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惠敏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衡陽421005)
以茶思維看大學生創業中的困惑
曾惠敏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衡陽421005)
學生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歸根結底是學生創業思維和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因此我們必須從合理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思維入手。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茶文化不僅是整個茶文化體系的核心和精髓,同時其中的茶思維更是倡導我們能夠積極主動的應對人生困難,同時在處事過程中,能夠以平靜心態,面對各種挑戰,而這正是多數學生所缺失的。本文擬從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分析出發,結合茶思維的相關內容,從而以茶思維視角分析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困惑,進而提出相應解決思路。
茶思維;大學生創業;困惑;創新能力;全面意識
大學生的數量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指標。但當大學生的培養數量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供需矛盾時,也就是學生培養的數量遠遠大于市場實際需求的數量,就會造成很多學生無法就業,也就是“畢業即失業”。因此如何才能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就值得我們體系化研究。在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時,除了增強教學內容、人才培養與實際需求之間的關聯性外,積極鼓勵大學生發揮自身聰明才智,創新發展模式,創造創業發展機遇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充分發揮大學生人力資源有著重要作用和價值。
隨著當前社會不斷變化,如今無論是學生的成長環境,還是學生的就業狀況都出現了歷史性的新情況,如今學生的就業思維已經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固定工作,同時受新的時代發展影響,如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被有效激發,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投身到創業活動中,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現階段大學生的新選擇。但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創業經驗較為局限,同時多數學生在資本管理、市場把控和流程建設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以至于很多大學生的創業倉促開始,失敗告終,從而使得很多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困惑和疑點。
首先,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其首要困惑,就是如何管控自身創業機構,也就是如何實現科學管理的問題。對大學生來說,其優勢在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同時也能夠及時有效將各種思維嫁接到自身創業發展中,而其創業時,也有一定方向和產品,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其需要充分有效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自身機構進行有效管理。如今多數大學生在科學管理方面存在困惑,怎樣實現企業運行資源的最大效能利用,怎樣促進自身創業機構實現最高效運轉都成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對的首要問題。該問題聚焦的核心是管理思維。
其次,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存在的困惑就是如何應對市場中存在的風險,當自身創業產品受到市場較大沖擊后,其如何調整自身心態,同時盡可能調整產品經營思路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活動來說極為重要。但目前客觀條件就是當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出現了一定問題之后,就存在停止創業或者繼續創業的困惑,因此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消除這一系列困惑,就值得我們深入探究。而這一困惑的根源就在于缺失必要的風險意識和辯證思維。所謂辯證思維,就是理性看待創業這一行為,同時對創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辯證全面的思維來看待。通過樹立完善的風險意識能夠幫助大學生有效應對創業過程中的風險,而樹立全面辯證的思維則能夠幫助我們正確對待創業這一行為。
最后,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存在對自身發展速度與規模如何調整的困惑。對很多學生來說,不知道自己的創業項目什么時候予以擴大,同時對創業發展階段認識不足。當學生在創業初期,獲得一定收益資本后,不知道是將其用于擴大規模,還是維護生產。這對學生來說,將成為影響自身的困惑。因此,如何才能有效打消學生的抵觸,并且幫助學生以合理的發展理念推動創業活動開展,就需要我們著重從學生的理念不成熟角度出發,通過有效指導,從而促進學生理性、健康處理創業過程中,發展規模與自身發展基礎之間的關系。
茶思維是我國茶文化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體系。茶文化的形成,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其中融入了我國社會的處世哲學,是值得我們深入繼承和發展的內容。可以說,茶思維不僅是一種成熟的思維體系,同時更是能夠對學生成長提供重要指引的思維理念,因此今天我們在解決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困惑時,我們可以將其與大學生健康引導之間進行合理有效的嫁接和融入。
茶思維,是一種處世態度,是我們處世的哲學和指導真理。飲茶的過程,就是等待的過程,要么細細品嘗,要么認真等待,待茶涼下來之后,才能品嘗。這實際上反映出一種心態,一種讓我們懂得人生哲理的心態。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對待發展,不能急于求成,要認真等待或細致品嘗。此外,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懂得相關茶禮和茶道的融入。禮儀行為規范不僅是一種道德,還是對我們個人品行為的有效約束。因此,豐富的茶思維,是完善青少年思維體系的重要內容。
