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秋珍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對外貿易法》對我國茶葉企業對外貿易的促進作用探究
喬秋珍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對外貿易法》是我國為了幫助企業適應當前國際化經濟競爭環境而提出的對外貿易體制法律法規,自從2001年我國加入WTO之后,對外貿易金額就在不斷高速增長當中,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了我國GDP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讓我國的企業在對外貿易中有著更加安全與公平的競爭環境,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其中《對外貿易法》就是政府對外貿易促進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項,《對外貿易法》的出臺讓我國企業進入到國際市場當中有了更可靠的保障,將企業的帶入高速發展當中。茶葉企業是我國的傳統企業類別,相較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型國際化企業,茶葉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道路更加艱難,但是依靠我國上千年的茶葉文化底蘊以及《對外貿易法》對于茶葉企業對外貿易的大力支持,茶葉企業只要能夠擁有正確可靠的戰略目標與實施方針,就可以開拓國家市場。本文通過對《對外貿易法》給我國茶葉企業帶來促進作用進行分析,并研究其帶給我國茶葉企業的意義。
《對外貿易法》;茶葉企業;競爭平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自2004年7月1日出臺,其中具有相當多對于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發展中的保障法律,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我國政府對于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視程度。此后我國的《對外貿易法》經過了兩次修訂,第一次修訂填補了原本的法律漏洞,也為我國對外貿易企業在國際上安全可靠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平臺,第二次修訂則是為了適應如今越來越完善的“地球村”經濟而對我國對外貿易企業進行約束,使這些國際化企業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也更好的恪守國法,彰顯出我國優秀的對外貿易嚴謹態度,讓其他的國家、企業刮目相看。每一個企業都有著自身的企業文化,茶葉企業也不例外,但是與其他的企業不同的是,茶葉企業的文化包含了大量的茶文化理念,而茶文化則是我國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美德。因此茶葉企業文化往往比大部分的企業更加穩定,其核心競爭力相當高。《對外貿易法》下的我國茶葉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是依靠其身后的文化基礎,依然可以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國的茶葉企業進入到國際市場當中,首先就要了解自身的定位,從國際市場與自身實力兩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能有效的制定國際戰略發展措施,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外貿易法》下我國的國際服務平臺逐漸趨于完善,可以幫助茶葉企業更好地了解國際市場的風向,讓茶葉企業可以對國際市場做出更好的判斷,減少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盲目的進入到國際市場中,而導致的惡劣后果。
《對外貿易法》的出現讓我國的茶葉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當中能夠收集到更多有效的信息,進行更好的判斷,保障了茶葉企業的既得利益,也能對跨國貿易進行糾正與調整。國際服務平臺的完善,也讓茶葉企業能夠清晰的了解到什么是正確、守法的貿易手段。
中、小型企業進入到國際市場當中,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非常規的競爭理念,實際上在國際貿易、物流發達的今天,中、小型企業進入到國際市場當中并非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如今互聯網發達,企業和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溝通,然后用國際物流的方式來進行商品的買賣,這一切的基礎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也是《對外貿易法》中有相關的規定能夠保障中、小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利益,這樣大型的企業才不能肆無忌憚地蠶食、打壓小型企業。事實上,目前的國際市場當中,中、小型企業的貿易份額已經占了80%以上,大量的中、小型企業管理層都將目標瞄向國際市場,茶葉企業也同樣如此。有了《對外貿易法》中對中、小型企業的保護條例,就可以更好地進入到國際市場競爭當中,在政府的扶持與幫助下,讓我國更多的茶葉企業走向世界,中、小型茶葉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可以對我國的茶葉行業起到刺激作用,幫助我國茶葉行業健康發展。
《對外貿易法》雖然是幫助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而推出的法律法規,但卻不能忽視其所帶出來的連鎖反應,目前我國的茶葉企業市場已經逐漸完善趨于成熟,這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市場的飽和也減少了新產品的研發動力,由于《對外貿易法》的推出,我國大量的茶葉企業都開始向著國際市場進軍,外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對于茶葉口味的要求各不相同,可以極大地刺激我國茶葉企業的產品創新動力,包括多元化的茶葉飲品、茶具,更高質量的茶道、茶藝配套服務等。《對外貿易法》的出現讓我國整體茶葉產業有了更廣闊的發揮天地。
