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顏+王福彬+陳國歡



[摘要]目的探討杏壇鎮年居民死亡原因與去死因壽命分析情況。方法選取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2015年3月~2016年2月死因監測資料進行分析,觀察杏壇鎮居民年齡比、性別死亡率和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狀況。結果杏壇鎮居民男性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死亡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疾病死亡狀況中,循環系統死亡率最高,其次為腫瘤死亡率,其他依次為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損傷和中毒死亡率、傳染病死亡率,精神和行為障礙死亡率最低。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死亡率中,肺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肝癌、胃癌、結直腸癌。男性中的主要去死因壽命損失順位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女性中的主要去死因壽命損失順位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結論掌握我鎮的死亡疾病譜,能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流行趨勢與發展,為我鎮出臺地方性的行政文件提供科學支撐。
[關鍵詞]杏壇鎮;居民;死亡原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于身心健康的需求也明顯增加,國家對于公共衛生服務投入的加大,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關注也明顯增加。80年代初人口學研究投入興起,在人口、公共衛生、統計學和醫學等方面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對于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統計學情況也不斷深入。本研究通過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居民死亡原因情況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2015年3月~2016年2月死因監測資料進行分析,人口資料采用我市公安部門統計數據,采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管理系統中死因數據,采取縣(區)及縣(區)級以上醫療機構診療報道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查的雙軌制報道形式進行死亡原因的調查。
1.2方法
數據收集是利用《國家死因監測網》杏壇鎮死亡監測數據,對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按照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IO標準分類標準,對錄入的數據采用Epidate雙錄入法,檢驗數據的一致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杏壇鎮居民年齡比、性別死亡率;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狀況;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死亡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居民死亡醫學報告卡由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人員審核合格后,市級專業人員對死因鏈的邏輯性和編碼進行復核,使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DeathReg2005死亡統計軟件進行錄入和統計分析。死因順位指按照各類死因構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說明各類死因的相對重要性。
2結果
2.1杏壇鎮居民年齡、性別死亡率比較
各年齡段死亡率情況,85~居民死亡率最高,其次是<60、75~、80~,其中70~歲死亡率最低。經x2檢驗分析,男性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10.56,P<0.05)。見表1。
2.2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狀況
主要疾病死亡狀況中,循環系統死亡率最高,其次為腫瘤死亡率,其他依次為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損傷和中毒死亡率和傳染病死亡率,精神和行為障礙死亡率最低。各年齡段死亡率中,腫瘤死亡率、循環系統疾病死亡率最高,其中腫瘤死亡率主要分布在<60、85~、60~、75~年齡段,循環系統疾病死亡率主要分布在<60、85~、80~、65~、75~、60~年齡段。見表2。
2.3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死亡情況
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中肺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肝癌、胃癌、結直腸癌。見表3。
2.4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去死因壽命分析
對男性壽命損失影響居首位的是惡性腫瘤,將惡性腫瘤死因去除后,男性平均壽命增加3.81歲,其余去除死因壽命損失排位依次是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女性壽命損失影響居首位的是心血管疾病,將惡性腫瘤死因去除后,女性平均壽命增加2.95歲,其余去除死因壽命損失排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見表4。
3討論
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活動范圍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隨之而來帶給居民死亡的原因也逐漸增多,了解居民的死亡原因,減低這些因素帶來的死亡影響,是減輕社會負擔的迫切需要。疾病死亡原因分析屬于醫學統計學的重要內容,死亡率可以對當地影響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進行評估,從而為衛生行政部門更好的進行區域衛生規劃和有效分配衛生資源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居民死亡率、期望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公共衛生水平的指標,通過分析杏壇鎮居民死亡原因情況,完善和整理居民死亡疾病譜、傷殘死亡、意外死亡的統計學問題,為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流行趨勢,特別是慢性疾病和惡性腫瘤引起死亡統計數據。本研究選取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2015年3月~2016年2月份死因監測資料進行分析,觀察杏壇鎮居民年齡比、性別死亡率和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狀況。結果表明,杏壇鎮居民男性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死亡率,分析其原因主要和男性居民在危險環境因素中暴露的時間較長,暴露的幾率明顯增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明顯降低,進而造成其死亡的發生率也明顯增高,同時男性居民的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較多,自我保護和自身健康的意識薄弱,因而提示男性居民相對于女性居民更加需要加強健康宣傳教育。不同年齡段疾病死亡原因中,循環系統死亡率最高,其次為腫瘤死亡率,其他依次為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損傷和中毒死亡率和傳染病死亡率,精神和行為障礙死亡率最低,提示以心血管、腦血管為代表的循環系統死亡率最高,可能是由于人口老齡化,吸煙飲酒、肥胖、不良生活習慣等危險因素水平增高,因而循環系統死亡率也呈現增高的趨勢。同時隨著人們飲食習慣改變、生活壓力增大,各類污染發生率增多,均造成了腫瘤死亡率增加。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中肺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肝癌、胃癌、結直腸癌,肺癌發生率的增高和吸煙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我國提出的全國性公共場所禁煙法律的實施,吸煙雖然可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目前對于處在吸煙高峰期的人們來說,禁煙活動帶來的效應仍然不是十分明顯,需要在未來的幾年才能有一定的效果。肝癌作為我市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也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肝癌目前公認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黃曲霉毒素等作用,另外加上飲水污染、遺傳因素也是肝癌發生的原因之一。去死因分析結果顯示,對男性壽命損失影響居首位的是惡性腫瘤,將惡性腫瘤死因去除后,男性平均壽命增加3.81歲,其余去除死因壽命損失排位依次是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女性壽命損失影響居首位的是心血管疾病,將惡性腫瘤死因去除后,女性平均壽命增加2.95歲,其余去除死因壽命損失排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結果提示,男性人群惡性腫瘤是首要的死亡原因,女性則是以心血管疾病為主要的死因,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是居民排名前三位的死亡原因,提示慢性疾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殺手,這可能和環境的污染,居民的食品安全,人們生活壓力加大等多種復雜因素有關。總之分析杏壇鎮居民死亡原因情況,可以為杏壇鎮更好的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為杏壇鎮出臺地方性的行政文件提供科學支撐,從而達到減輕社會負擔,提高居民健康素質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掌握我鎮的死亡疾病譜,能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流行趨勢與發展,為我鎮出臺地方性的行政文件提供科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