獸形紋樣有獅嘴狼耳紋,這是將大自然的猛獸與茶文化的結合,給人以沖擊感和生命力。面具紋樣還有龍眼虎鼻紋,這與茶人服相結合,則給人一種威嚴和霸氣。當然,除了獅嘴狼耳紋和龍眼虎鼻紋之外,還有劍眉刀須紋,這種中國“江湖”的象征物,會給茶人服以豪俠之氣和飄逸之感,增強其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盡管贛儺面具的紋樣藝術有著濃郁的民族感和文化底蘊,但是在設計和創新“茶人服”時,還是作為點綴的角色出現,這既是發揮贛儺面具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是兼顧“茶人服”的本質屬性。
2.3 在袖口設計的表現
中國傳統的服裝設計,袖口有“連肩袖”和“連身直袖”,但是考慮到“茶人服”的衣著實際和文化內涵,“茶人服”的設計多用“連身直袖”。但無論是兩種的任何一種,都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袖口的設計在整個造型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因此,在創新“茶人服”的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和尋求創新。
贛儺面具藝術中,早期多用獸形紋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面具的紋樣更傾向于人性化和娛樂化。而這種世俗化的傾向,正與游走在百姓之間的茶樓茶館相得益彰。因此,后期人性化的紋樣更適合“茶人服”設計。但較之領型的一目了然,人性化的紋樣形式更適合袖口的設計。比起領口更加親近自我的衣服位置,袖口則更能接觸別人。所以“領口”代表了自我,可霸氣,可豪氣。但是袖口卻是隨著雙手伸向四方,因此它的設計應該是平和、舒展,給人以舒適的感覺。縱觀贛儺面具藝術,其人性化的紋樣,諸如水紋、云紋、如意紋,都是祥瑞和諧的寓意,因此非常適合在袖口表現。
3.1 使“茶人服”具有民族特色
“我國發現和使用茶有4700多年的歷史,并創造燦爛的茶文化。悠久的茶文化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3]但是茶卻也不是中國所獨有的,英國有下午茶的習慣,美國人則喜歡喝冰茶。這些卻都是“茶”的范疇,如何將中國茶的特質得以表達,便需要加入中國的傳統和民族元素。贛儺面具紋樣便是中國最民族、最傳統的文化形態,將其融合在“茶人服”的設計之中,便可以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更鮮明地存在是世界茶文化之間。
3.2 使“茶人服”傳承傳統文化
“茶人服”的設計,是站在當下實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汲取和借鑒,有著巨大的傳承性,這是中國茶文化跨越千年,仍繁榮昌盛的原因所在。而在“茶人服”中加入贛儺面具藝術,更是肩負起當代文化傳承的重任。在文化的交互和發展中,“茶人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認可,而借著“茶人服”的東風,中國的贛儺面具紋樣,也能走出江西,傳播世界。這是中國悠久燦爛文化的復蘇和發展,也是贛儺面具紋樣藝術和“茶人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組成部分,融合發展的最終碩果。
[1]趙一麗.傳統服飾對當代“茶人服”設計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6 (4):116-117.
[2]江鴻.贛儺面具的藝術符號探微[J].裝飾,2010(2):133-134.
[3]方燕燕.中國茶葉的包裝設計[J].上海包裝.2012(1):22-25.
江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贛儺面具造型在現代服飾紋樣上的再設計研究”(課題編號:JC162044)
花俊蘋(1978-),女,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服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