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
摘 要: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再到教學目標,中學語文教學都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基礎,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理論也十分豐富。強化教學理論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理論之一,對初中語文作文寫作教學具有深遠影響,在眾多學者和教學實務工作者的研究基礎上,對初中語文寫作強化教學理論進行了簡單探討,主要闡述初中語文寫作中強化教學理論的產生、概念及具體應用等內容。
關鍵詞:語文寫作;強化教學理論;信息反饋
一、初中語文寫作強化教學理論的起源和發展
以斯金納為核心的美國心理學家團隊在人類心理學研究的過程中首次提到強化理論,該理論也被稱為修正理論或者行為矯正理論,由于該理論對心理的影響較深入,所以很快在各行各業產生影響。從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到醫院的專業心理護理,強化理論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語文寫作強化教學理論的內容
1.正強化
以斯金納為首的強化理論中一個最重要的理論就是強化理論,強化理論在初中生寫作過程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并且能夠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所謂正強化,就是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以便使這些行為進一步加強、重復出現。初中語文習作重點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初中教師一般都會采用強化理論進行學生的習作練習,比如,當進行寫作后,教師會給出相關批語,對寫作符合某一具體標準的學生給予獎勵,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找到信心與認同感,從而更有利于下次寫作的發揮,采用正強化進行寫作指導,是一種重要的理論性方式。
2.負強化
所謂負強化,就是對于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撤銷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以使這些行為發生的頻率提高。負強化雖然與正強化在實際運用方式上是相反的,但在本質上兩者都是為了強化某一種行為。在初中生進行寫作訓練時,由于寫作本身具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學生一般都會有厭惡或抵觸的心理,但是,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負強化,變化形式進行寫作練習,消除學生對寫作的厭惡情緒,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這一種方式是正確利用負強化理論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消退
消退屬于降低行為發生率的技術之一,是一種無強化的過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種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以達到消除某種行為的目的。在初中語文寫作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針對學生的錯別字或者病句的解決采用消退理論,以減少這些錯誤率的出現。教師在對學生寫作進行批改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把錯別字或者病句用重點符號標出來,并根據錯字的多少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懲罰,提醒學生注意這一問題,保證在下次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會出現這一問題。
三、初中語文寫作強化教學理論的應用
1.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獎勵為主,懲罰為輔
針對這些實際的理論內容,一般根據這些理論進行相關具體措施的應用,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實際運用方式就是懲罰與獎勵相結合,懲罰是指負強化的具體運用,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一些錯誤給予相應懲罰,正確的給予相應獎勵,使兩者達到一個相互平衡的機制,促使學生在語文寫作過程中對自我能力有更好的把握,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強化理論的一個重要運用形式就是獎懲結合。
2.適時進行強化
采用強化理論對學生進行寫作過程的指導,必須要掌握適時適度原則。一般從強化的時間來說,采用強化理論進行寫作指導,不能過分進行過程強化,否則學生就不會重視強化的過程,也就不能發揮實際的作用。也不能間隔時間太長,間隔時間過長,就不能發揮強化的真正作用,這樣也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下一次的寫作練習會更加不利,所以,必須要把握強化的次數和強度,充分發揮強化過程的積極作用,提高強化的可行性。
3.適時信息反饋,增強強化作用
所謂及時反饋就是通過某種形式和途徑,及時將工作結果告訴行動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勵效果,就應該在行為發生以后盡快采取適當的強化方法,在初中生的語文寫作過程中,通過強化理論進行信息反饋,提高信息反饋的質量與可行性,必須要及時講授相關的寫作任務的學習課程,一方面,知識與測試相結合,在講解后進行相關寫作布置,通過學生寫作作業充分反饋自身講授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從而促進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互動,為下一次寫作打下基礎。
中學生寫作強化理論在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要結合實際的寫作能力教學,在實踐中總結運用經驗,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從而促進語文課程學習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倪崗.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知識建構之探索[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16.
[2]倪崗.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知識建構之歷史溯源(二)[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