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


[摘要]目的探討頭位難產的發病原因與圍生兒的關系。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頭位難產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另選取我院同期正常順產產婦150例作為對照組,分析頭位難產與圍生兒結局的關系。結果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持續性枕橫位、枕后位共有103例,占比為68.7%居多數,一般多采用陰道分娩,其他還有骨產道異常的9例,軟產道異常的11例,嚴重胎頭位置異常的76例,產力異常(宮縮乏力)的54例,各自占有的比例都不大。而在150例胎頭位置異常中出現持續性枕橫位的有92例,占61.3%,多采用產鉗助產的方式分娩,其他還有出現持續性枕后位的11例,出現高直位的10例,出現前不均傾位的25例,出現顏面位的12例;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使用陰道分娩的有103例,剖宮產的有47例。對照組自然分娩和陰道分娩的產婦明顯高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剖宮產和胎吸例數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新生兒窒息和胎兒宮內窒息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難產組新生兒新生兒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高于對照組新生兒,其中重度窒息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頭位難產的發生與骨盆大小、形態、胎兒體質量、胎頭位置,產力強弱密切相關。特別是胎頭位置異常。故正確、及時地處理,果斷地選擇分娩方式,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率以及圍生兒病死率。
[關鍵詞]頭位難產;妊娠;發病原因;圍生兒體重指數;妊娠并發癥
難產主要指的是在分娩的過程中,出現某些情況(比如陰道或子宮結構異常、嬰兒本身問題、子宮收縮無力以及母親骨盆狹窄等)導致分娩進程受阻的一種分娩,在臨床上表現為分娩進程緩慢、分娩停止等癥狀。頭位難產指的是非枕前位胎頭,因在盆腔內回轉受阻,成為持續性枕后位、枕橫位;或因胎頭俯屈不良,胎頭呈不同程度的仰伸,遂成面先露、額先露、頂先露等。在頭位分娩時,不容易界定難產和順產,正常情況下都需要經過試產才能最終確診,如果不能在早期對頭位難產進行判斷和處理,就會對母嬰健康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對于懷孕至分娩的保護和注意措施更加全面和完善,為加深對頭位難產的基本認識從而提高對其的預防和治療,因此對于本院收治的150例頭位難產產婦的發生原因,處理過程以及妊娠結局等臨床現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資料來自于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頭位難產產婦,其中年齡21~37歲,平均(27.3±2.1)歲,孕婦懷孕周數為36~41周,平均(38.6±8.1)周,初產婦為106例,經產婦為44例。根據其病歷以及臨床特征檢查,確定所有產婦全都是符合頭位難產的判定標準的。另選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順產產婦150例作為對照組,其年齡21~41歲,平均(28.3±29.1)歲;孕婦懷孕周數為36~41周,平均(38.6±8.1)周,其中初產婦有95例,經產婦55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齡、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分娩時胎兒頭部先露,因為產婦精神狀況、產力異常、產道以及胎兒等方面的因素導致胎兒不能自然通過陰道娩出,需要給予陰道助產法或者剖宮產進行生產的分娩即頭位難產。
1.3方法
根據孕婦的情況實施人工破膜、靜推安定以及小劑量靜脈滴注催產素,對于枕后位或枕橫位孕婦,保持側臥或使用適當方法進行胎位糾正和宮頸封閉等處理,在進行試產3h左右,根據患者的產程圖型、頭位評分和胎心情況選擇適當的分娩方式。產程圖型主要分為:Ⅰ型陰道自然分娩型,正常孕婦應為該產程圖;Ⅱ型可能分娩型,主要為孕婦潛伏期相對較長;Ⅲ型可能助產分娩型,孕婦表現為活躍期出現兩個階段延長或者減緩階段延長;V型剖宮產分娩型,孕婦表現為活躍期最大傾勢階段或加速階段、宮口開大梗阻,或胎兒頭部下降梗阻。如果在手術中實施助產措施后,分娩仍不能順利進行,并且出現胎兒的窘迫或產婦生命體征異常,應及時進行剖宮產手術取胎,切勿強行實施,確保母嬰安全。
1.4觀察指標
觀察產婦的難產原因、分娩方式以及產時胎方位和分娩方式的關系。分析頭位難產與圍生兒結局的關系。Apgar評分:Apgar評分即為新生兒評分,也稱阿氏評分,在新生兒出生后,立即進行相應檢查,主要包括皮膚顏色、呼吸、反射、肌張力和心率五項。通過檢查結果,對新生兒的身體情況進行有效評估,評估結果總分為10分,8~10分為新生兒正常,4~7分為新生兒輕度窒息,低于4分為新生兒重度窒息。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統計軟件SPSS12.7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150例頭位難產的發病原因
根據本院的150例頭位難產產婦的臨床資料可以看出其發生該難產原因的主要是胎頭位置異常,其中持續性枕橫位、枕后位共有103例,占比為68.7%居多數,一般多采用陰道分娩,其他還有骨產道異常的9例,軟產道異常的11例,嚴重胎頭位置異常的76例,產力異常(宮縮乏力)的54例,各自占有的比例都不大。而在150例胎頭位置異常中出現持續性枕橫位的有92例,占61.3%,多采用產鉗助產的方式分娩,其他還有出現持續性枕后位的11例,出現高直位的10例,出現前不均傾位的25例,出現顏面位的12例。
2.2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比較
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使用陰道分娩的有103例,剖宮產的有47例。對照組自然分娩和陰道分娩的產婦明顯高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剖宮產和胎吸例數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產婦圍生兒的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死亡、死產、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頭皮血腫、新生兒吸肺發生率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頭位難產可能增加胎兒不良預后幾率。對照組新生兒窒息和胎兒宮內窒息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頭位難產是引起胎兒窒息和新生兒窒息的原因之一。見表2。