企業在市場上競爭其最重要的籌碼就是產品質量,而影響產品質量的除了企業內部自身外,還有著外界的原因,譬如知識產權的侵犯。侵犯知識產權是市場競爭中最惡劣的手段之一,在我國《對外貿易法》還未出臺之前,茶葉企業要對外貿易往往就會受到國外較為大型的茶葉企業打壓,由于這些企業國際化水平較高,在國際市場中的運作時間較長,其依靠經驗豐富不斷打壓我國的茶葉企業,其中就包括侵犯我國茶葉企業知識產權,從產品到品牌都對我國茶葉企業的進行侵犯,可以說在《對外貿易法》未出臺之前我國的茶葉企業國際化道路尤為艱辛。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為了保障本土企業在國外的競爭能力,加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快速進入到國際經濟當中,《對外貿易法》的出現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對外貿易法》讓我國茶葉企業的知識產權得到了保護,其中明確規定國內企業在知識產權上所享有的絕對歸屬權。茶葉企業在我國的法律背景之下以國家作為保護傘,茶葉企業的知識產權才能更好的進入到產品當中,其所掙得的利益才能夠匹配茶葉企業的投入。一般情況下許多不法商販都會通過盜版名牌企業的商標加入到自己劣質的產品之上,誘導、欺騙消費者購買自己的商品而賺取利潤,這種行為不僅讓國際茶葉市場變得越來越混亂、無序,還讓我國的茶葉企業名譽受到了損害,這種行為通過《對外貿易法》來進行約束、治理,對于保護茶葉企業的知識產權來說非常重要。
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由于不同國家的企業對于其他國家企業、消費者的認知程度不足,因此往往會出現不同國家企業之間由于信息的不對稱而造成的惡性競爭情況,或者是對于消費者的喜好、文化不理解而讓企業的國際戰略失敗。因此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在國際上的企業貿易之間都有著自身的評價體系,也可以稱之為對外貿易調查。其主要是通過對外貿易企業進行詳細的調查與評價,制作出一套信譽共享系統,就相當于我們常說的征信系統一樣。這樣的對外貿易評價系統受到了《對外貿易法》的保護,在《對外貿易法》中詳細地說明了對于企業之間的名譽評價低于一定程度,國家將禁止其對外貿易發展,而較高的評價則可以申請國家關于國際貿易方面的支持。
在《對外貿易法》下綜合的評價讓茶葉企業的對外貿易變得更加順暢,因為茶葉企業本身具有相當高度的文化體系,也就是茶文化體系,這種茶文化體系是茶葉產業存在了上千年時間的根基,茶文化理念可以說正是我國茶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其在國際上的綜合評價一般都會較高,受到許多消費者與企業的贊美。茶葉企業有了較高的國際聲譽,就可以在市場上收獲大量忠誠的國外消費者,并促進茶葉企業的良性競爭與開拓進取。
大部分中小茶葉企業在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選擇上肯定會偏向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競爭雖然激烈但是卻更熟悉,中小茶葉企業管理者在對于國內競爭中更有把握,再加上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較晚,大部分中小茶葉企業不了解國際化進程應當如何進行準備,因此在面對未知的情況下選擇了退縮。近年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讓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更高就需要讓我國更多的企業走進國際市場當中。
由于我國的中小茶葉企業相較于國外的茶葉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時間短,雙方的競爭也就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如果國家沒有進行支持,那么茶葉企業的國際市場道路就會更加艱辛甚至是回到國內。《對外貿易法》中對于茶葉企業的支持可以說讓中小茶葉企業更好地進入到了國際市場當中,并且政府為了支持茶葉企業的國際貿易,肯定會對各個想要進入國際市場的茶葉企業進行審核,來判斷其是否有資格獲取援助,這樣以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篩除競爭能力較差的茶葉企業,幫助體系更完善、服務質量更好的茶葉企業發展,這樣的茶葉企業進入到國際市場上也可以增強我國的對外貿易聲望。
《對外貿易法》的出臺是為了讓我企業積極的進入到國際市場,茶葉企業一定要把握好機遇,積極的響應國家政策,無論是本身就有著一定國際資源的大型茶葉企業,還是準備進入到對外貿易行列中的中、小型茶葉企業都應當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以法律為武器來武裝自身,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我國的茶葉產品與茶葉文化。
[1]梅利霞.茶葉企業外宣資料英譯策略探討[J].福建茶葉,2017,(01):41-42.
[2]方圓.跨文化視角下英語對茶葉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探究[J].福建茶葉,2016,(11):376-377.
[3]劉楓.談對外貿易視角下各類茶葉品名的翻譯技巧[J].福建茶葉,2016,(10):33-34.
[4]尹迪,焦博萍.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現狀及發展策略[J].福建茶葉,2016,(05):41-42.
[5]黃謨媛.淺析新《對外貿易法》對我國企業的重大意義[J].鷺江職業大學學報,2005,(01):36-39.
喬秋珍(1976-),女,陜西咸陽人,法學副教授,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和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