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麗
(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河北張家口 075000)
對茶文化旅游概念及相關問題的認識
白美麗
(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河北張家口 075000)
茶文化旅游具有審美、體驗、文化和休閑四種功能。其中,游客親身體驗農事(茶種植、采摘)活動是茶文化旅游的精髓,借助農事(茶種植、采摘)活動傳承的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本質,作為媒介的旅游活動是茶文化旅游的形式。
茶文化旅游;文化;茶;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一種將休閑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興旅游形式。目前,學術界對茶文化旅游內涵的理解,尚未達成共識。馬海云(2007)認為,茶文化旅游屬于民俗旅游的一大分支,是將茶文化相關資源與其他旅游資源有機結合,進行綜合開發和深度開發的新型項目,以吸引旅游者得到茶葉、茶具等物質產品和茶文化精神享受的一種文化旅行;[1]楊妮,李小明,楊駿(2007)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及茶文化為主題,以達到積極的休息和娛樂,獲取知識和體驗人生價值等為目的,而開展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旅游活動。[2]
鑒于此,在總結、分析國內其他學者關于茶文化旅游概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茶文化旅游活動,擬對茶文化旅游作出如下界定: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業資源及茶文化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認識和欣賞茶業資源,感受、品味茶文化為主要內容;以親身參與、親身體驗茶事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放松身心、品味文化、感悟人生為目的,集文化、休閑、體驗于一體的一種旅游活動。
從茶文化旅游的內涵看,目前學術界對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容、產品和形式等方面。就茶文化旅游的內容而言,茶文化旅游主要圍繞茶藝、茶道、制茶工藝、民間飲茶習俗、茶歌舞、茶鑒賞[3]等茶文化相關資源進行;就茶文化旅游的產品而言,茶產地山水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觀賞、各類茶葉的品嘗、飲茶習俗的觀賞和茶道茶藝的體驗、茶書茶畫茶詩詞的品味等都可成為茶文化旅游的主要項目;就茶文化旅游的方式而言,茶文化旅游主要以自然、清幽、淡泊、恬靜的休閑方式[4]開展旅游活動。
茶文化旅游追求的最佳境界是在休閑中品味(茶)文化。貫穿于茶文化旅游活動中的休閑是以游客的親身體驗為主要方式,主要通過體驗與茶業資源相關的內容,達到放松身心、品味(茶)文化、感悟人生的目的。
從茶文化旅游的內容、產品與形式看,旅游者可借助各種圍繞“茶”這一實體開展的旅游活動直接觀賞茶文化或親身參與其中體驗茶文化的魅力,實現外出旅游的初衷——放松身心,一種人人都在追求的休閑方式。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圍繞“茶”這一實體展開的旅游活動主要有對茶藝、茶道、制茶工藝、民間飲茶習俗、茶歌舞、茶鑒賞等過程的觀賞與體驗。在游客的觀賞與體驗過程中,茶文化旅游凸顯了四種功能:
2.1 審美功能
所有的旅游活動都具有審美功能。審美被旅游界眾多學者當作旅游的本質(筆者認為旅游的本質有待重新商榷)。學者們認為旅游需要藝術的想象、需要審美的情趣。這些似乎在茶文化旅游中并不缺乏。美在茶文化旅游中的體現有:風景迷人的茶園,青翠欲滴的茶林、千姿百態的茶葉、純潔高雅的茶藝表演等等,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些都引導、激發了旅游者的審美情趣,進而滿足了游客發現美、欣賞美的需求。這是游客在茶文化旅游中實現文化體驗、文化休閑的基礎。
2.2 體驗功能[5]
眾所周知,親身體驗是旅游的精髓。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可在滿眼青翠欲滴的茶園中,體驗親手采摘片片嫩芽的勞作過程;也可拜炒茶師傅當老師,教自己炒茶,待旅游行程結束后再將自己親手炒制的茶葉買回去,品嘗自己親手炒制的茶葉也別有一番情趣;還可親身體驗各種茶葉的不同沖泡方式,等等。在茶文化旅游中,類似的可供游客親身體驗的項目很多,這些都凸顯了茶文化旅游的體驗功能。體驗功能讓游客在旅游活動中變被動為主動,實現了旅游活動主人翁的地位及休閑目的。
2.3 文化功能[6]
通過各地開展的如火如荼的茶文化旅游可以獲知,各地所產的茶葉不同,自然各種茶葉背后所體現的地域性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如,茶葉的烹制、飲茶的習俗、茶藝的表演無不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各有千秋。各種融入地域特色的茶文化都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包含和體現了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茶文化旅游活動中,茶文化正是借助“茶”這個載體得以傳播和延續,旅游者也正是通過“茶”這一實體,在識茶、賞茶、品茶等一系列活動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進而滿足求知、求新、求奇的需求。這是游客在茶文化旅游中追求的本質。
2.4 休閑功能
