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
(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68)
從中英茶文化差異來看跨文化交際在英語EAP教學轉向中的重要性
余琳
(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68)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而英國的飲茶這一習俗源于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并且最初飲茶只在英國貴族廣為流傳。本文在對中英茶文化進行比較性分析后,又具體概述了英語EAP教學的內容,并簡要闡析了跨文化交際在英語EAP教學轉向中的重要價值,最后結合中英茶文化的差異性就跨文化交際在英語EAP教學轉向中的應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中英茶文化;跨文化交際;英語EAP教學
中國與英國同屬于世界茶葉大國,其茶文化內涵卻因為地理環境以及歷史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鮮明的差異性。然而,不同的茶文化內蘊卻并沒有因為跨文化交際而略有失色,反而在多元化的社會里以百花齊放的姿態讓人領略了不一樣的文化之美。因而,跨文化交際給人一種別樣的審美觀,也打開了一扇觸摸新世界的大門。所以,高校的英語EAP教學通過跨文化交際實現轉向化發展。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形成了兼容并包與溫婉含蓄的文化意蘊,并因其獨特的文化藝術氣韻在世界茶文化之林熠熠生輝。而英國的飲茶史則較短,飲茶是由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興起的,其邀請朋友們一起共進下午茶,并輔以餅干、蛋糕以及點心、水果進行搭配食用,而這種悠閑舒適的生活方式迅速在英國上層社會風靡起來。于是,飲茶之風也迅速席卷整個英國,并為大眾所接受以迅雷之勢融入到了其生活的罅隙間。自此,茶文化也開始在英國萌發。而由于茶葉的特殊口感以及其所蘊含的文化理念與英國人的民族信仰不謀而合,進而使得茶葉逐漸成為英國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國憑借其對于茶葉的狂熱之情而成為了歐洲茶文化的中心。
1.1 飲茶方法
我國的飲茶之風由來已久,并且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飲茶習俗。眾所周知,我國歷來尚禮,儒家的禮儀規范在茶道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國從茶葉的種類到茶具的材質再到茶水的溫度與飲茶環境,幾乎每一環節都是經過嚴格篩選而成。不同的茶葉所運用的沖泡手法也都是不同的,烏龍茶、龍井茶、信陽毛尖以及君山銀針等每一茶葉都有其固有的沖泡方法,其所搭配使用的茶具也是固定的,而且飲茶環境必須是清幽怡人的自然環境,否則即會降低品茶的樂趣。所以,中國的飲茶是極為講究而又富有情趣的。英國人偏愛紅茶,其根據本土的飲食習慣,將蜂蜜、牛奶以及威士忌等加入到茶中,然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蜂蜜茶、奶茶以及威士忌茶飲料。此外,英國人在沖泡紅茶時,其一定會將牛奶倒入杯中,而后再倒茶并最后放糖進行攪拌,這一系列動作有嚴苛的順序要求,倘若顛倒了順序即被視為不禮貌。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英國,其飲茶方法都深受本國文化傳統以及禮儀習俗的影響。
1.2 茶道文化
中國的茶道文化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孕育而生的,其融合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的思想精髓于一體。因而,我國的茶道文化也在誕生之初便打上了傳統文化的烙印。儒家的尚德思想、佛家的慈悲情懷以及道家的自然理念都對中國茶道文化的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和、靜、怡、真”的茶道精神使我們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坦然面對生活的苦難挫折,以寵辱不驚之態笑看人生的浮浮沉沉,以與人為善的方式處理人世的林林總總。英國作為傳統的資本主義大國,其也異常重視禮儀的教化作用。所以,英國茶道文化中的禮儀色彩極為濃厚,英國人為了表達對客人的歡迎大多會以最飽滿的精神與最大的熱忱對待飲茶人,不僅會事先準備好精致的茶點,而且也會將其放置于精美的茶器中。例如,英國的茶會中,通常會以漂亮的茶具、美麗的鮮花對其飲茶大廳進行裝飾,從而營造一種高貴優雅的飲茶環境。中國與英國的茶道文化各具特色卻又存在互通之處,其都是以禮守制,通過禮儀來規范飲茶行為,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且都將飲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高度。
EAP意為學術英語,其是從專門用途英語里面分離出來的一支。上個世紀50年代,國外開始采取EAP的教學模式,將學術英語的相關知識注入到課堂中。事實上,EAP是指在特定人群在進行語言的研究或者學術交流時所必需運用到的一項交際技能,其與實踐生活息息相關。一般來說,英語EAP教學通常包含英語寫作、英語閱讀、英語會話以及英語聽力四個方面。而英語寫作所囊括的內容異常廣泛,最基本的是論文寫作、個案研究、實驗報告以及研究方案,幾乎涉及到了寫作的方方面面。英語閱讀所涉獵的范圍也較廣,課本閱讀、新聞閱讀、考試閱讀以及文學閱讀都是其所包孕的內容。英語會話則主要包括課堂問答、小組發言、日常交際以及口語考試等;而英語聽力則是以聽課、聽演講、聽音頻與聽研討會為主。英語EAP教學通過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其專業英語的素養。通常來說,我國高校的學生自其通過四級考試以后,就可以接受EAP英語教學了,但是由于我國英語教學體系的不完善,使得大學生都只是將英語作為一種通關手段,并沒有對英語的學習引起足夠的重視,往往考試通過后就將英語丟棄到角落的塵埃里。
