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霞
(內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四川內江641100)
淺談茶文化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功能
胡月霞
(內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四川內江641100)
當前,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越來越豐富和多變,但主旨是統一的。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同樣能夠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出自己獨有的功能。本文概述了茶文化在弘揚傳統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從豐富內心世界、提高各民族往來、增加國民收入等多個方面闡述了茶文化起到的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作用。
茶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
茶源于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茶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產品,向外界展示的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給人味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其精神內涵經過歷史的積淀已經得到了很大的豐富,如它的淡泊名利,和諧統一等。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茶也能發揮它獨特的功效,尤其是在愛國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讓人們切身的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和歷史厚重感,顯著提高人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尤其在當前的愛國主義教育中,茶文化起到了多種教育功能,可以立體地從多個方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本文就茶文化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主要功能進行如下的分析研究:
在我國,茶文化一直是一些學者和文人研究的重點,很多的成果都在向人們展示茶的獨特的品格如它的淡泊,它的廉潔和它的儉樸與真誠。通過很好的引導可以讓國人更加了解國家的文化底蘊和推崇的品質特點,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處世觀念,而不會隨波逐流。
不可否認的是在幾十年的艱苦卓絕的奮斗中,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便利,但是物質的進步和精神的進步并不相匹配。許多人沉醉在這充盈的物質享受中,而不注重自己的精神修養,急功近利的心態也就隨之產生,并且始終讓身心處于十分疲憊的狀態。究其原因是目前的社會充滿著激烈的競爭,許多人也是迫不得已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如果在他們的生活中引入茶文化的概念,也算是炎熱夏日的一抹清涼,會讓他們領略許多不同的風景。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人們更愿意去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是被表象所蒙蔽,更不會沉湎于當前的娛樂和享受,而是超脫這些之外的頓悟。人們也更愿意去接收生活的自然,聆聽自然的呼吸,山間的每一聲鳥叫和溪澗的清泉叮咚。感受四季的變化和人生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許多現象都會在這樣的頓悟中被接收和理解。
弘揚茶文化還有利于傳播和發揚中華民族的許多的傳統美德,如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在茶的種植過程中,茶農們付出了巨大的艱辛,他們卻始終能夠吃苦耐勞,不畏艱辛,也不會因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就輕易放棄。在品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品茶雙方的互相尊重、互相謙讓中感受到茶文化的互敬互讓和真誠可靠。這都是目前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人民精神,與黨中央的提倡宗旨相互照應,如果能在社會的發展中融入這些寶貴的精神元素,那么人們絕對不會在面對利益時迷失方向,整個社會的風氣得到徹底的改善。
茶在中華的發源地和發源時間都有著許多的歷史,而茶不僅僅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征,更為我們民族創造了很多的經濟收入。將茶發展為商業起源于武夷山,并在貿易的往來中逐漸向全世界各地出口。雖然在發展的道路上也遭遇過不少打擊,但是都能夠頑強地挺過來,并且更加穩定地為自己取得一席之地。在我們國家發展的道路上也有很多的坎坷,但是我們不怕跌倒,從哪跌倒了就從哪里爬起來的精神,促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屹立在世界之巔。種茶、養茶等程序自古至今都遵循著客觀的規律,也就是可持續發展中要求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人們不去破壞自然,反而利用自然中的很多規律幫助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1]。只有保護好了自然,我們的生存環境才有了保障,生活品質也能上一個臺階。
“茶”如同“人”,“茶藝”如同“人品”,中國人民以自強自愛、奮斗不息的精神實現了民族的振興。茶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長河中的一股涓流,對中國文化起到了“傳”與“承”的作用,把中華文明的歷史與未來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茶文化的發展對于推廣中國文化和打造中國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千千萬萬個這些中國獨有的民族符號,才承載起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和魅力。茶文化的復興極大地提升了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茶文化為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為人們增加經濟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不僅要歸功于我國的幅員遼闊和地大物博,同時還要感謝我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3]。在茶貿易中,還要感謝那些為促進茶葉發展的先驅們所做出巨大的貢獻。