2.4難產兒與新生兒窒息的比較
難產組新生兒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高于對照組,其中重度窒息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正常新生兒明顯高于難產組,且比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對于頭位難產首先應該準確的進行識別并確認當前的難產類別,然后確診為頭位難產后進行針對性的救治才能更好的保障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在分娩過程中的三大分娩因素胎兒、產道、產力將對頭位難產產生重要影響。首先胎兒頭部位置出現了異常、胎兒巨大或者畸形,這都會影響到整個分娩過程,最終造成頭位難產;還有在產婦出現了骨盆狹窄或者畸形骨盆的狀況也同樣會極大的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造成難產;最后就是宮縮力出現了異常,宮縮乏力等現象使得分娩難度增大使得胎兒不易順利產出,而這些因素都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分娩的順利完成甚至形成頭位難產的現象。本研究中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持續性枕橫位、枕后位共有103例,占比為68.7%居多數,多采用產鉗助產的方式分娩,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使用陰道分娩的有103例,剖宮產的有47例。對照組自然分娩和陰道分娩的產婦明顯高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剖宮產和胎吸例數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新生兒窒息和胎兒宮內窒息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難產組新生兒新生兒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明顯高于對照組新生兒,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頭位難產的發生與骨盆大小、形態、胎兒體質量、胎頭位置,產力強弱密切相關。特別是胎頭位置異常。故正確、及時地處理,果斷地選擇分娩方式,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率以及圍生兒病死率。
在實際的臨床操作中總結而來的經驗顯示,分娩過程中即便是頭先露也并不一定代表肯定能正常分娩。由以上可知,在胎兒、產道、產力這三個因素的關系將會對整個分娩過程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唯有良好的處理胎兒、產道、產力這三個方面的相互影響關系,才能更好的解決難產問題,并保證產婦和胎兒都能健康安全。首先在孕婦進行B超檢查時應將胎兒的狀況進行細致的分析,將可能出現的現象以及問題都全面考慮到位,這樣才能幫助在接下來的分娩能順利進行。對于宮縮異常的問題,在產婦的臨產后潛伏期內要維持較為規律的宮縮以促宮頸擴張和胎頭下降。若出現宮縮乏力和不協調宮縮或超過8h則給予支持療法并可用安定、杜冷丁等藥物讓產婦有充分休息以調整宮縮,必要時試用催產素靜滴加強宮縮以便順利分娩。若失敗再考慮剖宮產結束分娩。當發現活躍期異常時就一定要及時的進行細致的檢查,包括胎兒頭部位置、胎兒與骨盆關系等。及時的發現并適時地進行位置調整以確保分娩能夠順利進行這些都是關鍵性的解決處理措施。如活躍期延長或停滯,需用催產素靜滴加強產力,適時行人工破膜促胎頭下降,人工擴張和局部處理宮頸以及徒手旋轉異常胎方位等。為陰道分娩創造了條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陰道助產方式來幫助處理難產的問題,比如使用產鉗助產就能很好的幫助順產。即便發生了難產現象醫生也會盡可能的幫助產婦完成陰道分娩,實在不行甚至是危及到產婦或胎兒的生命安全才會進行剖宮產。所以在進行陰道試產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做好每一個細節幫助該分娩方式順利進行,耐心觀察不要妄下結論,盡量減少剖宮產率才是更多的為產婦以及胎兒的健康著想。
本院收治的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持續性枕橫位、枕后位共有103例,占比為68.7%居多數,一般多采用陰道分娩,其他還有骨產道異常的9例,軟產道異常的11例,嚴重胎頭位置異常的76例,產力異常(宮縮乏力)的54例,各自占有的比例都不大。而在150例胎頭位置異常中出現持續性枕橫位的有92例,占61.3%,多采用產鉗助產的方式分娩,其他還有出現持續性枕后位的11例,出現高直位的10例,出現前不均傾位的25例,出現顏面位的12例,150例頭位難產產婦中使用陰道分娩的有103例,剖宮產的有47例。對照組自然分娩和陰道分娩的產婦明顯高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剖宮產和胎吸例數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新生兒窒息和胎兒宮內窒息明顯低于難產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對于出現的難產產婦都會盡可能的完成陰道分娩,這樣也更有利于產婦和胎兒的健康,包括使用產鉗助產也是為了更好的順利完成陰道分娩,只有在陰道分娩實在不能順利進行甚至會威脅到產婦或胎兒的生命安全時才轉而使用剖宮產的方式。對于產婦和胎兒最為安全穩妥的做法就是將難產及早的預防最終保證整個分娩過程能夠順利完成。順利的進行陰道分娩而降低剖宮產率將更有利于提升對產婦和胎兒健康的保護。而胎兒頭部位置異常是當前構成頭位難產的主要影響因素,所以有效的糾正胎兒頭部位置是最為重要但也是比較難以達成的措施。胎兒頭部位置異常是可以在孕期或者是分娩早期利用一些方法來將位置轉正的,比如運用一些適當的體勢或者手法,這樣也就能很好的幫助在使用陰道分娩時能夠順利完成。還有良好的對產婦的身體綜合體征以及各項數據進行測量觀察,分析出最為合適的分娩方式以減少難產的發生率。注重營養均衡避免出現巨大兒、畸形兒的情況也能良好的降低難產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