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瓊華
(荊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荊門448000)
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運用
雷瓊華
(荊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荊門448000)
在英語文化知識的選擇中,主要以學生不太清楚或了解不多的領域為發力點,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他們的課堂興趣。為此,關于茶文化知識點的傳遞也同樣被筆者所重視。學生在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上主要通過電影、新聞報道等途徑來獲取,所以探究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運用就顯得有現實價值。運用模式包括:有效的選擇茶文化元素、合理組合教學理論知識、針對性開展茶文化實踐、突出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等四個方面。
茶文化;大學英語;英語文化;運用
大學英語教學承擔著英語文化教學任務,對此英語教學大多在知識點講解中來貫穿英語文化知識。這樣一來,就可能使本應引起學生重視的知識點,因文化信息的傳遞而被弱化。另外,一部分教師也習慣于突出英語文化信息的傳遞,這樣又可能出現教學節奏的停滯。因此,這里需要重新認識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功能和實施措施。在筆者的教學體會中,一直十分重視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傳遞,而且學生在沉悶的學習中也能對此進行互動。在英語文化知識的選擇中,主要以學生不太清楚或了解不多的領域為發力點,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他們的課堂興趣。為此,關于茶文化知識點的傳遞也同樣被筆者所重視。毫無疑問,學生在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上主要通過電影、新聞報道等途徑來獲取,所以探究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運用就顯得有現實價值。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出發,這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其中的功能:
1.1 增強語言文化修養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一直存在著功利色彩嚴重的問題。這里的功利色彩主要從它的應試教育為代表,并通過以期末考試、英語過級考試為目標。事實上,這種具有功利色彩的教學模式,將在學生群體中產生浮躁情緒,進而更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通過引入英語文化教學,便能在突出人文元素的情形下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積淀,而且通過了解我國與英語國家之間的文化聯系,也能較好的拓展他們的英語視野。可見,這一點應得到同行的重視。
1.2 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無論是筆者所教的班級,還是在同事所教的班級中聽課,都使筆者感知到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即英語教學似乎只針對那些聽得懂的學生,而對于那些聽不懂的學生則無所適從。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或者說在知識層面難以形成互動。為此,通過引入輕松的英語文化話題,則可以為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實踐表明,這樣一來就能及時調節課堂氛圍,在鰱魚效應下來激發起大多數學生的參與熱情。
1.3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直接與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有關,但更多的則是英語文化內容的趣味性。與專業英語教學不同,大學英語作為公共英語教學,其所面對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主業,而在主業的學習中則難以獲得輕松愉悅的文化感受,更多的則是專業性很強的操作技能。因此,通過在英語文化教學中植入趣味性,就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作為英語文化分支的茶文化,則可以發揮以上三個方面的功能。在具體的實施中,需要重視以下三個方面的著力點:
2.1 茶文化國別的選擇
在討論對茶文化的引入問題時,不少同行會將眼光聚焦到國外。對此,筆者并不反對。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盡管具有國別性,但其仍然存在著根源之說。而且,由茶文化根源而向世界傳播的過程中,自然也會存在著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因此,在國別的選擇上應建立起“中國——外國”這樣的格局。另外,在區分重點與非重點的講授邏輯上,可以在中外比較的基礎上突出英美茶文化的特點。通過茶文化的比較,便能建立起具體、形象的印象。
2.2 茶文化內容的提煉
對茶文化內容的提煉,首先需要解決茶文化范疇的確定問題。茶文化可以分為顯性和隱性文化兩個范疇,前者以可觀察的特征而存在著,如品茶、茶畫、茶道等,而后者則以一種精神特質而存在著,如茶道所追求的寧靜、淡雅等。與趣味性要聯系,這里就需要著重從茶文化的顯性元素范疇來進行茶文化內容提煉。具體到內容領域,則可以在中外比較中尋找相互之間差異最大的方面來作為素材,這樣才能有效營造起課堂氛圍和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茶文化元素的升華
茶文化元素的升華主要指代,通過對茶文化進行教學所要達到的高層次目標是什么。筆者認為,茶文化教學不能只是讓學生一笑了之,還需要給予他們感悟和啟示,進而來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自覺,并在中外茶文化比較中形成文化自信。
就茶文化運用思路而言,則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3.1 教學設置方面
