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當代武俠影視作品中的茶文化與流行音樂文化結合
劉超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武俠影視作品中不僅僅有瀟灑的武俠風采,也蘊含了濃厚的茶文化,但凡武俠作品中仙風道骨之人都少不了品茶為樂,因為在中國數千年的茶文化傳承中,品茶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體閑娛樂的體現,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標識,在這種環境下,茶文化與武俠影視作品中的大俠、道長等看透人間疾苦、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觀念不謀而合。茶文化在武俠影視作品中的體現一方面在演員們倒茶、品茶、斗茶上,另一方面也體現在影視作品中的背景音樂中,以茶文化為背景的流行音樂文化為武俠影視作品增添了不少的亮點。本文通過對當代武俠影視作品中的茶文化與流行音樂文化進行分析,并探討二者的結合方式。
武俠影視作品;茶文化;流行音樂文化
武俠影視作為一個極具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風格的作品,其不僅僅具有表面上所看上去的那樣行俠仗義、懲兇除惡,還蘊含了中國傳承數千年的道家思想,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武俠作品中,但凡是功夫巔峰造極的世外高人,往往是一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形象,并且大部分武俠影視作品中最后的結局也是主角看透了世間的爭名奪利,最后選擇隱居世外。這樣的武俠精神與中國的茶文化思想不謀而合,品茶講究的就是心平氣和、怡然自得,領悟喧囂鬧市外的那一抹幽靜。然而無論是當代的武俠影視作品還是茶文化思想對于現代年輕人的影響都十分的局限。相較于傳統的武俠影視作品,年輕人更喜歡看外國酷炫的科幻片,探究武俠影視作品中的茶文化思與流行音樂互相結合的方法,來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流行音樂認識到茶文化。
1.1 茶文化在武俠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股武俠熱的潮流就從香港逐漸涌入到大陸,武俠電視劇、電影中的武打動作、道風俠骨、情意綿綿等內容被人們爭相稱道。然而這只是武俠影視作品中的一個表象,實際上武俠影視作品中更重要的是中華古代傳統美德的體現,勤奮、節儉、互謙互敬等中華傳統美德在武俠影視作品中有著諸多的體現,而這樣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茶文化的傳統理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一書中明確的談到勤奮刻苦、潛心求索、百折不撓是茶文化的理念。因此,茶文化是武俠影視作品中所蘊含的最普遍、最正統、最契合的傳統文化,我們經常能看到在武俠影視作品中,大俠們以茶會友、品茶論道,甚至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天機老人與上官金虹就圍繞倒茶還展開了激烈的爭鋒。
茶文化是武俠影視作品中所不可缺少的傳統文化,正是因為茶文化與武俠作品的相輔相成才為觀眾們呈現出豐富多姿的武俠世界,也正是因為茶文化讓武俠影視作品不再是只流于表面的快餐影視,當多年后人們再拿出這些影視作品細細品味依然能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勤奮、謙讓、平和等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特征。
1.2 茶文化下的武俠影視作品背景音樂
我國的茶文化經過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早已不僅僅是拘泥于倒茶、品茶等固定形式,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征并體現在各行各業當中。一個優秀的影視作品,不僅僅要有優秀的畫面、演員還需要有優秀的背景音樂,好的背景音樂能夠讓人陶醉其中為影視作品增加美感,甚至成為影視作品的代表。例如在武俠影視作品《笑傲江湖》中插曲《滄海一聲笑》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滄海一聲笑》伴隨著景點武俠影視作品《笑傲江湖》紅遍了大江南北。當人們一聽到“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這句歌詞時就能第一時間想到《笑傲江湖》,甚至是許多沒有看過《笑傲江湖》的人也聽過《滄海一聲笑》,也能斷斷續續的哼出兩句歌詞,這就很明確的體現出流行音樂的傳播途徑、受眾范圍都要遠遠大于武俠影視劇本身。
茶文化在武俠影視作品的背景音樂中其實多有體現,就比如《滄海一聲笑》這首歌中,首先其是《笑傲江湖》武俠影視劇的插曲,插入時間則是令狐沖在結識了魔教長老曲洋與衡山派劉正風后,二人在臨終之際授予令狐沖《滄海一聲笑》這首歌。分屬正魔兩派的劉正風與曲洋結為友人這一幕讓許多人覺得難以理解,但是其實二人都是酷愛音律,劉正風擅長吹簫,曲洋擅長彈琴,二人雖然正魔不兩立,但是卻并不影響大家對音樂共同的喜愛,這也從側面印證出音樂的包容性。茶文化與音樂一樣,無論是正是邪、是敵是友,當大家坐落一方,共同品茶之時,一切的隔閡都仿佛煙消云散,這也是為什么茶文化能夠傳承數千年深入中華人民骨髓的根本原因。茶文化與音樂的共同性讓二者之間的兼容性非常高,茶文化下的武俠音樂也是音樂發展的必然過程。
2.1 茶文化形式與流行音樂的結合
武俠影視作品中的流行音樂主要會體現出“武”與“俠”這兩個點,武指的是武功,俠則是指俠氣。在武俠流行音樂中我們能夠很明顯的聽出這樣的武俠風格,《多情劍客無情劍》的主題曲《小李飛刀》的歌詞中就很直觀的體現出這一點歌詞中多用到“好本領”“揮刀劍斷”“刀鋒”這些詞匯體現出一個“武”字,而“無緣份只嘆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也十分好的體現出“俠”字。流行音樂要與其代表的作品貼近才能體現出該影視作品的主旨,如果給一個武俠作品配成兒歌,那便是不倫不類了。
