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鄭重,彭慶鋒
(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江西鷹潭335000)
探尋跨文化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交流
潘鄭重,彭慶鋒
(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江西鷹潭335000)
中國的茶文化沖淡平和,英國的茶文化愜意安寧,他們和而不同,卻都是人類共同的茶文化。當代世界正處在和平與發展的機遇下,同時在茶文化交流中我國又存在大量優秀的對外教學老師,這些都有利于跨文化教學中的茶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中進行茶文化交流,不但有利于豐富茶文化英語教學的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各國文化的融合,還有助于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但是為了更好地在跨文化中實現英語教學的茶文化交流,應該注重跨文化中茶文化的求同存異,還應該對英語教學的教材進行合理的編排,更應該將茶文化的交流方式進行多元化。只有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進行茶文化交流,才能使中國傳統茶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這不論對于中國還是世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跨文化;茶文化;教學
隨著G20峰會在中國杭州的勝利召開,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經濟的交流更加頻繁。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也正在隨著世界大趨勢相互融合發展。隨著這場全球合作的東風,也在迎風遠航,讓中國傳統而優秀的文化乘著和平之舟傳播到世界各處,使人類共享文明之光。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宣傳中國的一張鮮活名片,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呈現出非同凡響的意義。
1.1 中英的茶文化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無論是種植、飲用都是世界最早。從神農氏嘗百草,到《詩經·谷風》中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1]從“茶圣”陸羽到“茶仙”盧仝的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2]茶文化,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茶,在中國已經由起初的茶飲料上升到了精神層面,體現出中國人平淡寧靜的性情和為人處世的哲學觀。
對于跨文化英語教學,最有代表性的國家莫過于英國。顯然,英國是英語世界中最具文化底蘊的國度之一?!疤岬接幕?,多數人會聯想到英國人對文學作品的熱愛、對家庭、國家的忠誠、聞名于世的紳士風度等等,但英國政府發起‘關于什么被稱作英國偶像’這一問卷調查時,一杯茶卻處在首要地位,這一結果與英國人悠久的飲茶歷史和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盵3]由此可見,英國有著濃厚的茶文化傳統。在英國的社會生活中便有“下午茶”的習俗,許多英國文學作品也都相繼提到茶。比如狄更斯的《匹克威爾外傳》中就曾經八十六次提到“茶”,可見英國的茶文化已經由來已久。正是基于茶在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廣泛存在,在探尋跨文化英語教學中便具有了充分的可能性。
1.2 跨文化的現實基礎
所謂跨文化,便是在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隨著哥倫布航海,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便開始了最初的跨文化。但是由于當時的語言溝通存在諸多問題,所以跨文化只存在于簡單的物質層面,對于深層次的文化交流較少。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朝著和平發展的大趨勢行進,全球才真正地開始跨文化。對于跨文化來說,絕不是一方文化對另一方文化的殖民和掠奪,而是站在人類視角,以平等的心態審視全球文化。其目的是為了促進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就目前跨文化的現實基礎來講,非常適合文化的跨區域交流與合作。中國舉行G20峰會,正是以大國姿態對全球文化的合作與交流。中國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文化,這樣不但有利于激發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力,同時也有助于擴大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對世界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3 英語教學的必要準備
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實施,對于英語的學習到達了空前的局面。中國目前的大學都會學習英語,可見對英語的重視。當然,中國也存在著優秀的對外教學師資隊伍。他們不但了解英語表達,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制作、化學成分、藥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盵4]除了對茶文化熟稔,教師也十分明確茶文化的差異性。因為只有懂得文化的差異性,才會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各個國家茶文化的不同,進而達到文化上的求同存異,更好地為跨文化英語教學服務。
2.1 豐富茶文化英語教學的教學內容
以往跨文化的英語教學都是從語言層面解決溝通上的疑惑,對于文化的講授都是淺嘗輒止。所以容易造成在跨文化中無法實現精神層面的交流和溝通。將茶文化引入英語教學中,便是全新的探索和嘗試。茶,不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在以英國為代表的英語世界同樣存在,所以以茶文化進行交流就找到了兩種文化的共通點,可以將兩種陌生的文化迅速拉近距離,方便溝通。其次,茶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引入到英語教學中便增加了教學的厚重感,將跨文化的英語教學置于民族的文化譜系中進行的考量,有著重大的教學意義。同時,將茶文化交流引入英語教學中也是思維方式的轉化。中國教學講究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一種熟能生巧的教學模式。茶文化的交流則是一種更加西化的教學思想,更多的是讓學生進行活動,增加其參與感,來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2.2 有助于提高各國文化的交流融合
