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軼,顏 銘
(1.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2.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
茶葉包裝設計中樸素美的研究
李 軼1,顏 銘2
(1.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2.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
素美作為我國傳統審美追求,其中不僅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自然本色的審美風格,而且蘊藏著民族風格、人格理想、文人氣質,其與茶文化內涵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隨著當代社會發展與審美意識的改變,樸素美茶葉包裝設計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本文重點從茶葉包裝的材質、色彩、圖案等方面分析茶葉包裝設計中呈現出樸素美的審美風格。
茶葉包裝設計;茶文化;樸素美
我國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與文化蘊涵,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審美意識的改變以及消費文化的興盛,推動近現代茶葉包裝設計的發展,消費者對茶葉包裝的要求也由從物質需求提升到了文化性軟消費的精神需求。本文通過對我國茶葉包裝設計文化分析,并從茶葉包裝的材質、色彩、圖案等方面,總結歸納當前茶葉包裝設計追求樸素美的審美風格。
“樸素”表示質樸無修飾或紋飾,儉約,不奢華,即要保持事物最本真的樣子。在樸素美審美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傳統美學形成了“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與“錯彩鏤金”的富貴美兩種不同的審美風格。大約從魏晉時期,“出水芙蓉”代表的樸素、自然意境逐漸受到文人的青睞,這種審美意識到了唐宋進一步發展,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代蘇軾強調“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絢爛之極歸于平淡”,元明清時期戲曲藝術家追求自然意境之美,即返樸歸真的藝術境界,成為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在氣質。
根據文化廣義與俠義之分,廣義包括物質與精神文化,狹義僅指精神生活領域,有關學者從該角度分析茶文化,將其細化為物質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
制度文化四方面,包含了茶文化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從物質文化逐漸上升為精神文化的所有內容。所謂物質文化是茶葉生產以及茶事活動涉及水、茶具、桌椅、環境乃至茶館的裝修與設計等體現出來自然、雅致的文化風格;心態文化是指茶葉種植、煮茶、飲茶、茶藝表演等活動中呈現出來的崇尚“貴法天真”的價值理念、自然本色的審美情趣乃至淡泊名利的人格理想。行為文化是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固定行為模式,如茶俗、茶禮等。制度文化是指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行為規范,如研究茶在飲用過程中產生的社會文化現象,實則是分析其中蘊藏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價值觀、追求等。可以說,無論哪種形態的茶文化,其都指向了自然、質樸、純凈之精神意蘊,其與樸素美傳統美學思想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此,樸素美在茶葉包裝設計中廣泛運用,既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的選擇,也是茶文化與樸素美審美情趣一致性的選擇。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豐富了社會物質文化的同時也影響了當代人的身心健康,霧霾、沙塵暴、暴雨等等惡劣環境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心靈備感焦慮,因此人們越發渴望親近大自然,釋放心靈獲得精神的休憩。老莊崇尚“樸素”追求自然、不加雕刻的原初狀態,追求一種“大道至樸”的美學精神,逐漸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審美趣味。雖然各朝各代、各種藝術門類的“樸素”美學風格稍有不同,但都指向了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之美,關注生命與感性的回歸,這一美學精神與思想追求,影響了當代人追求自然、樸素的審美趣味。
在當代生活中,處處體現著人們對自然意境的追求與向往,室內設計與裝飾雖有歐式風格的奢華,但也有追求“既雕既琢,復歸于樸”的樸素美的現代簡約風格的室內裝飾設計。石板、竹木、布藝等融入生活之中,彰顯樸素之美與自然健康的氣息,體現出現代追求身心健康,回歸自然內心渴望。在家裝的色彩上追求原色、本色,呈現出一種自然之色,茶葉包裝設計中對枯枝殘荷、自然茶園、小橋流水的真實寫照,流露出自然、純凈之美,營造出清新、自然的室內環境。材質與原色相得益彰的樸素之美也透露出道與禪之美,渲染出寧靜、質樸、安詳的精神意境。樸素美審美觀的復歸于日常生活中,是當代人在沉重的身心壓力之中,內心急于遠離焦慮、喧囂、迷茫的現實生活,渴望回歸自然,釋放身心壓力做出的自然選擇,從該角度來說,傳統美學的樸素審美觀對現代人的生活、精神都有陶冶和洗滌的作用。
