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
(包頭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內蒙古包頭014030)
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植入
任梅
(包頭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內蒙古包頭014030)
高校英語教學需要中國文化底蘊,中國文化植入高校英語教學中還能產生若干積極的因素,對高校英語教學起到多個方面的補充作用。中西茶文化雖然在內容、形式、形成歷史和流傳渠道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是同為茶葉消費大國的中國和英國對茶文化的重視程度和認可程度是相同的。本文試圖通過對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茶文化的分析,為高校英語教學提供一條新的補充途徑。
英語教學;中西茶文化;差異;文化植入
語言不僅是人們日常溝通和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從某種意義上說,語言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高校英語教學擔負了促進中西方互通有無的重要使命,在當今全球一體化進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是,高校英語教學不能僅僅把教授英語語法和英語運用當做使命。文化的交流和研究領域的拓展使得文理分界已經不那么明顯了,各個高端學術領域都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英語教學和中國文化教育同樣不是涇渭分明的,雙方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茶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茶文化在英國文化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盡管中西方茶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這兩種文化對于了解相應的社會歷史和人文特征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茶文化具有時代意義。
大部分人認為,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學好單詞、句型、語法和課文,殊不知,學習語言的最初目的是方便交流,最終目的是把日常交流上升為商業交流和文化交流等專項交流。因此,學習英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個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除了取決于他是否認真背了單詞,記了語法,更取決于他是否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和理解能力,將漢語和英語融會貫通。“博聞強記”才是學好英語的最佳狀態。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國文化意義重大。
1.1 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的缺失
高校英語教學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忽視中國文化。大多數的教師都會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多讀課外讀物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但是,往往英語教師推薦給學生的都是英語讀物,在他們的認識中,英語老師教的就是英語,與中文無關。其實,一個人的知識儲備首先是從母語開始的,母語的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外語水平。靠英語水平來提高語文水平在高等教育中是不容易的。反之,一個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只要他不是完全排斥英語,想學好還是很容易的。
1.2 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植入的意義
中國文化是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必須具備的文化底蘊。一個不了解自己文化的中國人即使走出國門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會被外國人輕視。高校教學雖然分科,但是學生學會的知識并不是像儲物柜那樣分格儲放,隨時取用,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會融會貫通,最終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樣作為語言文化的英語教學和中國文化知識也絕不可能割裂來學習,它們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國文化,意義重大。首先,能提高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和體會。當今社會,盲目崇洋的思想泛濫。很多學生學好英語的目的就是出國,或者提高與外國人溝通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檔次。實際上,一個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愛的人,即使身在國外也不可能受到尊重。民族文化不是學中文的學生才該學習的,它是任何一個中國人,不論身在何方,都要有的一種文化底蘊,是任何一個中國人,不論身在何方都能挺直脊梁的內在動力。其次,成為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動力。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學習英國人的婚禮習俗,完全可以參照中國人不同地方的婚俗;學習中國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可以聯想到英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和隔海相望的地域特征,也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對這些不同文化的探求,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再次,能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促進英語學習。如前所述,一個人的“悟性”在很多時候取決于個人的知識結構,沒有堅實的母語作為基礎,很難理解千里之外的風土人情。或許應試教育下語法和單詞的學習能夠應付一張英語試卷,但是真正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必須依靠相應的“悟性”和扎實的基本功來完成。學習中國文化,最終會促進英語學習。最后,有利于東西方文化交流,達到英語教學目的。對于很多想了解中國的英國人而言,借助中國人了解中國是唯一的途徑,如果熟練掌握英語的中國人連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的話,又怎么可能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呢?提高學生的本土文化水平,在應用上完全可以促進英語學習。
2.1 茶文化在中國和英國文化中的地位
中國人迎來送往總少不了一杯熱茶,在中國的某些城市,大街小巷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茶館,茶在中國的地位非凡,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中國人從很早就開始種植茶樹,茶葉的飲用幾乎貫通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國人在烹茶、品茶、制茶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中國的茶文化興起于唐代,發展于宋代,廣泛流傳于明清,更被今人所推崇。茶文化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在中國被廣泛接受,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市井平民心中都有一部與眾不同的“茶經”。
