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珍+涂燕喜+葉秀云

[摘要]目的探討42例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的甲狀腺病患者護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的甲狀腺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1例,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方式基礎上增加綜合護理,從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等方面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后其護理總護理滿意度(95.24%),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的對照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后其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呼吸困難和窒息、神經損傷、手足抽搐、甲狀腺危象、皮下氣腫)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經口人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能使治療效果顯著提高,并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經口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手術;護理
甲狀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病癥,女性患者多。甲狀腺在頸前部,傳統的甲狀腺手術易在頸部留下明顯的手術瘢痕,影響美觀,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腔鏡甲狀腺切除術通過管壁切口進行手術,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體表沒有手術瘢痕。自2009年世界上首例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成功后,被越來越多的醫患所認可,成為一種新型的甲狀腺疾病手術治療,其臨床護理也成為眾多學者關注與研究的問題。本研究比較分析了42例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旨在探究該疾病的護理理想方案,為其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42例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入選標準:(1)無呼吸困難、聲音嘶啞、飲水嗆咳、鼻腔病變等癥狀;(2)無視物模糊,無頭痛、惡心嘔吐等現象;(3)經檢查,肝、腎功能均正常;(4)無心、肺、腦合并癥。
隨機分組均經過倫理同意。根據研究方案,采用隨機數字表分配法,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1例,均為女性。對照組患者年齡23~62歲,平均(42.3±8.8)歲;腫物直徑2.4~5.8cm,平均(3.61±1.45)cm。研究組年齡25~66歲,平均(45.1±9.0)歲,腫物直徑2.9~6.0cm,平均(3 57±1.39)cm。兩組患者年齡、癥狀等一般性資料經統計軟件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行手術前30min,患者靜脈滴注0.9%NS100mL+頭抱硫咪或頭抱替胺;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躺在手術臺上,選擇仰臥位姿勢,保持頭部后仰,在其肩部墊枕,兩側置沙袋固定;給予1:2000000腎上腺素加上1%利多卡因經鼻氣管插管進行麻醉;然后對口腔內進行碘伏消毒,采用三孔法,一是在口底載膜正中,舌系帶前方,舌下腺導管開口問1cm縱行切開,二是在口腔前庭,兩側尖牙外側,避開頰神經分別各切5mm切口;建立通道,分離頸闊肌深面的疏松結締組織,顯露甲狀腺組織,植入腔鏡,然后用超聲刀行甲狀腺切除手術;切除后,沖洗手術野,進行傷口止血,4-0薇蕎間斷縫合切口,用彈性膠布加壓包扎,手術完畢。
1.3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護理方法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方法,包括術前的準備工作及術后的監測護理、口腔護理、并發癥護理、體位和飲食指導。
手術前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心肺腎功能檢查、頸部x線片檢查、甲狀腺彩超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凝血功能等檢查。囑咐患者禁煙禁酒;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有效咳嗽訓練,告知患者術前8h禁食,給患者做過敏試驗,為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
手術后護理人員進行全身麻醉后常規護理方式,手術后囑咐患者休息采取平臥姿勢,并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氧療量2~3L/min),使患者呼吸道通暢;同時囑咐患者頭應側向一邊,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常規心電監護,認真觀察患者神志、體征的變化情況;觀察患者是否有惡心、嘔吐等現象發生;術后6h即可給予患者溫熱流食,術后1~2d可給予患者半流質飲食,術后無異常情況發生可給予患者普通飲食。護理人員告知患者盡可能減少頸部活動,防止因患者頸部擺動或過度屈伸而對手術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同時還應囑咐患者保證充分休息,預防感冒咳嗽。
1.3.2研究組護理方法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方式基礎上增加綜合護理,在術前及術后均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包括術前的心理護理及術后的健康指導。
由于患者對手術治療認識的缺乏,而產生極度的焦躁恐懼的情緒,非常憂慮是否會留下手術瘢痕。針對患者的心態和擔憂,作為護理人員應及時和患者溝通,耐心向患者講解治療和護理中的注意事項,穩定患者的情緒,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并向患者介紹手術的操作方法及以往的病例恢復情況,消除患者的擔憂;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密切關注患者的思想動態,與家屬共同制定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手術依從性的提高。
護理人員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指導,詳細講解出院的注意事項:患者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防止疲勞,不宜做頸部劇烈的運動;飲食忌油膩、煎炸食品,禁煙禁酒,多食海帶、紫菜及新鮮的蔬菜、水果;忌郁悶、忿怒和急躁的情緒,保持積極開朗的心情;同時鼓勵患者堅持戶外活動,多曬陽光,以促進皮膚中的前D3轉變為D3;囑咐出院后定期復查,若有頸部腫塊、甲狀腺功能低下及甲亢癥狀則應馬上來院問診。
1.4評價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長短及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分析護理效果,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讓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評價,評價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四個等級,計算總滿意率。從患者的住院時間、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x2檢驗與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根據患者手術治療及護理的住院時間評判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照組患者最長為10d,最短為7d,平均(8 24±2.14)d;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最長為8d,最短為5d,平均(6.57±1.96)d,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的住院時間短(t=2.64,P<0.05),患者病癥痊愈快,護理效果更佳。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后,由表1可知:對照組21例患者中有5例出現了呼吸困難、窒息現象,5例神經損傷,4例出現手足抽搐,3例甲狀腺危象,2例皮下氣腫。相比而言,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共出現3例并發癥,分別為1例呼吸困難、窒息,1例神經損傷和1例手足抽搐。經統計軟件分析可知,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46,P<0.05)。
2.3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由表2可知:對照組21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后,6例非常滿意,5例較滿意,4例滿意,6例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為(71.43%);研究組21例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后,不滿意患者(1例)例數明顯比對照組少,而非常滿意和較滿意患者數量明顯比對照組多,其護理總滿意度為95.24%。經數據分析,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29,P<0.05)。
3討論
甲狀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病癥,女性發病率高。傳統的甲狀腺手術住院時間及術后恢復時間較長,且會在頸部留下較明顯的瘢痕,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發展,患者對手術的微創性和美容要求增加。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的主要特點是創傷小、康復快、頸部無切口、利于美觀,受到患者的歡迎。
目前,對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后的護理研究較多。魯鐵華和王敏總結出該手術術前護理重點在于心理護理及口腔的準備,術后護理重點在于口腔護理、飲食指導、并發癥密切關注而和預防,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在術后4-11d均出院。倪小英等研究也發現該手術術前心理護理,檢查有無口腔炎癥等工作十分重要,術后嚴密監測并發癥癥狀及預防,做好口腔引流管護理、口腔護理及飲食指導至關重要。本研究對前人的研究結論進行總結,歸納得出了本研究中的綜合護理方案,在傳統常規護理方法上,針對性對患者實施了術前的心理護理及術后的健康指導。該方案較常規護理方式全面,針對患者手術的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積極地配合手術。同時在術后對患者和家屬均進行了健康教育,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其痊愈時間短、治療效果較好,患者并發癥(呼吸困難和窒息、神經損傷、手足抽搐、甲狀腺危象、皮下氣腫)發生率明顯更低,且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顯著升高。本研究結論與前人的結論均保持一致。研究結果表明,經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患者康復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
綜上所述,對經口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