茶文化的推廣也使得世界各地人們對茶有了更多的需求,這樣也就間接地為農民增加了經濟收入。因為這不僅僅解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還因此產生了更多的崗位,解決了他們的工作,也為他們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尤其是目前社會整體就業形式不容樂觀的情況下。
根據近年來茶葉的銷售和推廣情況來看,茶葉生產和加工的相關企業的數量已經大大地增加了,同時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茶葉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也在穩步地提高。相關的產業包括旅游業和觀賞業。在我國茶葉的許多產地不光以出口茶葉為重點,還別出心裁地促進了茶葉旅游業的發展。形成茶葉觀賞的專線,并且在許多博覽會中都能夠將宣傳工作做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一方面弘揚我國的茶文化,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加當地人民的收入。許多最早引進茶旅游業的地區目前已經成為許多茶葉產地爭相學習和效仿的對象,這當然值得我們高興,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程度上的把握和特色的建立,不能千篇一律,這就失去了宣傳的意義,而是盲目地效仿和增加利潤了[2]。引入茶文化的旅游地不僅為民眾提供娛樂體閑的場所,還拉近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
當今時代由于各種利益的驅使,人們之間的關系和感情都特別脆弱,也使得他們的交往不再密切[4]。但是茶文化的推廣可以為人們的交往增加一些粘稠劑,因為茶文化推崇的就是以禮相待、相互尊敬。如果人們能夠透徹地領悟茶文化的精髓,相信也能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多一些真誠和信任,少一些猜忌和欺詐,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少一些爭吵和誤解。因為在端起茶的那一刻,人們的觀念就會隨著茶而發生一些改變。茶是高雅脫俗的觀賞品,也是老少皆宜的飲品。因此它的接觸范圍極廣。當前茶館也都越來越偏向于尊重個人的喜好,并且擴大了茶飲的服務范圍,許多茶館在全國范圍內開起了連鎖的店面。不同地區之間的茶飲也能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使得茶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升華。不同民族的人對茶文化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在茶文化中互相傾訴自己的心得和體會,不僅有助于各民族的團結和統一,還能夠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茶文化在中華文化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對茶文化的傳播也意味著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各種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宣傳活動,茶樓的日常活動和茶藝的弘揚與研究等。茶文化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因此茶文化也是比較綜合的涉及面較廣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5]。茶不僅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觀賞,同時茶香給予我們嗅覺上的感覺,不同的茶種有著不同的味道,最深入人心的要屬于茶的味道,給予我們最深刻的味覺感受。茶在不知不覺中帶入了許多自然的元素,讓我們側面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開始讓我們領悟回歸自然的重要性[6]。茶藝是一項技能,內行的人可以從一個細小的動作中察覺到茶藝的不同,而我們外行能夠從嫻熟的茶藝表演中為中華文化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茶葉也是歷史積累的國家標志,不僅告訴我們曾經的歷史,還能貫穿古今。哪里有茶,哪里自然少不了文化,茶和文化也在歷史的推進中慢慢交融了。
總而言之,茶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對于我國的建設和發展,茶文化都能夠給予很多的啟示。尊重茶文化也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表現,旨在將中國的傳統物質和思想文化推向全世界。在現代,許多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忽略了愛國主義教育,但是茶文化告訴我們愛國主義教育需要靠平時的一點一滴去積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予以體現。同時茶文化向我們傳播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待人接物準則。首先要謙和有禮,還要互相尊敬。發揚傳統的茶文化有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和各個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以茶作為溝通的橋梁,發揚傳統的茶文化有助于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進而增加人民的經濟收入,同時也能夠繼承并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將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等方面的傳統內容得以完善和補充。通過發展茶文化,讓接觸茶文化的人們深刻的感受到茶文化給他們帶來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同時全身心的投入到弘揚愛國主義的事業中去。
[1]張殿尉,劉佳杰.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滲透[J].福建茶葉,2016(6):205-206.
[2]楊勇.茶文化傳承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福建茶葉,2016(6):295-296.
[3]陸毓芹.弘揚茶藝文化,開辟愛國主義教育新路[J].上海教育(小學版),1994(5):16.
[4]金思陽.淺談中國茶文化教育[J].文學教育(上),2016(1):149-151.
[5]雷洋.淺談我國大學教育中的“茶文化熱”[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1):147-148.
[6]葉惠民藉茶藝弘揚中華文化[J].農業考古,1997(2):251.
胡月霞(1984-),女,湖南婁底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基礎教育、教育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