在武俠影視作品中,茶文化形式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十分普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天機老人與上官金虹就圍繞倒茶展開了激烈的爭鋒,僅僅是一個倒茶而已,就能演變為兩方的武功比較,就如同在《天龍八部》中,虛竹誤打誤撞點破珍瓏棋局得到真傳一般,充分的體現出了茶文化對武俠作品中的重要性,而天機老人與上官金虹的打斗中出現的插曲正是主題曲《小李飛刀》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是圍繞倒茶的明爭暗斗形式,另一方面是具備茶文化風格的《小李飛刀》背景音樂,這樣的組合讓武俠影視作品中茶文化與流行音樂很好的統一起來。
2.2 茶文化精神與流行音樂的結合
如今許多的年輕人認為茶文化是一種不思進取的文化,這樣的想法是荒謬的,茶文化作為一種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其內涵是把握今朝、修身養性,這樣的精神在武俠流行音樂中多有體現,2013年《笑傲江湖》主題曲《逍遙》的歌詞中“歲月催人老,名利都忘掉”“愛恨滔滔,全都一筆勾銷,只想好好把握今朝”這些都是茶文化理念的體現,勾銷愛恨情仇、淡泊世間名利、把握今朝這樣的文化理念都是現代年輕人一方面爭名奪利另一方面卻不學無術的態勢所缺少的。當年輕人傾聽《逍遙》這首歌時,就能夠逐漸被感染,逐漸體會到這樣的茶文化思想,從而更加專心到學業、工作當中,少了勾心斗角的繁瑣,茶文化就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被傳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減少社會上的斗爭,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打下基礎。
2.3 茶文化特性與流行音樂的結合
茶文化是一種具備國際性質的文化,17世紀茶文化從中國傳入英國,在英國的殖民歷史中也將茶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如今除了中國、日本、韓國、英國等茶文化較為濃厚的國家,世界上的其他各個國家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茶文化基礎。武俠影視作品也是一樣,從原本國內自娛自樂到如今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李安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不僅榮獲了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也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可以說武俠電影在世界上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其瀟灑、復古的風格也讓歐美的觀眾極為喜愛。而《臥虎藏龍》中的影視原聲《永恒的誓約》《古寺》《月光愛人》等也在世界上廣為傳播。
茶文化與武俠流行音樂文化同樣具備世界性,二者的融合可以讓茶文化與武俠文化更好的流傳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更多的外國人領會到中國傳統風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美德,讓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茶文化在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已經超脫了茶葉、茶具的限制,而作為一種理念被廣泛的應用與各個領域。當代武俠影視作品其中所蘊含的茶文化可以說是一種茶文化的衍生產物,茶文化與武俠文化的合二為一是一種兩全其美的融合,而武俠影視作品中茶文化與流行音樂文化的結合則讓茶文化的傳播變得更加廣泛,利用具備茶文化理念的流行音樂讓更多的年輕人去聽、去思考、去學習茶文化的精髓,在社會上掀起茶文化優秀的美德理念。茶文化形式、精神、性質與武俠流行音樂文化互相結合,讓整個茶文化下的武俠流行音樂體系變得更加成熟、豐滿,也讓其具備的更強大的傳播性,能夠被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們所認識、接受,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觀念、道德在國際上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從而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
[1]蘇奕敏,王崗.武術影視文化價值回歸與文化傳播責任擔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02):57-63.
[2]戴清.“仙俠奇幻”影視文化熱的審美思考[J].中國文藝評論, 2015,(03):47-57.
[3]何法元.對電影《臥虎藏龍》中傳統音樂的賞析[J].電影文學, 2014,(05):146-147.
[4]劉麗丹.中國武俠電影音樂探究[J].當代電影,2013,(04):168-170.
[5]王雅琴.影視藝術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武俠影視作品為例[J].許昌學院學報,2013,(01):67-69.
[6]張欣.流行音樂中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與發展[J].大眾文藝, 2010,(19):13-14.
[7]韓璐.論武俠電影的聲音藝術創作[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 (01):87-94+106.
[8]李建坤.胡偉立武俠電影音樂的藝術特色研究[D].云南大學, 2013.
[9]任飛.傳播學視野下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研究[D].山東大學, 2012.
[10]李楊.影視作品中音樂思維的呈現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劉超(1981-),女,陜西咸陽人,碩士,講師,鋼琴教學即興伴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