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國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12-02
這是一堂鹽城市農村語文教學的觀摹課——《月光啟蒙》,執教者——王先娟老師雖然是一名普通的農村語文教師,其教學中所昭示的強烈的激情與濃濃的親和力,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這課堂對于我們這些身在農村,傾心教改的教師來說,毋庸置疑是一個非常值得汲取營養的藍本。
【教學流程】
教師(板書課題,將月光小院的背景投影到屏幕上),用散文化的語言,讓學生走進月光下的籬笆小院,走進作者的童年。
學生(進入老師營造的美好境界里),一曲優美的、充滿愛意的童謠緩緩地流淌進孩子們的心中。學生入情、入景,體會到母親的辛苦、母親的愛心、母親的忙碌、母親的高興……
老師(請一個學生做孩子,自己扮母親),學生們閉上眼睛來感受母親甜美的歌聲。學生神游歌謠里營造的境界,感受到:歌聲的動聽,歌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母親對孩子美好未來的憧憬。
貧窮之地、貧窮之家,卻歌聲陣陣。重點語句:“黃河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的理解就自然天成。
教師:母親美妙的歌聲讓作者如癡如醉,身心的感受美妙而新奇:“母親用甜甜的聲音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學生(從優美的文字中,領悟獨特的東西)母親似花、嗓音像花。
老師(引讀的方式)讓學生感悟《小紅孩》的童謠。
學生體會到童年夏夜的美妙。
作者(由作者孫友田對母親的評價的優美文字)引導學生深情誦讀,深切體會作者的感激之情。
教師把這段文字改寫一首小詩,進行語言訓練,配樂朗讀。學生從訓練中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是因為母親無數的辛勤付出。。
教師(介紹作者孫友田母親后來的情況)。給學生情感造成強烈反差:一面是母親有深深的恩情需要報答;一面是作者面對老年癡呆的母親卻無從表達的。
老師(水到渠成)引導學生幫助作者訴說心里話;再對自己的母親訴說心里話。
【教學啟示】
一、催化學生美麗情感的酵母——老師優美的散文化教學語言
美麗的情感是需要培養和激活的。教師充滿激情的教學語言,正是學生情感熏陶的催化劑。教者閱讀情感豐富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激活學生閱讀情感的基礎;學生閱讀情感的激發更重要,因為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目標。
上面的這個教學案例,教者在其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之中,凸顯了“情感目標”——這是新課標中三維目標中的重要目標。教學伊始,教師以優美的散文化的語言,用甜美的聲音,為學生敘述課文的開頭部分。輔之以 “月下小院” 美麗的投影。讓學生融入作者童年的生活環境中。
然后,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都用精美的語言,入情而動聽的聲音或小結,或引導。使教學流程過渡自然,學生情感流淌無隙。
這樣,學生對這篇優美的回憶性散文的理解就會真切、自然。感情的理解和建構也就容易牢固。
二、醞釀學生美麗情感的酵池——及時恰當的實效性語言訓練
學生是鮮活的,是可愛的。雖然我們獨生子女的大環境孕育了諸多性格和情感缺陷,但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糾正他們的性格缺陷,彌補他們的情感缺失。
案例中的教師,就是做著美麗情感的培養工作。教者充分地利用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情感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的培養。
上課之始,教者身體力行,展示語文教學的魅力,凸顯語文的人文性。用自己聲情并茂的歌謠吟唱,讓學生陶醉,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體現出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力。
授課過程之中,教師用伴音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在音樂旋律里溫習濃濃的母愛;用詩歌補充的方式,關注母親各種形式的愛;用幫助作者向母親傾訴的方式,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情;用對自己母親表達的方式,來激活母愛似海的記憶,來激活內心深處的感念母親的情愫。
這些及時而扎實,豐富而恰當的語言訓練,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蕩滌,內心深處受到洗禮。真正懂得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沒有情感, 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三、升華學生美麗情感的手段——反復多樣的融情式課文朗讀。
語文教學,是潤物無聲的情感熏陶過程。它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學生,用美好的情感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糾正著學生的情感偏差,關注著學生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
一個歌謠,一段文字,學生融入其中,去感受,去體會。學生的體會是不盡相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只是適時地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學生動情的朗讀,那抑揚頓挫的音韻,都昭示著孩子對文字的感悟,對情感的理解。
輔助朗讀的多樣的形式,讓學生更能領悟情感,融入情感,表達情感。每一次動情的朗讀,都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四、激活學生美麗情感的動因——紛繁復雜的“重自我”學生現狀
筆者從教數十年,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新課程標準》把情感、價值觀作為語文總體教學三維目標里一個重要目標的必要和高明。教育的任務是教書育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何謂“真人”——有良知的人,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也就是做一個有情感的人,做一個價值取向正確的人。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