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聲
摘 要: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閱讀能力是有效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師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和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學習技巧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由此可見,小學英語課程任務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有效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小學生由于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所學知識內容有限,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不利于一定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
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作為一種培養小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嘗試,也要以此為依據,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把課文空間范圍延伸到生活中的人和事,教會學生認識自己的生活,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立的品格,發展學生的人格。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
小學生,特別是中國的小學生,學英語需要大量接觸各種各樣的語言素材。由于中國學生學外語這種自然的學習環境不是特別理想,因此需要大量地接觸英語,接觸英語重要的途徑是閱讀。通過實際教學我認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渠道應該是在課堂,因為課堂中的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如何從文字信息中獲取事實、觀點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如何欣賞;如何評價等。同時,教師也能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等,這些閱讀技能的訓練對中低段孩子的閱讀學習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緊緊依靠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是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的。于是,課外閱讀就成了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因此我們要鼓勵高段學生定期地閱讀課外英語報刊和英語書籍,同時他們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網上閱讀。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取的閱讀技巧才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才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讀懂一些簡易的讀物,難度不大,但作為起始階段,方法的掌握、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依據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首先,培養拼讀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尤其是中低段學生,對掌握單詞的拼讀感到困難,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針對中低段學生采取師生互動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系融洽。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自己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并產生要閱讀的興趣。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詞組的含義與用法。
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高段的學生對語音是比較敏感的,一旦讀得不準,養成習慣,改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應在實際教學中盡量使用標準的錄音,讓學生模仿,以培養學生形成標準地道的語音、語調。針對中高段學生采取主動參與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閱讀理解,因為現今的閱讀教材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利于將知識化難為易。但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教師應提出一兩個指導性問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帶著問題快速閱讀,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實現對閱讀過程的監控。接著拋出一些細化的問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后,生生間或師生間展開交流、討論,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最后,閱讀的最終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學生對篇章的結構、內容及融合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吸收和運用,引導學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際活動。
可以說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大家探討、研究。英語教學工作者必須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成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技能、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教師應訓練學生從讀字母、讀單詞、讀句子入手,過渡到讀故事、讀短文;從拼讀、認讀到朗讀、閱讀,循序漸進,并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32.
[3]黃小紅.英語輔導報小學教師版.英語輔導報社,322(4).
[4]惠幼蓮.《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223.