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鑫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2263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我們都意識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比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那么,對于高中數學學科教學而言如何在課堂上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如何令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欲望得到最為充分的激發是高中數學改革一直尤其強調的問題.筆者認為讓學生發覺自己學習活動的趣味性與價值是最好的方法,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高中生來說是格外重要的.正如古人之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人們對于美好的事物總是抱有無限的向往的,所以,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創造出一個充滿著美感的教學情景,讓數學課堂變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機趣盎然,使得學習本身就充滿樂趣,并因此變得更有吸引力.
例如,我們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場景:漆黑一片的教室里有一架衣柜,在衣柜里放著除了顏色其他各種屬性都相同的黃色、綠色手套各兩副,那么,如果要取出一副顏色相同的手套,最少應取出幾只?這是一道與生活有緊密聯系的數學題,這樣的例子能夠很快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可能很多人會這么想:假設第一只是黃色,那么就需要另一只黃色的來配對,但取出的第二只可能會是綠色,第三只也可能是綠色,這樣進行下去,最后一只一定是黃色!所以,這樣看來,最多要把四只全部取出來才行,所以認為答案是四只.這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鉆研精神進行肯定,然后指出同學們忽略的一個問題,即題目只要求配對出一副顏色相同的手套,并沒有規定顏色,同學們這時會發現自己思維上的問題,最后在嘩然聲中明白題意,確定答案為三只.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打破了思維的定勢,還在積極主動的參與后,進一步體會到了數學奇妙的美感.教師的教育與引導讓學生在這樣有聲有色的數學世界中收獲了知識,提升了能力,感受了美妙.
從直觀的現象和事件抽象為數學化語言是學生素養提升的一種表現,如何滲透這種建模的意識呢?創設直觀形象的模型也能較為準確地剖析信息的特征,而且更具趣味性.

模型2:求(1+x)n+1展開式中xm的系數.(可將(1+x)n+1分解成(1+x)n(1+x),分別求它們展開式中xm的系數)
學生在留下難忘印象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抽象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現實內容.
學生的思維是具有發展性和可塑性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時應該注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在問題解決后,可以追加2個問題.問題1:很好!為什么會想到此法的呢?問題2:還有其他解法么?借此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處.
當然,課堂教學始終是不斷變化的,教師如果一味按照事先的教學預設實施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自主性可能就被無視或忽視了,機械或呆板的課堂生成.因此,教師在預設問題或生成性問題的探究中都應首先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解決.教師在課前應通過多維預設使得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以體現.多維預設就是教師根據課標、教材、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授課思路與方式的設計,并且在動態組織教學和學生互動中能夠準確抓住生成的時機與資源,諸如學生學習狀態較為興奮并踴躍發表精彩觀點的時候;學生在認知或者理解上產生錯誤的時候;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產生思想火花的時候;教與學過程中學生出現表情、情緒變化的時候,教師都應及時而準確地把握到學生所傳遞出的反饋訊號,并及時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與交流,將富有價值的生成資源及時的捕捉并科學納入課堂教學的臨場設計之中,使得課堂教學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真正呈現出生機和活力.
[1]陳米華.淺談數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J].中國數學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