前面已經指出,如何將英語文化教學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需要進行認真思考。筆者認為,關于茶文化教學與現有的英語知識點教學之間難以存在聯系,所以可以用專門的時間來進行茶文化教學。另外,改變大學英語教學的固有模式,將教學課堂放置在實訓室和校外,則是解決教學設置問題的另一思路。不難知曉,開展茶文化教學不僅需要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茶文化知識,還需要通過活動參與來促使學生能獲得真實的體驗感。由此,創新教學模式成為了可能。
3.2 教學時間方面
教學時間上的規劃直接與教學設置相聯系,由于茶文化教學可以作為一種單獨的版塊而存在,所以在教學時間的規劃上也可以作為一個版塊來對待。事實上,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也可以開設實訓教學環節,那么在實訓教學中來對教學時間進行規劃,則能滿足現有的教學之需。從筆者的教學實踐出發,以1—2個課時來對茶文化進行理論層面的講授,再以2—3個課時進行茶文化體驗教學則比較合適。若是設置出了專門的實訓環節,則后續體驗時間可以進行靈活調整。
3.3 教學評價方面
在對茶文化進行教學時,還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事實上,在前面已經歸納出了英語文化教學的功能,那么便可以將:增強語言文化修養、增強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等,一并作為教學評價的指標。在具體的權重設計上,則可以突出課堂教學氛圍和學生學習興趣這兩個方面,因為,該方面具有較強的可識別性。
根據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展開:
4.1 有效的選擇茶文化元素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對美國文化更感興趣。美國的快餐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十分深刻,包括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連鎖店,不少大學生都光顧過,甚至部分大學生在里面做過兼職。因此,選擇美國茶文化元素更能契合學生的興趣點。另外,只有在國別之間的茶文化進行比較時,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也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在運用茶文化中還需要重視對中國茶文化元素的提煉。那么這里的“有效”還體現在,應緊密圍繞著英語文化教學。
4.2 合理組合教學理論知識
這里所要重視的問題便是,如何將中外茶文化元素融合起來,恰當的向學生進行傳遞。在前面的論述中已經提出,可以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引入實訓環節,來夯實學生的英語應用的情景感。那么在理論環節,則需要將美國茶文化向學生做總括性的概述,并在中美茶文化的比較下來突出美國茶文化的差異性。再者,教師可以聯系美國的快餐文化,來承托出美國人習慣喝冰紅茶的茶文化背景。進而引申到,美式英語語與英式英語之間的差異。
4.3 針對性開展茶文化實踐
在開展茶文化實踐時,可以將其作為一種實訓項目來開展。在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引入聽說訓練。或者說,這是一種真實情景體驗。情景可以設計為:有客人來家中拜訪,學生作為主任為客人倒茶,整個過程都使用英語對話。同樣的情景,可以分別設計為在美國社會環境下,以及中國社會環境下。進而,在學生的分組體驗下,使他們真實了解美國文化的直截了當,以及體會美國人思維習慣的直線性。從而,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4.4 突出課堂教學氛圍營造
無論是在理論教學環節還是實訓教學環節,教師都需要突出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具體而言,教師應實現教學氛圍的輕松與愉悅,對于實訓環節的情景體驗也應強調重在參與。當學生在口語會話時出現斷句的情況,教師則可以在一旁進行提醒。
在有效實施茶文化教學的同時,還需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問題。因此,在這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提出以下兩點展望:
在開展教師隊伍發展的手段構建上,應采取雙管齊下的模式:(1)針對性的開展崗位培訓。從目前所反饋的信息可知,崗位培訓的重點應放在拓展教師的專業視野上,因此需要對英語教師進行各學科專業概論講授,并促使他們能將這些專業知識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2)形成自覺提升業務能力的氛圍。在氛圍的營造上不僅需要進行組織文化建設,還需要優化現行的激勵政策。
大學英語教學承擔著英語文化教學任務,對此英語教學大多在知識點講解中來貫穿英語文化知識。這樣一來,就可能使本應引起學生重視的知識點,因文化信息的傳遞而被弱化。另外,一部分教師也習慣于突出英語文化信息的傳遞,這樣又可能出現教學節奏的停滯。因此,這里需要重新認識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功能和實施措施。本文認為,學生在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上主要通過電影、新聞報道等途徑來獲取,所以探究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運用就顯得有現實價值。運用模式包括:有效的選擇茶文化元素、合理組合教學理論知識、針對性開展茶文化實踐、突出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等四個方面。
[1]徐琪.文化與交際能力培養———芻議大學英語教學之轉向[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1-33.
[2]郭彥芳.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31):54-55.
[3]楊新瑩.淺談大學英語聽力教師應具備的理論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3(9):12-13.
[4]徐靜.大學英語教學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1):56-57.
[5]王曉妍.論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4):32-33.
雷瓊華(1970-),女,湖北荊門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