“樸素美”的思想產生、發展于農耕生活的土壤之上,當代社會是商品經濟的時代,是追求個性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中人們對樸素的理解已發生了變化,如前所述人們在室內設計與裝飾、茶葉包裝設計等中將自然的材質、色彩融入其中,營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因此,從包裝設計角度來說,當代對樸實審美觀有了新的理解,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樸素美的包裝設計是一種傳統包裝形態,將竹、紙、麻等材料作為包裝主要材質、裝飾元素等,這些材質與生俱來的自然性,營造出一種古樸、親切的質感,契合了當代人們與自然親近心理需求。第二將這種樸素美的包裝視為民族化的包裝形態,“樸素”審美觀自先秦時期出現,歷經魏晉、唐宋、元明清幾代豐富,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審美觀,包裝設計深受其影響也是情理其中。第三將樸素美的包裝當作蘊藏中國文人氣質的包裝形態,茶葉、酒等等都是日常生活飲品,更是人們掙脫束縛回歸自然狀態的物質媒介。從歷代詩詞書畫中都能感受到文人雅士對酒與茶的厚愛,因為酒與茶中蘊藏自然、淡泊的氣質,滿足文人們追求高風亮節的人格理想,因此古代酒與茶葉的包裝簡單、質樸,傳遞出自然主義的情結,追求一種韻外之致。第四樸素美的包裝被視為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的設計,當代竹、石、麻及原生材料蘊藏著自然質感,設計者的創造理念與材料自然形態相結合,體現出樸素美的審美理念,同時也與當代人崇尚自然,追求綠色環保理念相契合。
樸素美作為我國傳統審美追求,其中不僅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自然本色的審美風格,而且蘊藏著民族風格、人格理想、文人氣質,雖然當代對其樸素美的理解有了新了認識,其表現形式也有變化,但其中蘊藏的內涵與理想依舊一脈相承,鑒于此,下文將詳細分析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樸素美。
文化風格是藝術作品的表現形態,是由獨特的形式與內容共同凝結而成的,融入了藝術家對生活、生命的感知,因此能產生一種強大的感染力。茶葉包裝設計如何體現出獨特的文化風格,如何從視覺、觸覺上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設計者通常會選擇陶、瓷、竹、木、紙等包裝材質,不僅易于茶葉的儲存,而且給設計師發揮創造性設計提供發揮空間,如紙質材料的茶葉外包裝結構可以設計成簡單的翻蓋式,也可以設計成別致的書式,抽屜式,別具一格的結構增添幾分文氣,又不失新穎之感。又如竹材料的茶磚包裝盒,突出了竹編的式樣,流露出簡約、自然之美感,極具民族傳統文化氣息。又如木制的茶葉包裝盒,根據不同木制特性,以及圖案設計契合不同檔次的茶葉品牌定位,可雅致、高端;可親民、平和,都展現出不同的包裝設計的文化風格。
引起消費者視覺沖擊的設計元素,除了茶葉包裝的材質與結構營造出來的獨特的文化風格,色彩要素也是其中也相當重要元素。茶葉包裝設計的色彩根據茶葉種類大致分為綠色調、紅色調、褐色調、黑白灰等色調幾大類,無論哪一種色調都呈現出對自然、雅致審美情趣的追求。綠色調尤為明顯,其基本上用于綠茶包裝設計中,以綠色為主,以黃綠、紫色、白色、黑色等為輔,渲染出一種安寧、悠遠卻充滿生命活力的自然氛圍,如龍井綠茶某一系列的包裝以黃綠色為主,通過白色的茶杯與茶香如云煙般的曲線將視線自然引入遠處綠色的山林之中,營造出“天人合一”的自然意境與舒適、高雅的品茶環境,樸實又不失雅致,寧靜又不失雋永,而且與當代追求綠色環保的理念相吻合。紙質材質的包裝,大自然真實的色彩,極具文化意象的圖案設計傳遞出傳統樸素美審美情趣,賦予產品包裝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與人文關懷,易于喚醒消費者內在的文人積淀與文化情調,產生購買的熱情。又如普洱茶的包裝色彩基本以褐色調為主,一方面是呈現出普洱茶湯的色澤與茶香的醇厚,另一方面也是為體現古樸、典雅的普洱茶文化。
當代茶葉包裝設計圖案一方面取自于大自然中的美景、植物、茶器具等攝影照片,如崇山峻嶺的茶園、云霧繚繞山景、傳統茶具等等都是龍井茶葉、黃山毛峰等包裝設計常用的元素,給人一種自然、親切純凈之感。另一方面以抽象畫、傳統書畫、吉祥圖案等主要元素進行裝飾。如“老君茶”包裝設計將自然山水風景用充滿設計感的抽象裝飾畫形式表現出來,傳遞出太上老君身處的仙境這一傳統文化內涵。這些自然風景、傳統書畫、吉祥圖案等的運用,深化整個包裝設計的民族文化底蘊,提升了茶葉品牌的文化內涵。
樸素美與茶文化在精神追求、美學意境、人格理想等方面是一致的,都指向了自然、純樸、寧靜的和諧之境,因此,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審美風尚如何改變,茶葉包裝設計風格依舊保持著樸素美的本色,并與時俱進豐富了樸素美的時代內涵,使得茶葉包裝設計呈現出現代意義的、個性的、民族化包裝。
[1]蔡鐘祥著.美在自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9.
[2]王朝聞著.美學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
[3]趙西洋.道家之“樸”的審美意蘊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34.
[4]柳林著.民族化包裝設計.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10.
李 軼(1984-),男,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大學碩士,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顏 銘(1983-),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農業大學碩士,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