3.1 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表達能力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沉溺于分數論的泥沼中無法自拔,而且在高考這座大山面前,學生也只是將英語作為進入大學的通行證,導致了我國學生都是學的啞巴英語,只會考試而不會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其英語表達能力也較差。而高校結合跨文化交際引入英語EAP教學則意味著其將會以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教學輔導,通過不同文化間的融合將學生從傳統教育的深淵里拉出來,使其在現代英語教學的體系中找到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明白英語學習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滿足個人與社會的發展需要。而系統的英語EAP教學也將會提高普通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在不間斷的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語會話以及英語聽力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徹底激發其對于英語的喜愛之情,而以喜歡為支撐的EAP英語教學將會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更加持久,并且在跨文化交際的影響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3.2 推動英語教學體系向完善化邁進
隨著教育的深入發展,素質教育理念也開始普及,各大高校都紛紛以素質教育為宗旨對其教學體系進行改革。然而,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卻依舊停留在原始的階段,并沒有結合英語EAP教學模式對其教學體系進行全面革新。大部分學生仍然將英語作為一種應付考試的工具,并沒有考慮其英語學習的社會性意義。不完善的英語教學體系也使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停留在表面的淺層階段,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倘若,高校以跨文化交際為切入點引進英語EAP教學,那么EAP英語教學的先進理念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都會對我國的英語教學有所啟發。同時,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不同文化的融合發展,也會使得我國高校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更進一步,從而為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4.1 引入學貫中西的優秀教師,開創差異化教學新模式
中國是產茶大國,英國是飲茶大國,同屬于茶文化大國,但是其具體的茶文化內涵卻又呈現出鮮明的民族性。中國與英國的茶文化研究必須跨越文化、種族以及信仰,否則將會陷入迷茫的誤區。我國高校在利用跨文化交際推動英語EAP教學轉向時,其應當透過中英兩國茶文化的差異性構建具體的英語教學體系。一方面,高校應該以跨文化交際為著手點,引入學貫中西的高素質教師,使其能結合中英兩國茶文化之間的不同點,對英語EAP教學進行系統化改進,以中國的茶文化課程與英國的茶文化課程相間的形式,使學生在中英文同步的茶文化教學中了解中英茶文化的異同,并進而逐步引導其對于英語的認知向英語EAP教學理念轉變。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從跨文化交際著手,以優秀教師為核心,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對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4.2 結合新課改的發展趨勢,設立科學的英語EAP課程
中國茶文化自其產生至今一直以雋永之勢默默沉淀,英國茶文化也在其禮儀風范的滋潤下越發蓬勃。不同的茶文化在時代的潮流中迸發出了耀眼的光輝,雖然會碰撞、會摩擦,但是其卻最終以殊途同歸的形式趨向于同一。所以,在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里,沒有完全無法兼容的物質,所有的東西都會在同一方向匯合。因而,我國的英語EAP教學也應該在此理念的啟示下,從長遠的角度看待跨文化交際,從漢語與英語之間的異同點尋求英語EAP教學的根本立足點。首先,我國高校應該抓住當前新課改的這一歷史機遇,對其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考慮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對英語EAP教學進行分層設置。而后,高校教師也應該堅決擯棄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認識到英語教學的關鍵性,將學生的發展與英EAP教學目標相融合,并以此為基石設置科學的英語EAP課程。
[1]胡明勇.依托EAP課程教學,提高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素質[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111-113.
[2]包婉玉.中英茶文化的內涵--從物質、精神、語言三個層面來看茶文化的內涵[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3(25):192.
[3]王碩.中英茶文化對比及其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5):25-30.
[4]呂紅蘭.EAP教學在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策略[J].教育觀察旬刊,2015,4(10):71-72.
[5]唐琳.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EGP+EAP課程設置方案——以H校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6):6-8.
余 琳(1977-),女,湖北武漢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