跨文化實施的基礎,便是承認文化的多樣性。中國茶文化的沖淡平和與英國茶文化的愜意安寧都是人類的茶文化,他們和而不同。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茶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將中國文化與英語世界的文化進行交流與融合,便可以使二者煥發新的生機,這不但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蘇,同時也有利于各國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而在跨文化教學中引入茶文化,便可以打破文化的窠臼,實現人類優秀成果的互利互惠。而且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茶文化交流,會使得中國與西方世界的茶文化達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3 有助于中國茶文化的傳播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都在不斷地增強,如何傳遞中國聲音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英語教學中加入茶文化交流,一方面是吸收各國優秀的文化,另一方面是傳播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茶文化作為中國經典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智慧和華夏文明的典型代表。對于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茶交流這一措施,既是將茶作為一種橋梁和紐帶來運用,又是將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進行宣傳,有著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3.1 注重跨文化中茶文化的求同存異
文化的差異性,正是跨文化交流中最棘手的問題所在。所以在茶文化交流中勢必要注意區別中英世界茶文化的差異性。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進行茶文化交流,必然會造成兩種文化的差異,這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所以在進行茶文化交流時,一定要做到“求同存異”。尋找中國茶文化和英語世界的茶文化的切合之處,而不是一味地講究“中國聲音”。只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真正地進行茶文化交流?!扒笸娈悺边€在于充分尊重跨文化英語教學中學生的特殊性,這樣才能夠達到文化協調,找到教學中茶文化交流的平臺和橋梁。
3.2 對教材合理的編排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和云系統的運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正因為時代的快捷和數據的強大,在跨文化的英語教學中,編排教材便具有了諸多優勢。借助網絡時代的便利,應該在茶文化交流使用的教材中更新部分老套無用的例子和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國內茶文化前沿研究的信息,并適當篩選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這樣便可以讓學生時刻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動向,也剔除中國茶文化陳舊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應該關注國外茶文化的發展現狀,在編寫課本時,充分考慮跨文化的特殊性,這樣才能在教材中體現出信息的價值,并實現與全球和時代的同步。只有這樣,才不會在英語教學中有突兀和生疏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跨文化的英語教學。
3.3 將茶文化的交流方式實現多元化
在跨文化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學中引入茶文化交流,其目的正是要傳播中國的茶文化,所以樹立茶文化傳播意識顯得相當迫切和重要。首先,應該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增加課堂上的互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茶文化?;诖耍瑧撟寣W生們真實地去體驗種茶、焙茶等一系列茶事,如此才能真正地令他們體會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其次,應該讓茶文化的交流走出課堂,在更大的平臺去實踐。例如可以趁著茶文化傳播的東風,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促成茶文化的國際交流。以茶為載體,進行英語教學。這樣的實踐就把空洞的課本學習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文化活動,這對于茶文化交流也是一種促進和發展。另外,因為英語教學是跨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便可以借助網絡的力量。由于當前視頻技術、傳播技術等手段進入到了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中,中國的茶文化出現了多元化和多樣化,這種與時俱進也受到了各國年輕人青睞。所以在這種契機下,應該將英語教學中引入互聯網。通過互聯網與各國友人進行茶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課堂的多元化。
總之,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進行茶文化交流,不但有利于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同時也利于各國優秀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不管對于中國還是世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余冠英.詩經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36.
[2]林德保,李俊.全唐詩卷(第二卷)[M].大連:大連出版社,1979:1500.
[3]劉章才.18世紀英國關于飲茶的爭論[J].世界歷史,2015(1):69—77.
[4]王玲.中國茶文化[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2:12.
潘鄭重(1984-),女,江西鷹潭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精讀教學,聽力教學,語音教學。彭慶鋒(1975-),男,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