休閑是指在非勞動及非工作時間內以各種“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調節與放松,達到生命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的目的的一種業余生活。科學文明的休閑方式,可以使智能、體能得到調節,使生理機能、心理機能得到鍛煉。在旅游中追求的“休閑”,其本質是逃離枯燥單調、充滿壓力的慣常環境,到一個全新的環境,進行一段時間的全新生活。在新的環境,游客可得到身體的放松、心靈的凈化、情操的陶冶。這一本質正好與休閑的內涵相迎合。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也正是通過圍繞“茶”這一實體開展的一系列體驗項目,在感知、品味茶文化魅力的同時,達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的休閑目的,這也是游客參加茶文化旅游的最終目的。
茶文化旅游將休閑農業(茶)、文化與旅游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融合。這次全新的融合折射出一類新型的旅游類型——農業文化休閑游。
就農業文化休閑游系統而言,內容很龐雜,茶文化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種;就農業文化休閑游的構成而言,休閑農業、文化與旅游是其三大主要因素。文章將以農業文化休閑游的三大構成因素為研究對象,對茶文化旅游的本質進行探析。
3.1 休閑農業因素
就休閑農業而言,在農業文化休閑游中,我們看重的是農事活動的過程,游客可以親自參加當地的農事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在旅游活動中,游客親自參加的農事活動與當地農民日常參加的農事活動,意義上是完全不一樣的。農民參與當地日常的農事活動是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是為了發展當地的農業經濟;而游客參與當地的農事活動是覺得好玩、好奇,以前完全不知道或完全沒見過,在游客內心深處把這種親身體驗農事活動的過程當作“玩”的一種方式,本質上是一種休閑。在該類休閑中,游客可在親身體驗中獲得身心的調節與放松,以往城市生活中難以掙脫的生活和生存、金錢和權利、煩惱和欲望的枷鎖在此刻煙消云散。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親身體驗的采茶、制茶、烹茶等農事活動,在游客看來,都是一些新奇的玩法,以前不曾了解,也不曾接觸,是一種放松身心的新型休閑方式。茶文化旅游非常重視游客在親身體驗茶事活動中獲得的休閑,這是茶文化旅游的精髓。
3.2 文化因素
就文化而言,在農業文化休閑游中所凸顯的文化,是一種伴隨著農事活動及農業發展而產生的文化,即農業文化。這種文化與農民的生活和農事活動密切相關,并借助農事活動這一載體得以傳承。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通過茶文化的物態文化(指茶樹栽培,茶葉采集、加工、保存及茶道,茶藝,品茶等活動方式和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茶花工藝品、茶桌、茶椅以及茶室等物品及建筑物的總和);通過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圍繞茶葉生產及消費形成的社會行為規范,如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制度文化;通過借助茶禮、儲茶、品茶、斗茶、點茶、茶點心、茶食、茶花、貢茶、書院茶、草庵茶等茶俗以及茶藝等表現出來的行為文化;通過人們在品茗飲茶過程中所表現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心態文化來學習、理解、消費、傳播茶文化。[7]在茶文化旅游中,借助茶種植、生產等農事活動得以傳承的文化,也是游客在親身體驗茶事活動中獲得的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本質。
3.3 旅游因素
就旅游而言,在農業文化休閑游中,與前二者相比,旅游是一個新生事物。旅游為農事活動與農業文化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也為游客參與農事活動、了解農業文化提供了機會和途徑;讓農事活動不再是農民的專利,為農業文化開辟了新的傳承方式,讓農事活動與農業文化突破地域的局限,促進了不同地域之間農業和文化的融合與交流。
在茶文化旅游中,旅游活動成為游客體驗茶事活動及了解、熟悉、學習茶文化的媒介、通道,是茶文化旅游的形式。
茶文化旅游是游客通過親身體驗茶種植、茶生產等農事活動,來探源文化、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的一種新型的休閑旅游形式。在這種新型的旅游形式中,體驗、文化、休閑是關鍵因素,在體驗中品味文化,在體驗中實現休閑,是茶文化旅游的精髓,也是新型旅游類型——農業文化休閑游的本質。
[1]馬海云.古老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茶文化旅游淺談[J].商場現代化,2007(9z):266.
[2]楊妮,李小明,楊駿.茶文化旅游初探—以杭州茶文化旅游發展為例[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29-31.
[3]文南薰.茶文化旅游產品組合性開發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為例[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7(2):81-85.
[4]王京傳,趙修華.我國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J].中國茶葉,2005(6):22-23.
[5]李玲.淺析婺源茶文化與休閑旅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7):186-187.
[6]楊坤武,明慶忠,李慶雷等.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昆明大學學報,2008(4):48-51.
[7]陳武英.唐宋茶道初探[J].寧波高等??茖W校學報,2000(1):49.
2015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HB15GL134
白美麗(1978-),女,山西山陰人,理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旅游可持續開發,旅游文化,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