英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消費國家之一,人均茶葉消費水平數倍于中國。英國的茶文化雖然歷史不長,但是早已深入人心。中國人喝茶講究的是“品”,品意境,品人生,英國人喝茶講究的就是“飲”,飲茶味,飲氛圍,但是不論英國的茶文化和中國的茶文化有多大差別,英國的茶文化和中國的茶文化最大的相似點就是在本土廣泛流傳,人們喜聞樂見。離開茶文化談中國文化和離開茶文化談英國文化一樣如同尺瑜寸瑕,絕不完滿。
2.2 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植入
茶葉的種植與飲用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由中國流傳到了世界各國。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和文化意識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茶在流傳到西方之后也形成了和中國完全不同的茶文化。當然,無論中國的茶文化還是英國的茶文化,都因為其在本土文化中深入人心而意義非凡,學習英語,離不開中西茶文化植入。
首先,茶文化揭示了社會背景。斯凱爾夫人的小說《南方與北方》就通過主人公飲茶的態度和習慣不同反映了不同的社會背景:當主人公處于經濟蕭條的社會環境之下時,衣食無著,根本沒有能力去喝茶;當社會環境改善,生活條件改觀之后,主人公不僅要喝好茶,還要用到當時價格昂貴的“大茶壺”。前后對比,很容易看出主人公所處的社會背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英語教學中講述茶文化背景,就能使學生讀懂小說中的社會背景,從而加深對小說的理解。
其次,茶文化顯示了人文背景。《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對茶文化的描寫可謂入木三分。從林黛玉進賈府時飯后漱口的茶,到賈母帶劉姥姥去妙玉處吃的茶都細致入微。妙玉把劉姥姥喝茶用過的杯子直接送給劉姥姥的細節將妙玉“孤高自傲”的性格特征躍然紙上,淋漓盡致。這就是茶文化顯示人文背景的例子,學習英語,自然少不了了解英國的名著,只有理解相應的茶文化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名著中涉及的人文環境。
再次,茶文化顯示了社會交流過程。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英國,茶文化都伴隨著社會交流的過程。在中國,不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迎來送往都少不了一壺清茶;在英國,比較正式的社交活動絕不是在快餐店而是在茶館。想了解英國人的社交過程就必須了解相應的茶文化。
2.3 中西方茶文化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途徑
高校英語教學承擔著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任務,茶文化在歷史上就曾經擔負起了這樣的使命。當今,茶文化在中國和英國都得到了全民的重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方茶文化,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化和歷史的理解,拓展學生的認知和思維。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方茶文化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2.3.1 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體會,提高教師執教能力
不論什么樣的學科,教師的主導地位都是顯而易見的。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方茶文化是個全新的命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中國和英國的茶文化都浩如煙海,內容廣泛。不論是學習中國的茶道還是理解英國的茶文化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其次,將這些知識整理出來并且傳授給學生更是一件曠日持久的工作,它不單單需要教師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更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能力把握教學進度和課堂內容,從而讓學生在充分獲取知識的同時避免本末倒置。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茶文化在近代和當代形成了“斷層”式的發展,雖然現在茶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和追捧,但是,相對于多元文化的沖擊,茶文化的發揚光大還任重而道遠,這就給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方茶文化提出了更長遠的要求,對教師的執教水平和能力也是極大的考驗。
2.3.2 在教材中適當引入中西方茶文化經典著作
中國的茶文化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相應的,中國的茶文化經典著作足以汗牛充棟。英國的茶文化雖然沒有那么悠久的歷史,但是英國茶文化比中國發展得更快,因此英國茶文化經典著作數量也不容小覷。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方茶文化少不了讓學生研讀這些經典著作,在教材中適當引入中西方茶文化經典著作是學生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習茶文化經典著作不僅是弘揚茶文化的方式之一,還能在學習過程中學到許多人文、地理、歷史等其他知識。比如說中國茶文化的代表作《茶經》,《茶經》是唐代陸羽所著,內容涉及人文、地理、歷史,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還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在教材中適當引入這些茶文化經典著作,意義深遠。
2.3.3 開展以中西方茶文化差異為主題的互動活動,寓教于樂
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學實踐。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也絕不是培養考試狀元。要將中西方茶文化植入英語教學中取得實際成果就要重視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這些互動活動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在活動中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開展以中西方茶文化差異為主題的互動活動要取得寓教于樂的效果,可以采用高校中流行的多種方式,比如說,表演的方式,辯論的方式,演講的方式等,不同方式的互動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適當提高相應能力。
茶的作用絕不僅僅是飲料,它還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在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中形成了內容迥異的中西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國和英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茶文化交流的歷史同時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茶文化不僅能體現英語教學中文化交流的意義,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西茶文化是一項新的有益的探索。
[1]馬曉俐.茶的多維魅力[D].浙江大學,2008.
[2]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5).
[3]張志紅.英語教學中推介傳統文化,提升古城保定文化軟實力[J].考試周刊,2014(70):82-83.
任梅(1978-),女,內蒙古包頭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應用語言學和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