茶思維,是一種吃苦精神,通過品茶,我們能充分感受到苦盡甘來。世上從來就沒有只有樂趣,沒有痛苦的事情。很多事情的轉機,都是在經歷一定磨難之后出現的。飲茶過程就是如此,很多茶葉微苦,發澀,尤其是品茶初期,我們更能感受到這一點。但如果經歷了初期品茶的苦,之后感受到的就是茶的香和甜。先苦后甜的思維,能夠有效引導我們經歷各種磨難,只有經歷了各種痛苦和磨難,才能認識到經歷的價值。
茶思維,是對自身精神和內涵的有效認知,通過品茶,我們能夠對自我實現準確認知和有效反思,可以說,茶思維是自身思維豐富和完善的重要媒介。在品茶時,往往是我們個人內心較為冷靜的時刻。此時。我們能夠對自身的精神和思維意識進行有效反思,而共同品茶時,我們也能在共同探討中,校驗自身行為,同時對其他好的行為和觀點形成正確認知。
大學生創業是我們應該給與充分鼓勵的行為。通過合理引導大學生創業,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同時也能夠在時代優勢下,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因此就需要我們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進行有效辨識,通過融入茶思維的內涵和特點,從而有效解決和處理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1 引導學生理性看到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挑戰與困難
大學生創業,本身就是一個新事物,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成為大學生創業有效開展的重要制約和影響障礙,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理性看待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通過學生提前對創業過程中存在的障礙樹立預防意識,才能幫助其對整個創業行為形成正確全面的意識。而理性看待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實際上也是茶思維的客觀反映。在茶思維體系中,其向我們展示了要形成理性辯證的觀點,比如想感受到茶的甘甜芳香,就必須從品嘗茶的苦澀開始,這實際上就是在告訴我們,在創業過程中,要想實現成功,就需要我們先沉住氣,正視自己正在經歷的過程和階段,以辯證全面的觀點來看待創業困惑這一問題。
3.2 幫助學生形成及時反省的意識和習慣
事實上,如果我們掌握了分析法,就能對客觀問題形成全面豐富的認知。所謂分析思維,就是對自身所處發展環境,以及個人優缺點形成全面、正確的認知觀點。想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困惑,就要引導學生對個人發展狀況予以完善認知。所謂完善認知,主要是學生自己能夠對自身問題、缺陷和不足形成全面認知,同時也能夠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尋找到正確的解決思路,通過自身完善,促進大學生創業活動得到有效落實。而形成及時反省的意識,需要我們充分有效借鑒整個茶思維體系。對茶思維來說,彌補自身不足,認清個人問題是其主要內容。因此,通過將茶思維有效嫁接到學生思想內涵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深度認清個人問題和不足,時刻戒驕戒躁,時刻注重解決個人問題和不足。通過及時有效的反省意識,從而幫助大學生順利實現自身創業,化解各種障礙和困難。
3.3 豐富學生管理思維,提升學生的分析和決策能力
想要有效消除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困惑和壓力,就必須從學生的內心疏導入手,通過對學生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思路,進而實現對學生創業的實質性指導。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對自己成立的創業組織進行有效管控的問題,其歸根結底就是管理思維和意識的樹立問題。一直以來,我們更關注的是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具體培養,但忽略了對學生管理思維的有效培養,以至于很多大學生有好的項目,卻沒有很好的管控能力,無論是企業的資金成本管理,還是企業的常規運營等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我們必須結合茶思維分類意識,有效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管理意識。通過學生分析、決策能力的有效培養,從而為學生處理實際經營困難提供重要幫助。
在鼓勵學生創業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創業大軍中。但客觀的看,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那么無論是學生的創業行為,還是學生自身,都面臨極大風險。而對大學生創業來說,我們意識到其在創業資金和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因此國家和學校都相繼制定和完善了相關配套政策予以扶持。盡管實施了相關扶持,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困惑并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長期集聚的壓力逐漸對學生的創業發展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影響,因此如何才能有效解決這些不足和問題,就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1]周純.當代大學生創業的現實困境及對策[J].高教研究,2013(4): 78-82.
[2]劉海鷹.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創業意向的關系:創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學報,2013(22):102-108.
[3]楊寧.創業教育: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J].高教研究,2014 (8):55-61.
[4]王曉蕾.簡析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因素及解決途徑——從外在客觀因素分析[J].商業文化,2014(17):121-125.
[5]牛冰非.茶產業鏈與大學生創業機會探索[J].福建茶葉,2015(6): 87-92.
曾惠敏(1972-),湖南祁東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