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論我國少數民族采茶音樂的特點及其表現研究
劉 揚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采茶音樂是我國一種極具獨有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最早起源于江西南部,在各大重要的節日期間舉行的一種民間藝術。少數民族的采茶音樂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地方民族的文化和長期日積月累、長時期所產生的文化。我國少數民族具有豐富多彩的民歌藝術和其濃郁的民族特色文化,是金典的民歌藝術地區。目前,許多的民歌民謠流傳至今,這也充分的體現了各民族對民歌藝術的喜愛。
少數民族;采茶音樂;民族特色;表現方法
采茶是我國一種重要的民間歌舞,大部分都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區。茶文化是我國重要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并由此運用當地的特有的民族風情打造出屬于自己的茶音樂。然而,利用采茶時創作出的民謠音樂也是一種推動茶文化傳播的首要動力。茶可以使人真正地放松身心,舒緩疲勞的身軀,由此可見,茶文化音樂是基于茶文化理念的基礎。
采茶音樂是我國一種獨有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最早起源于江西南部,在各大重要的節日期間舉行的一種民間藝術。例如,春節,元宵佳節等。同時也是反映茶人生活當中的艱辛和極其努力想要生存發展的心理。為此,逐漸形成一種自身獨有的文化特色,受到了當地地區人們的喜愛,同時也對我國各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采茶音樂是具有豐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其民族特征氣息濃郁,風格特色鮮明,在各地區也是廣泛流傳。在社會不斷的變化下,采茶音樂也在不斷地傳承和創新,采茶音樂中富有本地強烈的藝術特色和鄉土氣息采茶音樂的發展,與地方的民間藝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也在不斷的承載和傳達地域文化,散發出的獨具一格的魅力。
在少數民族地區,采茶之風十分的盛行,當地人喜愛在采茶是進行音樂表演,長久以來流傳的采茶之風不斷演變不斷進行實踐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形成自身的民族區域獨特藝術。民間歌曲是少數民族用以表達思想情感、意志的藝術形式。采茶音樂所吟唱的民歌旋律多是帶來歡快,愉悅的節奏感,使之情感更加豐富。采茶時唱民歌體現了少數民族當地人對民謠的熱愛,在勞作時進行高歌一曲既能表達出他們在勞動中苦中作樂的歡快情懷,也能表達出民謠和茶文化對他們根深蒂固的影響。同時,也是少數民族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他們與眾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也使各少數民族形成了自有的性格特征。
1.1 茶歌
茶歌是由當地文化不斷演變而成的,也是由謠而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根據當地采茶人所創造的民歌歌謠,既旋律優美,曲調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茶歌是少數民族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與少數民族整體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茶歌是當地人在日出而作時對一天的辛苦和休息時抒發內心感情的一種歌唱形式,抒發自身內心的情感。民謠中不包括任何的修飾強調,也是一種以直接方式表達最本質的豐富情感。茶歌不僅僅是表現人們日常勞作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時也是體現男女愛情的一種表達方式,此外,也有一部分的民謠是反映著當今社會的現象等。音樂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文化,只有生活和文化兩者不斷的融合不斷的創新才能形成真正的音樂文化。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進步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識,避免傳統文化在我們手中悄悄的溜走和淡化。
1.2 茶戲
茶戲與唱戲的悠久歷史是分不開的,是一部極具舞臺藝術的文化曲。茶戲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茶和戲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北方的戲曲,一直與茶園的茶戲有關,屢次出現在歷史的戲園里的“戲”其實就多了一個“茶”字而已。在北京的吉祥茶園、文明茶園里、都統稱為茶,那是有故事的,在北京看戲都是在大德戲園子里,一邊喝茶一邊欣賞,歷史經歷著不同的變化,茶和戲的淵源之深厚,茶文化的繁榮不僅帶動了音樂和戲曲發展也同時給種茶人帶來了經濟上的收入。采茶戲是直接從采茶歌和采茶舞中演變過來的,人們主要是以當天或者自身所發生的茶事活動為主題。茶文化和茶戲曲兩者是相互的,茶文化是在戲曲中的一種表演形式,而茶戲曲利用茶文化中的精華來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藝形式。
1.3 安徽茶燈
安徽茶燈是一個宏大而別具一格的民間藝術,茶燈集花燈,歌舞,雜耍表演融為一體,茶燈多方面的反映社會生活場面和其內心世界。是古往今來不斷繁衍生息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且各具自身特色文化的戲曲表現形式。民風淳樸是群眾喜愛的民間傳統舞蹈藝術,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歷程形成了現在的茶燈藝術文化。茶燈在過去的表現中范圍狹小,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改進加工發展成現在多方面的表演藝術。根據茶戲不斷的演變,目前已成為我國不可缺少的民間傳統藝術,富有古老藝術氣息的傳統民間藝術表演。
中國民族音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背景文化。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并且資源豐富,少數民族茶音樂是傳統文化寶貴的財富,從中反映少數民族人們集體智慧與對音樂的的熱愛。我們應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文化一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不斷發揚,民族文化才不會被丟失。
茶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根據當地采茶人所創造的民歌歌謠,既旋律優美,曲調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茶歌是少數民族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與少數民族整體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我國是茶的故鄉,茶的歷史源遠流長,茶作為一種載體,他不僅僅可以幫助人類解渴還是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茶音樂、茶文化是我國重要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文化,同時也是一項不可舍棄的文化,茶音樂茶文化為人們創造了一種寧靜的氛圍和獨有的心境。
[1]楊曉燕,他年猶得作茶神,品茶品文品人生——茶和蘇東坡的生活,文學及人生初探[J],農業考古,2016(2);200-206,231
[2]清紀均等總篆,文淵閣四庫全書[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第844冊子部150陸羽撰《茶經》第619,
[3]鄧敏,宋代文人的茶詩生活與友誼——以蘇軾及同時代人為視點[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6);27
[4]吳思強,蘇東坡的煮茶經[J],茶博覽,20109(11):60-61
[5]閆謹,從蘇軾的茶詩中看宋代茶文化的特點[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0(3)50-52
[6]蔣棟元.試論茶的文化功能[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5):10-12
[7]付翠屏.滿—通古斯語族諸民族傳統民歌的形態特征[J].中國音樂.2014(02):38-40
劉 揚(1982-),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